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交流的事例有趣

  • 古代史上,有哪些中日交流的事例
    答:9世纪以后,往来中日之间的唐朝和新罗商船大为增多。唐朝商船掌握季候风规律,一般七月间乘西南风赴日,三、四月或八月乘东北风返回。这些商船航程需时较短,遇难可能较少,往来的间隔也较短。因此出现不少短期勾留的还学生,如日僧惠萼在 9世纪中叶曾三次来往中日之间。遣唐使虽然停止,并没有妨碍中日文化继续交流。
  • ...衣带水的邻邦,古代中日两国中,有哪些有好往来的事例???
    答:1.南宋时 中日贸易不断 宋被元朝灭亡后 日本昭成天皇得知消息 大哭悲倲 亲自为亡宋祭奠 忽必烈知道后 非常生气 就发兵攻打 日本 可惜还未到日本 就遇暴风雨 全军藏身鱼腹 日本称此 风为 神风 二战前 还有只叫 神风的敢死队 2.明成祖时 郑和下南洋震动 中南亚 当时日本 摄于明朝的强大 派遣 使者 大成左...
  • 唐朝时期,中日交往密切,请列举两列中日友好来往的事例
    答:1日本人来唐 吉备真备(日本奈良时代学者)年轻时,随日本第七次遣唐使来长安留学,研习儒家经典、天文历算、军事等,长达17年。归国时,他携带近二百卷书籍,在日本大力传播唐朝文化。阿倍仲麻吕是同吉备真备一起入唐的留学生,学成后参加唐朝的科举考试,官至秘书监,终老于唐。他同我国的著名...
  • 中日友好交往的例子
    答:第二年,该市市长率团出席了江津市为纪念聂帅诞辰百周年建立的聂帅陈列馆的揭幕仪式,签订了友好交流协定。 江津市与都城市因聂帅与美穗子结缘。为纪念两市友好协议,中日合拍的反映日军侵华暴行的电影《陈宝的故事》在都城市上映,许多日本观众表示“应该向中国谢罪”,要求再次放映,给孩子们观看。2001年7月都城市...
  • 古代中日关系(有具体事例)
    答:735年4月26日,日本遣唐使吉备真备(695~775年)向日本朝廷进献从中国带回的“大礼包”。吉备真备搜集日本急需的书籍、文物、武器等,并打包回国,实属罕见。而他对日本最大的贡献,是参照汉字偏旁,创制了片假名,并与另一位留学生大和长冈共同修订二十四条律令。一千多年前,大唐与扶桑远隔沧海,...
  • 唐朝与日本交流的历史事件都有哪些?
    答:1、鉴真东渡 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当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2、玄奘西行 玄奘是唐代著名高僧,他西行5万里,历时17年,到...
  • 中日两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有哪些例子
    答:一,中日交流始于汉朝 公元1世纪时,班固所著《汉书》在《地理志》中提到“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即指日本南部九州岛上的人民。据《后汉书》记载,公元57年(光武帝中元2年),日本和中国即开始交往,光武帝赐以印绶。18世纪,在九州北部福冈发掘出的金印上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此印...
  • 唐朝时期,中日交往密切,请列举两列中日友好来往的事例
    答:唐朝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与日本的社会变革结合起来,出现了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高潮。唐朝建立后的630~838年,二百年间,日本正式的遣唐使来中国的共12次。另有任命后未成行、未到达唐朝、迎入唐使和送客唐使共6次。每次最少250人,最多五六百人。如717年一次共557人。733年的一次共594人。838年的...
  • 古代中日友好交往的史实
    答:古代中日友好交往主要是在唐朝 ①中日之间的来往:日本十多次派出“遣唐使”到中国学习等。②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仿唐制进行改革;依照汉字的偏旁创造日本文字。在建筑式样上模仿唐朝的风格;保留着唐朝的风俗习惯。③在文化交流方面:日本的阿倍仲麻吕和唐朝高僧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④经济...
  • 近代中日友好交往事例
    答:1.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两国邦交正常化。2.1979年,日本决定向中国提供长期低息的援助贷款,直至2008年结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较大促进作用。3.1981年在陕西洋县发现了7只日本国鸟朱鹮,开启了中日合作保护朱鹮的辉煌历程。4.日本在中国西北和中国合作开展防沙治沙综合环境整治工程。

  • 网友评论:

    成索18652311556: 你能列举出中日文化交流的其他例子吗 -
    47343劳琪 :[答案] 日本的茶文化就是一点.日本使者来我国取茶道的知识,如现在的东方树叶.

