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作者是我国现代

  • 《中秋月》这首现代诗的作者是谁?
    答:作者:艾青 1、人物介绍: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
  • 《中秋月》 中秋的月亮,总是那么惆怅,……还首现代诗的作者是谁
    答:这首现代诗的作者是艾青,原诗如下:中秋的月亮 总是那么惆怅 似一洼秋水的悲凉 蕴着我无可奈何的感伤 借你纤纤的手 剪一缕朦胧月光 让我把今夜的孤独收藏 八月的桂花开始了飘香 而我 再也找不到了来时的方向 中秋月,特指中秋节的满月,在唐诗宋诗中曾出现多首以之为名的篇章,其中最为著名的...
  • 谁能帮我赏析一下晏殊的《中秋月》呢?意思和思想感情?
    答:《中秋月》是晏殊的诗作,一直流传至今。中秋月 原文: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译文 中秋月圆,月光洒到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节日里看这月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子不知不觉的移动着。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
  • 《中秋月》 中秋的月亮,总是那么惆怅,……还首现代诗的作者是谁
    答:艾青写的.中秋的月亮 总是那么惆怅 似一洼秋水的悲凉 蕴着我无可奈何的感伤 借你纤纤的手 剪一缕朦胧月光 让我把今夜的孤独收 八月的桂花开始了飘香 而我 再也找不到了来时的方向 与你同样莹洁的春梦 都稍纵即逝?而你偏不顾一切,投向 不可及的生命之源 即使月儿肯收容你的背叛 犹有寂寞伴...
  • 苏轼《中秋月》诗句的诗意是什么?
    答:苏轼 《中秋月》每句诗的诗意: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苏轼 《中秋月》原文:暮云收尽溢清寒...
  • 苏轼《中秋月》解释
    答:这首小词 ,题为“中秋月 ”,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 》,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
  • 古诗中秋月的注释和译文
    答:《中秋月》作者: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二、白话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
  • 苏轼《中秋月》解释
    答:苏轼的《中秋月》一诗是对中秋月夜的优美描绘,展现出作者对这一时节深沉而细腻的感悟。在这首诗中,苏轼首先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亮:“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他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将月亮比作玉盘,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了月亮的圆润和皎洁。同时,他也借...
  • 中秋月 作者是谁
    答:《中秋月》作者是白居易。《中秋月》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开头便以埋怨的语气落笔,说月光令人费解、难以思议,它所照之处给天下人增添愁恨。然后具体描述月光带来的种种忧思:征人思家,院中离愁,宫中哀怨,战俘怀乡。月光引得种种人断肠落泪,而月亮却浑然不觉,简直是普天下头...
  • 中秋月的作者简介
    答: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著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 网友评论:

    壤油17172061800: 《中秋月》 中秋的月亮,总是那么惆怅,……还首现代诗的作者是谁 -
    42672封备 : 艾青写的.中秋的月亮总是那么惆怅似一洼秋水的悲凉蕴着我无可奈何的感伤借你纤纤的手剪一缕朦胧月光让我把今夜的孤独收八月的桂花开始了飘香而我再也找不到了来时的方向与你同样莹洁的春梦都稍纵即逝?而你偏不顾一切,投向不可及的生命之源即使月儿肯收容你的背叛犹有寂寞伴你千年为什么巍峨的山岳不能代你肩起沉重的锁链你轻扬而去了吗一个美丽的弱音在千百次演奏之中永生

    壤油17172061800: 中秋月是谁写的 -
    42672封备 : 苏轼.北宋.原文是——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壤油17172061800: 《中秋月》的作者是谁? -
    42672封备 : 宋代作者苏轼

    壤油17172061800: 中秋月这首诗是谁写的?它的作者是谁?是什么朝代的? -
    42672封备 : 作者:晏殊,朝代:宋. 全文: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译文:中秋月圆,月光洒到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节日里看这月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子不知不觉的移动着.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这有那清冷蟾蜍和孤寂桂树.

    壤油17172061800: 中秋月 作者是谁 -
    42672封备 : 中秋月【作者】晏殊【朝代】宋代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作者: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 [唐] 李峤 圆魄上寒空, 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 不有雨兼风

    壤油17172061800: 苏轼的《中秋月》是什么诗意? -
    42672封备 : 宋代苏轼《阳关曲·中秋月》题为“中秋月”,这首诗的诗意是写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月明星稀,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当年当夜推想次年中秋,归结到别情,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

    壤油17172061800: 尹才干两首《中秋月》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两首诗有什么特点? -
    42672封备 : 《中秋月》这首小诗,创作于2000年9月,写的是中秋时节“人月两圆”的喜悦,“人月两缺”的感伤,尤其是创新性的“咬月”“缺月”,可谓是四川作家、诗人、评论家尹才干先生的又一妙作.整首诗从中秋月的“形状(饼)”诱人写到“情愫(酒)”的陶醉,再写到“神韵(灯)”的思念,由当年中秋之月夜,推想至之前之后的360多个日子,都是回归在中秋的路途中,由团聚情归结到离别情再归结到团聚情,即团聚——离别——团聚,回环往复,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诗歌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新,平易通俗,意味深长,感染力强.尤其是创新意象“咬”,“咬”出了新意,咬出了境界,咬出了价值,咬出了诗歌的生命力.

    壤油17172061800: 《中秋月》诗人李桥资料简介 -
    42672封备 : 李峤(645~714)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

    壤油17172061800: 中秋诗词 白居易 -
    42672封备 : 《中秋月》原文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中秋月》的作者简介白居易(772 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 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 《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壤油17172061800: 《中秋月》诗人李桥资料简介 -
    42672封备 : 李桥: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九年(645),卒年在玄宗开元二年(714).

    热搜:中秋节《古诗三首》 \\ 古诗《中秋》李白 \\ 中秋月的作者是谁唐代 \\ 《中国话》作者吴筱峰 \\ 中秋月作者一年逢好月 \\ 中秋月的作者到底是谁 \\ 阳关曲 中秋月 苏轼 \\ 古诗《中秋月》 \\ 中秋月的作者是谁写的 \\ 苏轼《中秋月》 \\ 中秋节必背十首诗 \\ 中秋月作者竺可桢 \\ 《中秋》李白 \\ 《中秋月》 晏殊 \\ 中秋月作者是谁 唐代诗人 \\ 牡丹亭是明代谁的名作 \\ 中秋月的作者简介 \\ 古诗《中秋月》唐代 \\ 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 \\ 《阳关曲》中秋月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