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清廉故事100字

  • 关于清廉的故事(100字左右)
    答:四、吴隐之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信这些,照饮不误,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 自己的操守。五、杨震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 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
  • 两袖清风的于谦的故事
    答:于谦24岁中进士,不久就担任了监察御史,明宣宗很赏识他的才能,于是就提升他为河南、山西巡抚。于谦他尽管身居高官,但仍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明宣宗去世以后,九岁的太子朱祈镇继位,史称明英宗。宦官王振专权,官僚作威作福。一时间,举国上下出现了一片贪污腐败的混乱局面。于谦看不惯王振专擅朝政,从...
  • 清正廉洁故事
    答:一、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 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 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二、不私一钱 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
  • 于谦廉政的故事
    答:不久之后,他们终于发现于谦家中有一间房子门锁森严,无人进出,大为兴奋,认定这是藏匿财宝的地方,便打开了门。房子里没有金银财宝,只陈设着两样东西--蟒袍和宝剑。这是朱祁钰为表彰于谦的功绩,特意赏赐给他的,于谦奉命收下,却把它们锁了起来,从未拿去示人以显荣耀。抄家的人最终收敛了自己一贯...
  • 两袖清风的于谦的故事有哪些
    答:1、为官清廉 正统年初,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内阁朝政,都很重视于谦。于谦所奏请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准,都是“三杨”主办的。到了“三杨”去世,太监王振开始掌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
  • 明朝于谦的故事
    答:百姓常盼草常青,永为黎民除贪官。”于谦见后,亲自出门迎接,郑重地接过那盆万年青,高声咏唱了一首诗:“一盆晚年情义深,肝胆相照万民情。于某留作万年镜,为官当学万年青。”于谦办事铁面无私,清廉不赂,得罪了朝廷中的一些贪官。皇帝也觉得于谦不通人情,不把皇上放在眼里,心中老是不快,...
  • 文明廉洁的名人小故事100字
    答:1. 廉洁故事(100字)左右 廉洁,自古以来就是做好官的标志。 明代有名的清官于谦就是一个廉洁奉公的人。他六十岁寿辰那年,当地许多人都送来了厚礼连皇上也送了一只玉猫金座钟。可于谦却一一回绝了他们的礼物。 宋朝的包拯。当时,包拯在端州任职,那儿盛产端砚。一方端砚要经过千锤万凿才能生产出来。而当地一些官员...
  • 于谦清廉正直的故事
    答:于谦清廉正直的故事是:不献金求媚。明朝正统年间,官员们对权力的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起初,“三杨”主持内阁朝政时,他们非常重视于谦,对于谦所奏请的事务能够迅速得到批准。然而,“三杨”去世后,太监王振开始掌权,他的行为变得肆无忌惮,导致官员们纷纷巴结他,向他献金以求得恩宠。然而,于谦却是...
  • 两袖清风的故事
    答:两袖清风的故事 明朝有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名叫于谦,他在明宣宗、英宗、景宗各朝,都做过不小的官。当时官场黑暗,营私舞弊贪赃受贿成风,于谦抱定'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出淤泥而不染,清廉奉公,颇有政绩。据说,于谦当兵部侍郎时,有一次巡抚河南。当时朝中宦官王振专权,...
  • 廉洁故事(100字)左右
    答:再说说发生在我身边 的廉洁故事吧!我的爸爸在政法部门工作,手中也有一定的权力,托他办事的人也挺多,有请他吃饭的,也有送礼的。可我爸爸总是一一拒绝。有一次,我爸爸的一个朋友来请我爸吃饭。原来,那个人驾车违反交通规则所以驾照被扣留了,要一个月以后才能拿回去。于是就想求我爸帮忙。可爸爸...

