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一念之间是谁提出来的

  • 什么叫修行??
    答:列成三个项目:第一是关于根机的问题。第二是关于信心的问题。第三是关于生 活的问题。 第一、关于根机的问题。关于根机的问题,又分成三个: (1).出家与在家—有人认为要修行一定要出家,或弘扬佛法是出家人的责任。其 实从大乘的义理看,在家与出家为因缘或愿力的区分,不是修行能否成就的 界线。像胜蔓经...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谁咏赞项羽的名句?出自于哪首诗?_百...
    答: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点出其原因所在。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杀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
  • 净空老法师答问:为什么很多学佛人千辛万苦
    答:整个宇宙现象是一念变的,就像我们用幻灯机在银幕上打的照片一样,灯一打开,整个一张幻灯片统统打在银幕上。灭掉之后再打一张,第二张,那又是一个画面。第一张不是第二张,第二张不是第三张,张张不一样。实在讲是大同小异,我们的眼光太浅了,局限在这一点,看得很近,好像没有什么大差别,其实差别很大。每个念...
  • 《道德经》中涵盖了哪些哲学思想?这本书给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答:1是主柔守弱。我们一般人都知道刚强胜柔弱,老子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柔弱生刚强。2是光而不耀,当你处在人生最光彩的时候,千万记住老子这句话,不要去炫耀自己,不要到处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如果这样的话你肯定是要出问题的。3是大智若愚。表面上看好像是愚,其实是一个大智者。大智慧的人,对...
  • 来回一念之间,已见清凉菩提什么意思
    答:佳句原文赏析: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果前方已无风景,就抬头向天空看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天空广袤无垠,云卷云舒,来去随风,不着一丝痕迹;内心到了绝处,那正是希望的开始,烦恼到了极致,意味着立刻就会散去,忍耐些,转个念头,烦恼即无影无踪。来回一念之间,已见清凉...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出自哪首诗?
    答: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
  • 谁能简单说说金刚经各分的解释?
    答:应当知道,这些人不是从一个佛,二个佛,三四五个佛那来培植自己的善性的,而是从无数个佛那儿来修行种善根。他们闻说我刚才所讲的道理,将在一念之间产生空灵洁净的信念来。须菩提,我全都能知能见,这些众生能修得不可估量的福德。为什么呢?这些人不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错误...
  • 系于一念之间的系怎么读
    答:系于一念之间的系怎么读 xì [ xì ]1.有联属关系的:~统。~列。~数。水~。世~。2.高等学校中按学科分的教学单位:中文~。化学~。3.关联:干~。关~。4.联结,栓:~缚。~绊。~马。维~。名誉所~。5.牵挂:~恋。~念。6.是:确~实情。7.把人或东西捆住上提或向下送:...
  • 跪求佛家经典语录
    答:一个食欲,一个色欲,这两个帮着无明做种种坏事。 “要学好,冤孽找;要成佛,先受魔。”若不想学好,则冤孽不会来找;愈想学好,冤孽愈来找,欲把债务算清。 佛、魔都是一念之间。佛有慈悲心。魔有胜负心。 若真懂修行的人,起居动作都是修行。 修行不可各处卖修行。卖广告。一卖修行,就会著魔。 我们修道...
  • 不假思索的意思及造句
    答:【拼音】:bù jiǎ sī suǒ 【出处】: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词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懒于思考,不负责任的办事 【近义词】:一挥而就、脱口而出、一目十行 【反义词】:慢条斯理、深思熟虑 【...

  • 网友评论:

    父容19121869263: 什么是一念之间 -
    27927澹俊 : 一念之间与一年之差使通用的..一念之间」是佛教用语,亦是直指人心,最为切要的一句话.我们在世间生活,是好是坏?是善是恶?是福是祸?是贵是贱?都在一念之间.一念之间,哭婆变笑婆;一念之间,天堂变地狱;一念之间,立地成佛...

