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口诀

  • 六经辨证口诀
    答:张仲景《六经辨证》口诀:阳经病属表、多热证、实证;阴经病属里、多寒证、虚证。叁阳经病治疗,以祛除邪气为主;叁阴经病治疗,以扶助正气为先。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条经脉而言。伤寒病开始时,风寒之邪从皮毛腠理而入,再循经脉深入脏腑,发病过程有特定规律。中医描述为...
  • 六经辨证口诀是什么?
    答:(1)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2)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3)温病:为内热津伤,《伤寒论》未出方治,内热原因甚多,凡伤津者,多属阳盛生火而耗阴,加之阴血清凉之性不足...
  • 中医六经辩证口诀是什么?
    答:张仲景六经辨证口诀是:临证先分阴和阳,再把六经仔细详。阴证必用阳性药,阳证阴性药物商。清升浊降分清楚,少阴少阳转枢忙。酸苦厥阴少阳经,咸苦少阴太阳经,辛甘淡太阴阳明经。临床表现:《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 八纲辨证入门必背口诀
    答:1、表寒证: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 证: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谱口渴喜饮凉。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4、里寒虚症: 里寒虚症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
  • 中医十六字口诀
    答:中医十六字口诀,详细介绍如下:一、口诀:1、肢节常摇,腿膝常压,足心常搓,浊要常呵,肌肤常摩。阴寒阳热是阴阳,只在真假作文章。真热口渴小便黄,渴喜冷饮下肚肠,有神烦躁不安宁。2、真寒溲频面色苍,无神倦怠但欲寐。真热口渴喜冷饮,假热漱水不欲咽,真热便干面红赤。假热面赤溲清...
  • 中医诊断一句口诀
    答:中医诊断一句口诀如下:一、表寒证: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二、表热证: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三、里热实证: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四、里寒虚症:里寒...
  • 中医望诊把脉口诀顺口溜
    答:中医望诊把脉口诀顺口溜 【中医四诊辨证口诀】 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了四种论断疾病的方法,这就是望、闻、问、切四诊。望诊就是医生运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闻诊就是医生凭听觉和嗅觉辨别病人的声音和气味的变化;问诊即通过询问病人和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以及目前...
  • 中医基础知识记忆口诀
    答:中医基础知识记忆口诀 口诀1 牢记中医“四、五、六、七、八”:“四”:中医的四诊,望、闻、问、切;中药药性四气指寒、热、温、凉。“五”:中医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脏为心、肝、脾、肺、肾;中药药性的五味,辛、甘、酸、苦、咸。“六&...
  • 中医必背三十二口诀
    答:阴为阴中阳,阳为阳中阴;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以阳压阳见真阳,以阴压阴见真阴。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一项民族文化遗产。它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
  • 中医执业医师辛温解表剂记忆口诀
    答:1.麻黄汤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口诀: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配伍特色:麻黄、桂枝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麻黄、杏仁并用,宣中有降,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辨证关键:以恶寒发热...

  • 网友评论:

    经琳13918791827: 中医诊断学歌诀 -
    40083昌钥 : 中医诊断学歌诀. 1.、表寒证: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证: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腹...

    经琳13918791827: 张仲景六经辨证口诀是什么? -
    40083昌钥 : 表症得平,内耗得充,则人正气不失;并寻六经邪之所凑,佐以攻伐以治之,多收内化之效.而邪之去路,当以寒凉开浊门以泄痢,得泄则中焦轻寒,而余阳借诸经反归而致,则中焦热可解,另得草船借箭之功,巧使天下太平.六经辨证是东汉...

    经琳13918791827: 中医常见的辨证方法有哪些 -
    40083昌钥 : 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营卫气血辨证

    经琳13918791827: 中医入门要背哪些歌诀?
    40083昌钥 : 汤头歌,药性赋,医学三字经,医宗金鉴,频湖脉学.滚瓜烂熟后,再看: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元四大家,温病条辨,然后跟着师傅临床,在临床上细心体会.便是中医了.这样的学法,聪明的要七年,差点的要十年往上.可不是闹得玩的.

    经琳13918791827: 常用的辨证方法有哪些?各自应用特点如何?
    40083昌钥 : 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大体分为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 (1) 八纲辨证:是最基本的方法.八纲是辨证的总纲...

    经琳13918791827: 中医有哪些辩证方法?
    40083昌钥 : 人也有阴阳,凡活动、明亮、在外、上升、温热、亢进的都属阳;沉静、晦暗、在内、下降、寒凉、衰减的属阴

    经琳13918791827: 中医中的辨证 - 关于中医中医中的虚实辩证,怎样能够掌握?
    40083昌钥 : 有余为实,不足为虚.简单地讲,多了就实,少了就虚.不过一般来讲实偏向于外邪,虚偏向指体内的正气.但虚与实又没有绝对的界限,世间万物谁能讲得明白?关于如何掌握的问题,建议您多接触接触传统文化,比如《道德经》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讲的就是这个.不过中国文化讲究的是感悟而非单纯的理解,所以讲悟性,也比较花时间.无论如何,只有深入进去才能体会到中国文化的魅力,真到那一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般人是很难以理解的,呵呵.

    经琳13918791827: 中医何谓六经辨证?中医何谓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在临
    40083昌钥 : 六经辨症始见于《伤寒论》,是汉代张仲景结合伤寒病症传变特点,将外感 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症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 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分别从邪正盛衰、病 变部位、病势进退及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个阶段的特点.几千年以来, 它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辨症施治.凡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的为三阳症,抗 病能力衰、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症.六经病症,也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 其中三阳病症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症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说 六经病症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运用六经辨症,不仅仅局限于 外感病的诊治,对肿瘤和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经琳13918791827: 手纹与健康的关系 掌纹如何看健康与否 -
    40083昌钥 : 一、从手掌纹可以看出什么 掌纹的秘密与遗传病 皮纹与遗传病研究中最经典的范例就是对唐氏症候群的诊断,皮纹学总结出了唐氏症候群所具有的几种特殊皮纹:脚掌的胫弧形纹、手掌的单一弯折(断掌)或远端三叉点等,使得医生单靠皮纹...

    热搜:中医三不治六不看 \\ 八纲辨证入门必背口诀 \\ 中医内科顺口歌诀 \\ 中医看病全套口诀 \\ 中医八大辩证方法 \\ 中医辨证的六种方法 \\ 中医辨证分型有几种 \\ 中医辩证的四个步骤 \\ 中医十二经络顺口溜 \\ 中医常用的10种辩证 \\ 中医辨证口诀100条 \\ 中医治病必背十句口诀 \\ 中医必背顺口溜大全 \\ 中医八纲辩证顺口溜 \\ 中医八大治法顺口溜 \\ 中医辨证六种疼痛 \\ 中医脏腑辩证口诀记忆表 \\ 中医五行必背口诀 \\ 中医必背50句口诀 \\ 脏腑别通关系口诀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