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交战不杀什么人

  • 两军交战,什么人不能杀?
    答:使者
  •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是为何?
    答:“两军交战不斩杀特使”的原因是因为战争双方并不想用战争解决问题,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就还有商谈、谈判的余地,这样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还能知晓对方的意愿,"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战争期间,使者只有两个目的:投降或是谈判。无论是投降还是谈判,最终目标都是一样的,...
  • 两军交战,不斩来者
    答:在后世流传下来的交战规则主要只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春秋时期诸侯派出的外交使节是不可侵犯的。公元前596年楚国派出申屈出使齐国,楚庄王特意嘱咐不要从宋国经过。宋国执政华元听说了,觉得这是对宋国的莫大侮辱,就设伏击杀死楚国使者。楚庄王为此“投袂而起”,出动大军包围宋国国都整整9个月。
  • 为什么一般都不杀敌方送信的人?
    答:不杀送信的人也就是来使的话,表现的一方大将有气度.已显示为仁义之师,其实这些都是中国古代重视的形式罢了.自古战争无义战,其实战士是没有什么正义性和非正义性的. 两军交战不杀来使不过是显示领将的人格修养罢了...
  • 在古代,为何两军交战不杀来使?
    答: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一词来自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楚国派使者到齐国讨论有关事宜。理所当然的是,如果想早日到达齐州,则必须使用宋州。但是,楚壮国王故意下令使者绕过宋国。不能怪楚壮王。这样,仅仅是因为宋果一直高居榜首,他们就不会看不起楚。他们认为楚出生于野蛮人,没有文化,不懂礼节和教条。...
  • 古代为什么真的会遵守两国打仗的时候不斩对方的使臣?
    答:春秋时期,两方交战需要互相下战书的,而下战术就需要派人去送战书, 这个送战书的,就叫做使臣。古时候交通不方便,消息传递的也十分的不便,使臣就成了唯一的媒介。使臣一般是文官,要能说会道,要有一定的嘴皮子的功夫,否则胜任不了这个工作。这样的话就不具备任何的威胁,那么敌军就没有斩杀使臣的...
  • 为什么两国交战不杀信使。
    答:“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在后世流传下来的交战规则主要只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春秋时期诸侯派出的外交使节是不可侵犯的。公元前596年楚国派出申舟出使齐国,楚庄王特意嘱咐不要从宋国经过。宋国执政华元听说了,觉得这是对宋国的莫大侮辱,就设伏击杀死楚国使者。楚庄王为此“投袂而起”,出动...
  • 两军交战,不杀使者,为何刘备要坏了规矩?
    答:两个交战的阵营派出的传话使者,一般是不能杀的,这成了战场上的规矩。可为何刘备要坏了这个规矩?因为吴国杀死了自己的好兄弟关羽,刘备斩杀使者就是表示自己不接受议和的态度,誓死要与吴国背水一战。在《三国演义》中,孙权与曹操联合,一起攻打关羽。孙权派人来诱降,关羽的手下糜芳,和一些对关羽不...
  •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什么意思?
    答:“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源于周礼,春秋时期虽然各诸侯国之间常发生战争,但顾念周天子和礼法有很多的战争礼节,不光不能斩杀来往的使节,还要列队欢迎好酒好肉相待,开战的时候双方都是你来我往彬彬有礼。
  • 都说两军交战,不杀来使,那真没有杀过使者吗?
    答:4.自己已经决定,和对方进行一次殊死搏斗,一决胜负,并且对方的来意自己也已经知晓。而自己会,敌方国家没有什么话好说了,虽然心气不顺,也就斩杀来者。其实总的来说,两军交战,来者无罪,仅仅只是起到了中间调停和传话的作用,如果说连这样的一个中间人都被斩杀的话,说明双方之间没有任何的回旋...

  • 网友评论:

    朱闵18387302381: 为什么一般都不杀敌方送信的人? -
    6442赵炎 : 两军交战不杀来使来使是明白着来送死的 不杀送信的人也就是来使的话,表现的一方大将有气度.已显示为仁义之师,其实这些都是中国古代重视的形式罢了.自古战争无义战,其实战士是没有什么正义性和非正义性的. 两军交战不杀来使不过是显示领将的人格修养罢了....

    朱闵18387302381: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
    6442赵炎 : 两军在作战期间,双方要有互相协商的代表传达信息.这是历代战争的规则.“使”即“使者”.不斩“使者”是从古至今的战争法规.任何交战方都得遵守.

    朱闵18387302381: 两兵交战为何不杀探报
    6442赵炎 : 什么探报,那是《大兵小将》胡扯,应该是专指“报”而不是“探报”,原话是“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种规则历史上确实有的,因为使者是负责递送战书或者其他军用文件的人,战争与他们无关,再者他们传话是两敌对军团唯一的正式交流方式.因此不杀.

    朱闵18387302381: 有没有两军交战,不杀降将的成语? -
    6442赵炎 :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朱闵18387302381: 三国时期,诸葛亮经常劝刘备杀死使者,而郭嘉为什么经常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劝曹操不要斩使者? -
    6442赵炎 : 不知道您说的信息是从哪里得到的.中国自春秋儒家思想形成后,“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已经成为统帅人格修养,礼仪仁义之师 的一项衡量.按您所说,诸葛亮经常劝刘备杀死使者,就是想让刘备惹怒对方,加速自己的失败.郭嘉经常劝曹操不要斩使者,就是从长远考虑,不作暴君,以图江山长久. 最终结果就是这样应验了.

    朱闵18387302381: 历史上都有谁违反过“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规则 -
    6442赵炎 : 额

    朱闵18387302381: 为什么两军交战不杀来使? -
    6442赵炎 : 一是有这一说法,就不会有人不敢去,至少不会一个人也没有.二是也可以显得自己十分有气度,也得人心(也得敌人的心)这样就好打仗了,投降的就会多!

    朱闵18387302381: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起源哪里?
    6442赵炎 :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在后世流传下来的交战规则主要只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春秋时期诸侯派出的外交使节是不可侵犯的.公元前596年楚国派出申屈出使齐国...

    朱闵18387302381: 古代“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种约定是真的吗? -
    6442赵炎 :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种约定是真实的,毕竟古代没有通讯设施,所以对于一些情报的传达是必须存在.

    朱闵18387302381: 古代两军交战,真的就不斩来使吗? -
    6442赵炎 : 不一定了,这种规则对讲信用的一方有用,对于不讲信用的一方来说,没有什么约束力.

    热搜:乌克兰女兵尸横遍野 \\ 国家为什么隐瞒鬼神存在 \\ 俄军尸横遍野 \\ 国家为什么隐瞒真相 \\ 日本投降为什么不杀了他们 \\ 三支两军被平反了吗 \\ 漂亮女兵中弹死亡 \\ 警察为什么怕当兵的 \\ 三支两军死了多少军人 \\ 战死的乌克兰女兵遗体 \\ 两国交战 不斩来使 \\ 中国军队怎么防止兵变 \\ 为什么军争最难 \\ 战国为什么不杀使臣 \\ 国家为什么隐瞒异能者 \\ 打仗为什么不杀使臣 \\ 三支两军为什么动军队 \\ 两军阵前不斩降将 \\ 国家为什么禁止修族谱 \\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源自何处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