    成索18652311556: 中日友好交往的例子 -
    47343劳琪 : 聂荣臻同志以博大的胸怀拯救了日本阵亡人员的女儿,感动了侵华日军,更感动了日本人民,也从另一方面揭示了中日民间友好的真谛. 回顾上世纪历史,翻开尘封的往事,在65年前的华北大地上,发生过...

    成索18652311556: 中日文化交流的实例 -
    47343劳琪 : 在唐朝时就有日本遣唐使来我大唐学习我们的汉字,衣着和文化制度,同样我们的高僧鉴真也不畏艰难曾先后六渡海洋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学并建立了佛堂为中日交流带来了丰厚成果 就是在目前中日2007年是中日文化年,眼下就有日本的电影团体和音乐团体来华交流演出也推动了中日文化的交流

    成索18652311556: 请列举中国与日本到文化交流事例 -
    47343劳琪 :[答案] 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日本派留学生到中国

    成索18652311556: 中日关系渊源甚久.举出唐朝中日交往密切的一件事例? -
    47343劳琪 :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鉴真东渡,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他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

    成索18652311556: 解和唐朝是中日交流的事实,请你举出几个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事例(两例) -
    47343劳琪 :[答案] 1.日本平安时代的都城京都 是仿造长安洛阳而建 连比例都是完全一样 当时的京都城便是日本文化的中心 可见影响深远.而后来战国时期一个著名的词语 上洛京都就是如此而来 意为去洛阳. 2.德川幕府时代 幕府的官学为朱子学 也叫做宋学 是从宋朝传...

    成索18652311556: 你能列举出中日文化交流的其他例子吗 -
    47343劳琪 : 日本的茶文化就是一点.日本使者来我国取茶道的知识,如现在的东方树叶.

    成索18652311556: 有哪些古代人物促进了中日之间的友好交往?他们有何事迹? -
    47343劳琪 : ①中日之间的来往:日本十多次派出“遣唐使”到中国学习等.②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仿唐制进行改革;依照汉字的偏旁创造日本文字.在建筑式样上模仿唐朝的风格;保留着唐朝的风俗习惯.③在文化交流方面:日本的阿倍仲麻吕和唐朝高僧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④经济交流:唐朝和日本贸易频繁.

    成索18652311556: 结合唐朝时中日交流的史实,举出几个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事例. -
    47343劳琪 : 例子如下,具体可以自己简化一下日文中可以看到很多中文,日本也是用筷子,日本的和服就是汉服的一种翻版,日本京都的建设是完全按照唐朝长安的排列建设的,日本人是跪着而中国人最早也是跪着,日本人鞠躬等礼节也是来自中国这个礼仪之邦...........

    成索18652311556: 你有哪些关于中日文化交融的例子,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 -
    47343劳琪 : 鉴真东渡日本讲经

    热搜:关于共享的社会热点素材 \\ 开放共享的事例素材 \\ 中日友好交往的事例 \\ 中日交流的例子 \\ 中日文化交流事例 \\ 开放共享的事例摘抄 \\ 5个典型事例素材 \\ 中外文化交流典型事例 \\ 万能名人事例 \\ 文化交流的事例素材 \\ 生活中幽默的事例 \\ 关于共享的事例和素材 \\ 中日友好的典型事例 \\ 中日友好交流的小故事 \\ 关于交流的名人素材 \\ 中日文化差异的例子 \\ 名人事例摘抄 \\ 中日文化交流的事例 \\ 万能作文素材人物事例 \\ 关于开放的事例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