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三到》朱熹

  •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是谁写的?
    答: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名言解释:宋·朱熹《训学斋规·读书写文字》。本句大意是:读书的方法有“三到”:心到、眼到和口到。中国传统的读书方法...
  • 读书有三到原文及翻译
    答:读书有三到原文及翻译如下:一、原文 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二、翻译 1、这句话出自南宋朱熹的《训学斋规·读书写文字》。意思是说,读书要...
  •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 全文翻译!!! 急急急啊!!!
    答:全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
  • 读书有三到的全文是什么?
    答:2、原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读书有三到》出自南宋·朱熹《训学斋规》,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心思不...
  • 读书有三到的全文是什么
    答:2、原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读书有三到》出自南宋·朱熹《训学斋规》,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心思不...
  •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都是什么
    答:朱熹说读书有三到是: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心思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是最重要的。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
  • "朱熹"所提到的读书三到指的是什么
    答:理学家朱熹有“读书三到法”,即(心到 ),(眼到 ),(口到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 朱熹 关键词:读书,不能,之中,朱熹,决不能,情书大全,读书三到:心到...
  •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是出自哪里
    答:是出自朱熹的《训学斋规》。意思是:读书要讲究“三到”,也就是说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要诵读。原文: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
  • 读书有三到的原文
    答: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心思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是最重要的。原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
  •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的意思?
    答:1、意思: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说的是心到、眼到、口到。2、出处:出自朱熹的《训学斋规》3、原文:原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 网友评论:

    夹悦17163772538: 朱熹的《读书有三到》 -
    23466麻敬 :[答案]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出自南宋·朱熹《训学斋规》 即心到、眼到、口到.

    夹悦17163772538: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的全文及翻译是什么? -
    23466麻敬 : 原文: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⒆.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翻译: 读书时要读得响亮,不能错一个字,不能少一个字,不能多一个字,不能颠倒一个字,不能强记或笼统记住,只要多读几遍,自然朗朗上口,很久都不会忘.古人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说的是读熟了,则不用解说,自己知道意思.我曾经说,读书有三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这儿,那么就看不仔细,心眼不一致,只能漫不经心地读,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也不会太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都到了,眼睛与嘴怎么不会到呢?

    夹悦17163772538: 这段短文阐述了怎样读书的问题,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教导学生读书有三到 -
    23466麻敬 :[答案]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最急.(南宋.朱熹《朱子家训》) 释义: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上,那么眼就看不仔细,就...

    夹悦17163772538: 一篇关于朱熹的文言文《朱子家训》,进来看看吧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口漫浪诵读,决不能... -
    23466麻敬 :[答案] 1.此:书2.决:坚决3.急:紧要,重要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心既然到了,眼睛嘴巴哪有不到之理?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在三到之中,最重要的是心到

    夹悦17163772538: 朱熹读书有三到 都有什么 -
    23466麻敬 : 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这句话说的是读书的三到,是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书本上,那么看书时也不会仔细,心和眼都不能专注,只是粗略的读一遍,也不能记得住,这三到,心到是最重要的,只有用心,眼和口自然就专注了~

    夹悦17163772538: 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 -
    23466麻敬 :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已经到了,眼扣难道会不到吗?

    夹悦17163772538: 查找朱熹的这句诗读书有三到后面的几句 -
    23466麻敬 :[答案] 本词出自南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原文: 朱熹:《训学斋规》 大...

    夹悦17163772538: 朱熹有读书三法读书要什么到什么到什么到 -
    23466麻敬 : 朱熹有读书三法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 南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

    夹悦17163772538: 读书有三到译文 -
    23466麻敬 : 1、译文: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

    夹悦17163772538: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的作者是谁? -
    23466麻敬 : 出自南宋·朱熹的《训学斋规》,原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意思是“我曾经说过...

    热搜:古人谈读书(一)(二) \\ 朱熹余尝谓读书有三到 \\ 25课《古人谈读书》 \\ 朱熹《读书有感》 \\ 《读书有三到》古诗 \\ 朱熹《读书须有疑》 \\ 读书有三到全文原文 \\ 《废都》全文免费阅读 \\ 《古人谈读书》二则 \\ 小古文《读书有三到》 \\ 朱熹《读书之要》原文 \\ 古人谈读书二原文 \\ 朱熹《读书要三到》 \\ 古人谈读书翻译(一) \\ 《观书有感》朱熹 \\ 读书有三到宋朱熹全文 \\ 观书有感宋朱熹 \\ 古人谈读书(一)(二)翻译 \\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 \\ 有感宋朱熹其一其二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