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式对联平仄

  • 对联平仄规则及押韵
    答:对联很有讲究,除字词意工整相对外,还讲究读音的抑扬顿挫、琅琅上口。bai这就出来了平仄问题。 对对子如果忽视用词的平仄,其他再好,仍会被行家笑话为“对联盲”。其实对联平仄很容易掌握。 一,什么是平仄 平仄以普通话的四声为标准。就是:阴[—]、阳[ / ]为平,上[ ˇ ]去[、]为仄。
  • 对联平仄规则
    答:3.观察上下联的连贯性 对联的上下联必须相互呼应,平仄要求也必须相对应。如果上联是平声字,下联就应该是仄声字,反之亦然。例如:“一心一意”中的“意”是平声字,下联中就应该是仄声字。四、对联平仄规则的应用 对联的平仄规则可以应用在对联的创作和欣赏中。在创作对联时,要注意平仄的要求,尽量...
  • 对联平仄规则
    答:对联运用平仄的方法:1、律诗对偶格律型 必定要正本清源,三平尾要忌,遇到拗句、孤平要“救”。但只限五、七言句,至于七言句子末向前裁出的三、四、六言的短联,可侧重在音步平仄的对仗。不过,五、七言句并非都是律诗句式,还有“三二二”或“二三二”等,这就要审辨,切忌混谈。2、非律诗对偶...
  • 对联的平仄对仗规则
    答:联尾三连仄或三连平。就是指对联的上联最后三个字,一般不可以是连着三个仄声字。对联的下联最后三个字,不能是连着三个平声字。但是,这一点不是绝对的。因为现实中有些固定名词就是三连仄或三连平。比如,攀枝花、松华江,澜沧江,都是平声字。长白山、黑龙江,按照今韵也都是三连平。对联平仄规则 ...
  • 对联怎样区分平仄?
    答:要分清上联和下联,简单地说:上联最末一个字的读音是上(shǎng)声(第三声)或去声(第四声),这叫做“仄声”字;下联最末一个字的读音是阴平(第一声)或阳平(第二声),这叫做“平声”字;即“仄起平收”这幅对联中没有上(shǎng)声(第三声)或去声(第四声),但依然依照“仄...
  • 对联的平仄有什么讲究?
    答:具体说(上联):三言句“一不论”(□平仄),四言、五言句“一三不论”(□平□仄、□仄□平仄),六言、七言句“一三五不论”(□仄□平□仄、□平□仄□平仄),八言、九言以上通常按拆分成两句以上的多句联另论。举例:柳三变(□平仄。正格应为:平平仄,此例变格:仄平仄)张九成(□仄平。正格应为:仄...
  • 对联平仄要求
    答:1. 字数相等:对联的上下联字数要相等,不能出现上联多一个字,下联少一个字的情况。2. 句法一致:对联的上下联句法要一致,对应位置的词语词性要相同。3. 平仄相谐:对联的上下联对应位置的词语要平仄相对,即平声和仄声交替使用。具体来说,现代汉语中,一声和二声是平声,三声和四声是仄声。4. ...
  • 对联平仄对仗问题对联中讲究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答:对联平仄口诀:“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对联平仄的最基本要求,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指上下联之间对应的位置,第一、三、五处的字都为平声或都为仄声可以忽略,但是相对应的第二、四、六处的字必须平仄交替、平仄相对。平仄“交错”。包...
  • 对联平仄规则是什么?
    答: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般套用律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规则: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
  • 对联平仄要求是什么?
    答:宽泛的要求是“一三五不问,二四六分明”。也就是说,句子的节奏点上或韵点上的字,必须平仄相对。4、上联尾字应该是仄声,下联尾字平声。5、对仗工整。上下联同位字词词性相同。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同时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对联的平仄不可以失替。也就是指...

  • 网友评论:

    国栋13641497540: 对联押韵对平仄有何要求? -
    15610巴喻 : 真正的对联,是要有平仄的.三字对联,可以是平平仄,也可用平仄仄,但不能用三仄尾,第一字可不要平仄,但第三字必须是仄起平落. 对联上下联要平仄相对,其中上联末一个字为仄声,下联末字为平声.

    国栋13641497540: 对联声律的平仄规则 -
    15610巴喻 : 对联声律的基本原理,可分为以下四个要点: 一是平仄声的分辨 二是句内节奏的划分和节奏点平仄安排 三是多句联长短句式的组合方式 四是长联分句句脚平仄的安排.很多的讲究,你看以参考一下这里 http://www.360doc.com/editartnew.aspx?articleid=614358158

    国栋13641497540: 对联中的平仄怎么区分 -
    15610巴喻 : 按照现在的音调分法,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古代叫法为平晌去入四声,对联中,最后一字为仄声的就是上联,平声的为下联.

    国栋13641497540: 对联的平仄 -
    15610巴喻 : 从先秦的对偶句发展到汉、南北朝时期的赋、骈俪,文人们逐渐感觉到音律在赋、骈文中的神奇作用,人们开始对对偶声律注重考究.后来,沈约、刘勰声律说的出现和传播则是对联日益走向成熟的催化刑.刘勰对音律说得比较清楚生动,他...

    国栋13641497540: 对联平仄规则 -
    15610巴喻 : 对联是中国古老表意文字的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 那么,平仄又是对联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说要出好联和对好联, 就必须掌握平仄, 没有平仄, 也就没有对联一说了: 不懂平仄, 对联也无从谈起; 不讲平仄, 决不是对联. 说到掌握平仄...

    国栋13641497540: 关于对联对仗的平仄规律,对联有韵脚吗?比如:上句是平音的位置,下句要用仄音对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
    15610巴喻 :[答案] 平仄律是从文学音律的角度对汉字声调的分类.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共四个声调.平是指平声,仄指上、去、入声.元代后北方入声逐渐消失,化入现在的二声和四声中,而平声逐渐演化成阴平和阳平两类.近代汉语将阴平、阳平、上声、...

    国栋13641497540: 对联上联必须是三四声吗 -
    15610巴喻 : (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国栋13641497540: 对对联的平仄是什么 -
    15610巴喻 : 按照现代四声,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做对联一般讲要平对仄,仄对平,每副对联出句尾字必须用仄声,以显铿锵有力,对句尾字必须用平声,以显悠远流长.其它遵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就是说在一句中奇数的字平仄可以不严格要求,偶数字就得平仄相对,这样对起来读之入口.

    国栋13641497540: 请问孤平、孤仄、三联平、三联仄、拗救怎么解释? -
    15610巴喻 : 孤平:一句诗里除去结尾的字以外,不能只有一个平声字,如果只有一个平声字,就是孤平.比如:黄鹤一去不复返,这句就是孤平, 除去返字,全句就黄字一个平声. “孤仄”并非一个传统的正统术语.古人认为孤平是大拗,孤仄则不是,...

    热搜:平仄在线检测对联 \\ 对联平仄对照表 \\ 上下对联怎么分左右平仄 \\ 中国对联平仄查询器 \\ 七言对联平仄大全 \\ 一招学会平仄 \\ 对联音韵规律 \\ 十七字对联平仄 \\ 对联对仗一览表 \\ 十一对联平仄的安排 \\ 对联的上下联平仄 \\ 新旧对联平仄重字查询 \\ 对联平仄声区分 \\ 平仄优美对联大全 \\ 平仄对仗押韵大全 \\ 七字对联平仄表 \\ 对联平仄查询器 \\ 七言对联平仄规律 \\ 七言对联的平仄对照表 \\ 七言对联平仄表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