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志+董遇传》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说的是!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为什么是而呢!_百 ...
    答:实际上,“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出自晋· 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出自宋代朱熹的《训学斋规·读书写文字》。这两种说法都没有错,“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显然是由“读书百遍,而义自现”演变而来的。因此,教材选用的是这句话最早的出处,即“读书百遍,而义...
  •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的意思是什么?
    答:实际上,“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出自晋· 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出自宋代朱熹的《训学斋规·读书写文字》。这两种说法都没有错,“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显然是由“读书百遍,而义自现”演变而来的。因此,教材选用的是这句话最早的出处,即“读书百遍,而义...
  •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 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什么一年级
    答:读书百遍的下一句是:其义自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出自《三国志·魏志·董遇传》,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书读了上百遍,自然就能领会书里的意思。这句话指出了熟读对于理解的意义。原文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三国志·董遇传》告诉我们什么
    答:读书偶感 善用“三余”逸松 偶翻《三国志》,其中《王肃传》注引《魏略》中一段文字吸引了我,其大意是:当时有一个名叫董遇的学者,勤奋好学,很有学问,不少人拜他为师.董遇不是一开始就教授学业,而是劝求学者每篇文章先读一百遍,这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求学者觉得为难,因为没有那么多...
  • 董遇读书百遍下一句
    答:其义自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经典《三国志·魏志·董遇传》,意思是通过反复地阅读书籍,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这也是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获得真知灼见。首先,反复阅读一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其中的知识。人的记忆是有限的,通过重复...
  • 董遇学在三余翻译
    答:董遇三余(馀)【出处】 《三国志·魏志·董遇传》【董遇】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原文】 董遇,字季直,性质纳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
  •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出自哪里
    答: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出处:《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
  • 《三国志·魏志·董遇传》的解释。
    答: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意思是:“读书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基本信息
    答:在古代,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教育理念,被称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个成语出自晋代陈寿的《三国志·魏志·董遇传》。它告诫我们,通过反复阅读,书中的深意和道理自然会显现出来,无需他人直接教授。董遇,字季直,他虽然性格木讷但非常热爱学习,即使在战乱时期,他与兄长段煨一起生活,尽管从事采稆...
  •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下一句是什么
    答: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的下一句是:从学者云:“苦渴无日。”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原文: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译文: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网友评论:

    空晶13612386944: 《三国志·魏志·董遇传》的解释.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他的回答又与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 -
    64409狄符 :[答案] 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意思是:“读书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

    空晶13612386944: 《三国志·魏志·董遇传》文章意思 -
    64409狄符 : 三国志·魏志·董遇传》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他的回答又与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

    空晶13612386944: 董遇读书有“三余”阅读求董遇读书有“三余”的全文, -
    64409狄符 :[答案] 《三国志·魏志·董遇传》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lǚ)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

    空晶13612386944: 董遇读书有“三余”阅读 -
    64409狄符 : 《三国志·魏志·董遇传》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lǚ)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空晶13612386944: 三国志 魏志 董遇传解释文中加括号的词语 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 冬者(岁)之余 翻译句子 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64409狄符 :[答案] 以:有 或:有的人 岁:一年中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 〖解释〗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

    空晶13612386944: 《三国志·董遇传》告诉我们什么 -
    64409狄符 :[答案] 读书偶感 善用“三余” 逸松 偶翻《三国志》,其中《王肃传》注引《魏略》中一段文字吸引了我,其大意是:当时有一个名叫董遇的学者,勤奋好学,很有学问,不少人拜他为师.董遇不是一开始就教授学业,而是劝求学者每篇文章先读一百遍,...

    空晶13612386944: 董遇学在“三余“文言文翻译 -
    64409狄符 :[答案] 董遇三余(馀)【出处】 《三国志·魏志·董遇传》 【董遇】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原文】 董遇,字季直,性...

    空晶13612386944: 三国志·魏志·董遇传 -
    64409狄符 : 性质讷而好学:质讷:质,质朴;讷,口齿不流利.全句意为性格质朴,虽然口齿不太流利,但是喜欢学习. 投闲习读: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 遇善(治)《老子》:遇:董遇.善:善于、喜欢.治:学习.董遇善于学习《老子》(或)问“三余”之意:“或”是(有的人)的意思.

    空晶13612386944: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出自哪里
    64409狄符 :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出处:《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

    空晶13612386944: 或问三余之意的意什么意思 -
    64409狄符 :[答案] 或问三余之意的意:意思 或问三余之意:有人问“三余”的意思. 【原文】 出 处 《三国志·魏志·董遇传》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热搜:三国志魏志董遇传全文 \\ 三国志白话文全译版 \\ 三国志魏志二十一 \\ 《三国志魏书》 \\ 陈寿三国志吕布传原文 \\ 三国志手机版 \\ 三国志魏书所有篇目 \\ 董遇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 董遇传中的二个道理 \\ 三国志关羽正史原文 \\ 陈寿《三国志》 \\ 董遇传文言文 \\ 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原文 \\ 三国志董遇传翻译原文 \\ 三国志全文目录 \\ 《三国志》原文 \\ 三国志魏志董遇传的道理 \\ 三国志原著全文 \\ 《三国志》简介 \\ 三国志董卓传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