  • 网友评论:

    尹羽15912402383: 一百字的廉政小故事 -
    45012康虽 : 两袖清风的于谦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 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 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尹羽15912402383: 两袖清风小故事 -
    45012康虽 : 【注音】liǎng xiù qīng fēng 【成语故事】明朝监察御史于谦为官十分清廉,从不收受老百姓的财物,而当时的官场十分腐败.于谦在任巡抚期间回京什么也没有带,特带《入京》诗一首:“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出处】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 【解释】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为官清廉 【相近词】洁身自好、一贫如洗、廉洁奉公 【反义词】贪得无厌、贪赃枉法 【示例】他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官,依然是两袖清风.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十二回

    尹羽15912402383: 于谦的故事主要内容 -
    45012康虽 : 于谦是我国明代有名的清官,深得老百姓的爱戴,被尊敬地称为“于青天”. 于谦60岁寿辰那天,门口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于谦叮属管家,一概不收寿礼. 皇上因为于谦忠心报国,战功卓著,派人送了一只玉猫金座钟.谁知管家根据于谦的...

    尹羽15912402383: 两袖清风的于谦的故事 -
    45012康虽 :[答案] 古往今来,凡为官清廉、不贪钱财者,常以“两袖清风”自誉.说起它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明人都穆的《都公谭纂(zuǎn)》记载了下面的故事.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诗人.他曾先后担任过监察御史、巡...

    尹羽15912402383: 关于廉洁的小故事 -
    45012康虽 : 古代廉洁小故事1:我以不贪为宝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人上山采石时,采到一块宝玉,他担心别人会来抢,想拿出去卖,又怕被商人占了便宜.想来想去,他决定把这块宝玉送给京城里的大官. 于是,他带着宝玉,来到京城掌管工程的大官子...

    尹羽15912402383: 关于我国 为官清廉 的人的 事迹 300字左右 谢~ -
    45012康虽 : 于谦,他的《石灰吟》至今还代代相传.最有名的事迹是"两袖清风":于谦生活的那个时代,朝政腐败,贪污成风,贿赂公行.当时各地官僚进京朝见皇帝,都要从本地老百姓那里搜刮许多的土特产品,诸如绢帕、蘑菇、线香等献给皇上和朝中权贵.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尹羽15912402383: 谁能把 于谦,的生平,缩写成一百五十字的短文介绍? -
    45012康虽 : 于谦(1398-1457),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永乐朝进士,一生作官清廉,为人耿直,历任御史、兵部左侍郎、兵部尚书等职.轻役薄赋,内荐贤才,总督军务,外据敌寇.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其被奸臣所害.新治时追谥肃愍,万历时改谥忠肃.著有《于忠肃集》.

    尹羽15912402383: 写关于于谦廉洁的作文 -
    45012康虽 : 明朝,有这样一位智勇双全的读书人.他奉令于败军之际,受命于危难之间,以不渝的信念保卫了北京城,改写了明朝的历史.这个人,就是于谦.于谦只是一个读书人.是的,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穷酸书生,至少在土木堡兵变之前是这样....

    尹羽15912402383: 【1】短文主要写了于谦什么 -
    45012康虽 : 于谦为官清廉,空手进京.

    尹羽15912402383: 于谦的故事 -
    45012康虽 :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来自百科词条“于谦”http://baike.baidu.com/view/22602.htm#sub4997349

    热搜:于谦的小故事100字左右 \\ 于谦的廉洁故事50字 \\ 于谦廉洁故事完整版 \\ 于谦清廉故事读后感 \\ 于谦的故事简短100字 \\ 清正廉洁的名人故事 \\ 廉洁小故事于谦拒礼 \\ 于谦清廉正直的故事 \\ 于谦两袖清风的故事100字 \\ 清廉故事100字左右 \\ 于谦为官清廉的故事10字 \\ 于谦廉洁的故事两袖清风 \\ 于谦廉洁故事的启示 \\ 于谦的小故事100字 \\ 古代于谦的廉洁故事 \\ 石灰吟于谦廉洁故事 \\ 中国伟人廉洁小故事 \\ 历史名人于谦的廉洁故事 \\ 廉洁文化小故事于谦 \\ 明代于谦的100字小故事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