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表达的观点

  • 两小儿辩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告诉我们: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孔子这么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同时也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用片面的眼光来看问题,这样是得不出结论的。《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讲述了两个小孩因为太阳远近进行争辩,而孔子不能做出决断的故事。《两小儿辩...
  • 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各持观点令什么这说明孔子是一个什么的人这个故事也...
    答: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各持观点令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这说明孔子是一个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人;这个故事也告诉我宇宙之大,知识之广,上下纵横,虽智者也不能事事尽知,学海无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
  • 两小儿辩日观点是什么
    答:《两小儿辩日》表现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阐述了“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学习”的道理。通过阅读,我们发现两个小孩有着善于观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而孔子则实事求是、谦虚谨慎——这说明了治学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道理。对于两个小孩...
  • 两小儿辩日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两小儿辩日的道理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1、透过两小儿辨日使孔子不能决定谁是谁非,说明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没有绝对的对错,所以即使是连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也无法决定。
  • 两小儿辩日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能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事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两小儿辩日》节选自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御寇(约公元前450—公元前375)所著的《列子》中的一篇散文。其中保存了许多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民间故事,此文便是一则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
  • 《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依据和观点分别是什么?
    答:1、观点:“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2、观点:“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依据:“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小儿辩日》为古文名,选自《列子·汤问》...
  • 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提出的观点分别是什么、证明的根据分别是什么、用...
    答:小儿一观点: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根据: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小儿二观点: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根据: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小儿 ...

  • 网友评论:

    谷邱15987881711: 两小儿辩日观点是什么 -
    44869向虏 : 鉴赏 《两小儿辩日》表现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阐述了“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通过阅读,我们发现两个小孩有着善于观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而孔子则实事求是、谦虚谨慎——这说明了治学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道理. 对于两个小孩为什么观点不同,那是因为他们看事物的角度不同:一个从视觉出发,用“如车盖”和“如盘盂”的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太阳形状的大小;另一个从触觉出发,用“如探汤”的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太阳在中午时的灼热.

    谷邱15987881711: 用自己的话说说《两小儿辩日》的观点和依据 -
    44869向虏 :[答案] 一个小孩观点: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近,而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依据:离人近的大,而远的小. 另一个小孩观点: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远,而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依据:距离人近时得热,而距离人远时得凉.

    谷邱15987881711: 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辩日时的观点是什么 -
    44869向虏 :[答案] 辩论的题目是什么时候太阳离我们最近. 一小儿的观点是早上近,因为早上太阳最大. 另一小儿认为中午近,因为中午大家感到最热.

    谷邱15987881711: 两小儿辩日用自己的话说明两小儿的观点 -
    44869向虏 : 用自己的话表述两个小儿各自所持的观点及依据观点一: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而中午时离人远.依据: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而中午时却小得像盛东西的盘子.角度:近大远小观点二: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中午时离人近.依据:太阳刚出来时有一种沧凉的感觉,而中午时就像把手放进热水中.角度:远凉近热

    谷邱15987881711: 两小儿辩日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44869向虏 :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能为力.两小儿辩日的道理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

    谷邱15987881711: 两小儿辩日为太阳是远是近而辩斗,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结果是什么 -
    44869向虏 :[答案]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

    谷邱15987881711: 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说明了什么道理 -
    44869向虏 : 通过两小儿辩日告诉我们观察事物要注意实质,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也不要只强调一点,以偏概全的道理1.其中二个小儿可以从日常的现象中仔细观察,并得出自己的结论本身就是具有一种钻研的精神.2.他们能够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不轻易的动摇自己的观点,是一种坚持己见的行为.3.而从孔子身上,可以看出,虽然当时的孔子已经是声名赫赫,可是依就敢于承认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无知,可以说是谦虚的表现,这是作为大家的风范.4.就问题本身而言,从不同的方面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就是说事物具有二重性,而要得到真理的话,就必须认知其中的规律,这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必要过程.

    谷邱15987881711: 两小儿辩日 告诉我们的道理 -
    44869向虏 : 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两小儿:善于观察,执着探究,大胆质疑.不要片面地看问题,从片面的角度看待问题,只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所以,要得出正确的道理,就要学会站做多个角度综合看问题是说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即使是听取比自己权势低的人的意见. 还有每个事情都有两面性,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只有一种答案 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

    谷邱15987881711: 两小儿辩日主要讲了什么,体现什么,以及什么 -
    44869向虏 : 《两小儿辩日》 通过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表现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 同时阐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谷邱15987881711: 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的观点和理由 -
    44869向虏 :[答案] 一认为日出离人近,因为日出时大,中午时小,近大远小 一认为日出离人远,因为中午热,日出之时冷,近热远冷 (太阳发热)

    热搜:两小儿辩日的科学道理 \\ 两小儿辩日真正的答案 \\ 两小儿辩日骂人版 \\ 两小儿辩日说明的观点 \\ 两小儿辩日细思极恐 \\ 两小儿辩日观点和理由 \\ 两小儿辩日正确观点 \\ 小儿辩日讽刺了什么 \\ 两小儿辩日公开课点评 \\ 两小儿辩日各自的观点 \\ 两小儿辩日思辨观点 \\ 《两小儿辩日》原文 \\ 怎样解释两小儿的观点 \\ 两小儿辩日的正确观点 \\ 两小儿辩日谁对了 \\ 两小儿辩日谁对谁错为什么 \\ 两小儿辩日的观点谁对谁错 \\ 两小儿辩日搞笑版 \\ 两小儿辩日的寓言道理 \\ 两小儿辩日的观点和依据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