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章句集注》原文

  •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答:出处:朱熹《四书集注》原文:“愤者,心求通达而未得之意。悱者,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出自哪里...
    答: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出自:《礼记·大学》译文: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 博学之,...慎行之,笃行之 出自哪篇古文?作者是谁?属于哪个朝代的...
    答:出自《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包括《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孟子集注》14卷。“博学之,审问之,慎行之,明辩之,笃行之”出自《中庸》.《礼记·中庸》,原文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全文是什么?
    答:原文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白话文翻译...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四句
    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来自于《礼记·大学》中的句子,原句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译文: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
  • 怎样理解“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居敬者所以成始成终也,”_百度...
    答:理:事理,义理。致:获得,得到。知:学问,知识。反躬:亲历亲为。“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是出自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四书集注》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南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年),把《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列入学官,作为法定的教科书。理宗于宝庆三年(1227...
  •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_百度知 ...
    答:应该是“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意思是,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不能轻易放过。出处:宋代:朱熹《劝学诗》全文: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
  • 文言文故君子慎其所从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答:6.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出自《礼记·大学》,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所作。节选原文: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 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
  • 文言文翻译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一段话 谢谢
    答:揖让而升者,大射之礼,耦进三揖而后升堂也。下而饮,谓射毕揖降,以俟众耦皆降,胜者乃揖不胜者升,取觯立饮也。言君子不恭逊不于人争,惟于射而后有争。然其争也,雍容揖逊乃如此,则其争也君子,而非若小人之争矣。这是朱熹对《论语 八佾篇》第七章《君子无所争》的注释语。现代汉语...
  • 朱熹家训全文
    答: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1]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

  • 网友评论:

    谈呢19293678941: 四书章句集注(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 百科
    25895赏厚 :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被(明清)两朝指定为读书人必学的教科书,他在认识论上提出了(格物致知 ) 说,阐述了认识世界的途径.

    谈呢19293678941: 这句话是什麽意思?无适而非天理之流行矣.这句话出自《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述而第七》的注释,这一章原文如下:子曰:「志於道,志者,心之所之... -
    25895赏厚 :[答案] 天地之间无论到什么地方心中都一直追寻天理,循道而行.

    谈呢19293678941: 《四书集注》作者是谁? -
    25895赏厚 : 《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所作的注,又简称为《四书集注》.朱熹用毕生精力撰写和反复修改《四书集注》,前后凡40年.《四书集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谈呢19293678941: 朱熹的四书集注怎么样 -
    25895赏厚 : 《四书章句集注》是一部儒家理学名著,为宋代朱熹所著,是四书的重要的注本.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 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

    谈呢19293678941: 《四书章句集注》的作者是? -
    25895赏厚 : 《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与“五经”于一体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宋代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谈呢19293678941: 名言警句 博学之(),审问之,慎行之,明辨之,笃行之 -
    25895赏厚 : 已经完整复了呀.“博学之,审问之,慎行之,明辩之,笃行之” 出自《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包括《大学章句》1卷、制《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孟子集注》14卷. “博学之,审问之,慎行之,明辩之,笃行之”出自《中庸》zhidao. 《礼记·中庸》,原文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谈呢19293678941: 四书章句集注是什么 -
    25895赏厚 : 本书集儒家经典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一书,注重义理的解释与发挥,对文字训诂也很注意,字斟句酌.此次整理以清嘉庆年间吴县吴氏父子校刻本为底本,用清康熙内府仿刻的宋淳祐二年大字本校勘. 全书分两辑; 第一辑所收子书与旧本诸子集成略同,是一般研究者经常要阅读或查考的书.每一种都选择到目前为止校好的注释本.极少数尚元注释本的,另行注释.有的书兼收数种各具优长的注本.为保持体例基本一致,除个别书外,一般只收用文言或浅近文言撰写的注本. 第二辑收集第一辑之外的其它子书.其中大部分没有现成注本,凡有必要进行注释的,应加注释;其于的选择较好的版本进行点校.

    谈呢19293678941: 《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和《四书章句集注》 -
    25895赏厚 :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四书章句集注》是四书的重要的注本.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谈呢19293678941: 子张问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 行寡 -
    25895赏厚 :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论语·为政》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四书章句集注》程子曰:“修天爵则人爵至,君子言行能谨,得禄之道也.子张学干禄,故告之以此,使定其心而不为利禄动,若颜闵则无此问矣.或疑如此亦有不得禄者,孔子盖曰耕也馁在其中,惟理可为者为之而已矣.”

    热搜:原文及译文全部 \\ 《寒窑赋》完整版 \\ 四书集注 朱熹 全文 \\ 《驭女诡术》原文 \\ 最全版原文及译文 \\ 四书集注原文及翻译 \\ 《观书有感》朱熹 \\ 《千字文》原文 \\ 大学章句集注原文和译文 \\ 《报任安书》原文 \\ 原文译文对照 \\ 《学记》原文全文 \\ 原文译文及注释 \\ 左传昭公二十年原文及翻译 \\ 《爱莲说》原文 \\ 《离骚》教材原文 \\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原文 \\ 《地藏经》全文原文 \\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原文及翻译 \\ 《周易 系辞下》原文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