    父容19121869263: 三位一体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
    27927澹俊 : 三位一体理论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是耶稣离去后基督教因教派斗争而使用议会的方式确立的,但是基督教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耶稣从未说过父、子、灵是三位一体的天主,门徒也从未这样宣讲过,初世纪的基督徒也无此信仰,第一世纪的基...

    父容19121869263: 怎么理解“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句话~~! -
    27927澹俊 : 这是中国佛教禅宗的核心思想,也是佛教传播到中国以后完全中国化的主要标志. 举个例子说,目前还存在的佛教密宗所主张的成佛方式是“身口意”的方法.就是说只要你做到你的...

    父容19121869263: 叶无道说的情话,象'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之类,不要一百多条总结,各位谢谢拉,希望能帮我找到! -
    27927澹俊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出自《红楼梦》第九十一回,《纵淫心宝蟾工设计,布疑阵宝玉妄谈禅》.从此男女之间信誓旦旦就开始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套话了. 1、“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出自《红楼梦》第九十一回,《纵淫心宝...

    父容19121869263: 三个一念之间是什么 -
    27927澹俊 : 快乐常说是置身于开心之类的事,笑笑觉得这样说太过于浅显,这样的快乐来的快去的也快 想被快乐伴随左右,需收起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性格,遇事要礼让三分,谦虚有度,大家都喜欢自己,想不快乐都难

    父容19121869263: 拜伦凯蒂哪本书写的最好?《没有你的故事,你是谁?》《喜悦无处不在》《一念之间》等,大家怎么认为呢? -
    27927澹俊 : 三本书都很好,但最好先读《一念之间》,再读《没有你的故事,你是谁?》,最后读《喜悦无处不在》.先弄清转念作业是怎么回事,再了解工作坊实例操作过程,最后全面了解拜伦凯蒂的思想.

    父容19121869263: 一念之间是那里生出来的呢?
    27927澹俊 : 一念为妄念所生,非有非无.佛讲心中有佛,为心的觉悟.觉悟不觉悟都是心的本身,觉与不觉都是佛.只是自己不明白,忘记自己,有缘警醒仍是自我非他,如何能有先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尽述道我本体与万物-体.佛是得道觉者,法身遍布-功包容一切,以万物为-体.佛出世之前我们的心仍然是佛,只是用一个佛的名称代替觉悟的本心罢了,与佛的出世没有关系,也就是老子写道德经之前道已经存在,只是因老子将自己对道的觉悟把持书写出来,方便世人罢了. 老老实实做好自己该做的一切,如法修行融会贯通自然明白究竟,空说犹如幻想,自己不得真实收益,对人对己无有益处.

    父容19121869263: 什么是一念之间?
    27927澹俊 : 就是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父容19121869263: 一念之间是什么意思
    27927澹俊 : 在一个思考之间

    父容19121869263: 一念之间的创作背景 -
    27927澹俊 : 《一念之间》由音乐人陈曦、董冬冬夫妇担任词曲创作.词作者陈曦透露在他最初创作完成《一念之间》的歌词后,导演对歌词提出了几处修改意见,也正是这几处修改让整首歌曲的意境升华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热搜:三个一念之间歌曲原唱 \\ 三个一念之间完整版 \\ 三个一念之间中国梦 \\ 三个共同享有的讲话视频 \\ 中国梦三个一念的视频 \\ 三个一念是谁说的 \\ 歌曲《一念之间》 \\ 传销说的三个一念之间 \\ 三个一念之间讲话视频播放 \\ 中国三个一念之间真实含义 \\ 三个共同享有三个一念之间 \\ 三个一念之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 三个一念之间改变家族命运 \\ 实现中国梦三个一念之间 \\ 三个一念和三个共享是什么 \\ 三个共同享有是指什么 \\ 一念之间改变非凡人生 \\ 一念之间于成真珍藏版 \\ 一念之间成就非凡人生 \\ 中国梦的三个共同享有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