礼记祭义原文和译文

  • 《礼记.祭义》诗解8悌义
    答:《礼记.祭义》诗解8悌义 题文诗: 虞夏殷周,天下盛王,虞德尚齿,夏爵尚齿, 殷富尚齿,周亲尚...【译文】 从前虞舜之时,虽然尊重有德之人,但也不忘尊重年长之人;夏代虽然尊重有爵之人,但也不忘
  • 礼记祭义原文和译文
    答:礼记·礼运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
  • 《礼记》礼记·祭义(3)
    答:壹命齿于乡里,再命齿于族,三命不齿。族有七十者弗敢先。七十者,不有大故不入朝。若有大故而入,君必与之揖让,而后及爵者。天子有善,让德于天。诸侯有善,归诸天子。卿大夫有善,荐于诸侯。士庶人有善,本诸父母,存诸长老。禄爵庆赏,成诸宗庙,所以示顺也。昔者圣人建阴阳天地之情...
  • 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答:“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的意思为: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这句话出自《礼记·祭义》,原文为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深度解读 孝”...
  • 贵贵为其近于君也。——《礼记·祭义》
    答:曾子曰:“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所谓贵德,为其近于圣也;所谓贵贵,为其近于君也;所谓贵老,为其近于亲也;所谓敬长,为其近于兄也;所谓慈幼,为其近于弟也。尊敬贵族,因为接近君主。
  • 油然而生的油是哪个油?
    答:油然而生的油是油。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读音为yóu rán ér shēng 出自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祭义》: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译文:详细审视乐的作用以加强内心修养,那么平易、正直、慈爱、诚信之心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好思想等 示例 看了这...
  • 忌日应该是一个人去世的那天还是出殡的那天?
    答:去世的那天。忌日,意思先人的卒日称忌日,每逢忌日设筵席祭祀称为做忌日。“忌日”过去也叫“忌辰”。忌日就是人死的那天的日子。出自《礼记·祭义》:“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白话译文: 君子有终身的悲痛,那就是每年父母的忌日。除了清明节之类的日子外,家属、亲友也会在“忌日”这一天...
  • 礼记全文 翻译
    答:《礼记》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礼记》与《 仪礼》、《 周礼》合称“ 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礼记》有《冠义》释《 士冠礼》;有《昏义》释《 士昏礼》;有《问丧》释《 士丧礼》;有《祭义》、《祭统》释《郊...
  • 《礼记》名言感悟
    答:(《礼记·杂记下》) 【译文】只紧张而不松弛,即使周文王、周武王也做不到;只松弛而不紧张,则周文王、周武王不会这样做;有紧张有松弛,这才是周文王、周武王治理民众的办法。 20、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 【译文】恶意的语言不从口中说出来,就不会招致别人用忿恨的语言回击你。
  • 准组成语有哪些
    答:1、放诸四海而皆准 放诸四海而皆准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fàng zh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及其弟子《礼记·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译文:推广到东海是准则,推广到...

  • 网友评论:

    仇竿15561299024: 礼记祭义中一句话的翻译 -
    11522滕缪 : 这主要是描述祭祀的规矩.祭祀当天.在进入房子里时,?(没查到,大意应是显然)地看见他的位子.环绕一周后朝门外走,应恭敬地听到他融洽的声音.出门后,忌讳听到有叹息的声音.

    仇竿15561299024: 《礼记》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这句话怎么解释啊? -
    11522滕缪 : 意思是:如果孝子对父母有深深的爱戴,心中就必然充满和顺之气;心中充满和顺之气,脸上就一定会表现为和颜悦色;脸上有和颜悦色,就一定会表现为曲意承欢的样子.出处:《礼记·祭义》春秋战国·孔子及其弟子原文:孝子之有深爱者...

    仇竿15561299024: 礼记的孝道礼缘 -
    11522滕缪 : 从来礼乐并称.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礼记》之孝道思想是丰富而全面的,既论述了孝之起源、地位与作用,孝与忠、礼、政、教的关系等宏观理论问题,又有关于孝道本身的总体与个别义项和孝行的微观具体论述.据此,笔者认为,...

    仇竿15561299024: 孔子的义是什么 -
    11522滕缪 : 孔子眼中的“义” 义和仁 我们先把义和仁来进行比较.义相当于形式,仁相当于内容,那么仁是内容,义是形式,它们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仁在孔子里头是最高的道德理念.仁,爱人,仁是一种爱的情感,最高的道德.但是这种最高的道德,要...

    仇竿15561299024: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不辱其身. 怎么解释?礼记祭义的一句话? -
    11522滕缪 : 意思是你不说恶毒伤人的话,也就没人用忿恨恼怒的话说你,就不会辱没了自己的清白.是教人要谦恭有礼的.

    仇竿15561299024: 求礼记冠义 的全文翻译~!!! -
    11522滕缪 : 《礼记》时代远去,文字已然古奥,所以实在很难翻译.我战战兢兢地翻译了一下,肯定错谬不少,还请指正: 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有礼义.礼义的开始,是在于使举动端正,使态度端正,使言谈恭顺.举动端正,态度端正,言谈恭顺,然...

    仇竿15561299024: 《礼记昏义》的翻译 -
    11522滕缪 :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 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 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男先于女也.子承命以迎...

    仇竿15561299024: 初中文言文“或”的翻译 -
    11522滕缪 : ◎ 或 huò 〈代〉(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囗(象城形),从戈(以戈守之).表示以戈卫国.本义:国家.用本义时读 yù)有人,有的——泛指人或事物 [some;someone]或,有也.——《小尔雅·广言》或跃在渊.——《易·乾》殷其弗或乱...

    热搜:原文及译文全部 \\ 礼记昏义 全部 译文 \\ 礼记全文及译文完整版 \\ 《礼运》原文和译文 \\ 礼记射义原文及翻译 \\ 礼记郊特牲原文译文 \\ 礼记全文原文读诵 \\ 礼记一则虽有嘉肴原文 \\ 礼记祭义全文 \\ 礼记聘义原文及翻译 \\ 礼记全文翻译完整版 \\ 礼记一则原文和译文 \\ 礼记大学原文及翻译 \\ 孔孟礼记完整原文 \\ 祭义原文及翻译 \\ 礼记祭义孝有三 \\ 《礼记》原文及翻译 \\ 礼记学记原文全文 \\ 礼记全文及译文 \\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