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阅读理解

  • 唐代诗人林杰的死因是什么?
    答:死于急症,是病死的。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
  • 描写节日期间人们乞巧的诗句
    答: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於瓜上则以为符应。”唐 林杰 《乞巧》诗:“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元 乔吉《金钱记》第二折:“秋乞巧穿针会玉仙,冬赏雪观梅到玳筵。” 欧阳山《三家巷》三:“这七月七日是女儿的节日,所有的女孩子家都要独出...
  • 小学学文言文
    答: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唐)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小学四年级】 上册:《题西林壁》苏轼,《游山西村》陆游,《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题西林壁(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
  • 七夕乞巧阅读答案文章开头用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有什么作用
    答:以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引起读者兴趣,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大概就是这些,不知道是那篇文章所以答得不详细
  • 关于乞巧节的古诗
    答: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3、迢迢牵牛星 两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
  • 三年级下册语文读读写写
    答:三年级下册语文读读写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通过阅读和写作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帮助您进行读读写写活动:一、阅读材料的选择1. 选择适合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阅读材料,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科普文章等。2. 鼓励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以拓宽...
  • 少点的小学文言文
    答: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 清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小学四年级】 上册:《题西林壁》苏轼,《游山西村》陆游,《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
  • 七夕为什么要乞巧
    答:七夕节,也被我们成为“乞巧节”。在古代,人们在这一天不仅有着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的传说,还有很多丰富色彩的民间传说。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七夕乞巧的民间习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七夕节又叫乞巧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
  •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总复习资料
    答:——《雁门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选•争报恩》四、阅读阅读题的做题方法 阅读题作为语文考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它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有一些学生在做题时却往往急于求成,做题过程流于急促浮躁,问题答案流于偏浅疏漏,不能优质高效地做好...
  • 三年级必背课外古诗有几首
    答: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释义: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2、《春日》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

  • 网友评论:

    时容13672285765: 《乞巧》这首诗表达了人们追求( )的心愿. -
    22086年会 : 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表达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要结合全诗的理解,进一步体味诗中展示的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时容13672285765: (乞巧)这首诗表达了人们过节时什么样的心情和什么样的愿望? -
    22086年会 :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宵,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译文: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织女在喜鹊桥向会. 家家户户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尽了几千条红丝线啊《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

    时容13672285765: 古诗《乞巧》的意思和诗句解释分别是什么? -
    22086年会 : 七夕今宵看碧霄⑵,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⑶. ⑴ 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⑵ 碧霄:浩瀚无际的天空. ⑶ 几万条:虚指,比喻多. 译文 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织女在喜鹊桥向会. 家家户户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尽了几千条红丝线啊. 题解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而且浅显易懂,并且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

    时容13672285765: 乞巧这首诗描写了什么? -
    22086年会 : 译文: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织女在喜鹊桥向会. 家家户户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尽了几千条红丝线啊.诗中展示的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字智周,闽人.幼而秀异,六岁赋诗...

    时容13672285765: 乞巧这首诗表现了人们过节时什么的心情 -
    22086年会 : 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对牛郎织女的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

    时容13672285765: 乞巧这首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
    22086年会 : 意思: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到来了,家家都抬头望着无边浩瀚的青天,想着牵牛与织女那感人的故事!家家户户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穿完了数不清的红线. 诗人林杰写下《乞巧》这首古诗,来表达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很高兴为你解答!

    时容13672285765: 古诗《乞巧》的意思和诗句解释 -
    22086年会 : 乞巧 林杰(唐) 七夕今宵看碧宵,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意思: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到来了,家家都抬头望着无边浩瀚的青天,想着牵牛与织女那感人的故事!家家户户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穿完了数不清的红线.诗人林杰写下《乞巧》这首古诗,来表达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时容13672285765: 古诗《乞巧》的意思是什么? -
    22086年会 : 1、诗句赏析:《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

    时容13672285765: 乞巧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2086年会 :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

    时容13672285765: 乞巧这首诗表现了人们过节是怎样的心情和怎样的心愿?
    22086年会 : 展示的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热搜:七夕古诗《乞巧》 \\ 《乞巧》古诗朗读 \\ 林杰《乞巧》古诗 \\ 五年级册语文《乞巧》 \\ 《乞巧》古诗 原文 \\ 《乞巧》的诗意 \\ 《乞巧》古诗 \\ 乞巧古诗阅读答案 \\ 乞巧古诗的注释和译文全解 \\ 《乞巧》翻译 \\ 《乞巧》所表达的情感 \\ 乞巧阅读理解答案 \\ 《乞巧》拼音完整版 \\ 《乞巧》的注释 \\ 乞巧的注释是什么 \\ 五年级古诗《乞巧》意思 \\ 《乞巧》意思 \\ 《乞巧》中乞巧的意思 \\ 《乞巧》古诗赏析 \\ 《乞巧》诗意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