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绝句千古名句

  • 最有名的五言绝句
    答:1、《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3、《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证明霁色,城中增暮寒。4、《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 古诗中最经典的十大“五言绝句”
    答:(妇孺皆知)10.《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这首诗也是其代表作,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
  • 登鹳雀楼哪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登鹳雀楼出处
    答:1、登鹳雀楼流传千古的名句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出自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登鹳雀楼》,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
  • 登鹳雀楼流传千古的名句是什么
    答:《登鹳雀楼》流传千古的名句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一作朱斌诗)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
  • 儿童唐诗三百首五言绝句精选【五首】
    答:1.儿童唐诗三百首五言绝句精选 江雪 柳宗元〔唐代〕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
  • 登鹳雀楼 古诗 意思
    答:登鹳雀楼[1]  盛唐  王之涣[2] 【体裁】五言绝句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 登鹳雀楼全资料
    答:[体裁]:五言绝句[格律]:○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 关于中秋五言绝句的古诗
    答:关于中秋五言绝句的古诗如下:1、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赏析: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此组诗主调应该是悲伤苍凉的。第一首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归心折大刀”说的是吴刚在月宫被罚砍桂花树,杜甫猜想,吴刚也不是...
  • 五言绝句中有哪些诗句是表示你在说什么我听不懂的?
    答:这是李商隐最著名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人将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身世迟暮之悲,一起熔铸于黄昏夕照下的景物画面中。“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其中的千古名句,其蕴含的博大而精深的哲理意味,后世被广泛引用,并且借用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它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读雪山房...
  • 爱国古诗五言绝句
    答:《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诗词赏析 诗的前两句,破空而起...

  • 网友评论:

    岑响17875693947: 千古第一五言绝句
    51659生钓 : 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 8、《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岑响17875693947: 五言诗千古名句 -
    51659生钓 : 1、《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

    岑响17875693947: 五言绝句古诗三百首 -
    51659生钓 : 1.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4. 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怨情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1. 八阵图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送灵澈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岑响17875693947: 古诗五言绝句简单 -
    51659生钓 : 五言绝句 1.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4.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7.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8.终南望馀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岑响17875693947: 古诗五言绝句
    51659生钓 : 五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五绝,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成熟定型于唐代.五绝每首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图画,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其最大特色.五绝有仄起、平起二格.代表作品有王维的《鸟鸣涧》、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八阵图》、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等.如: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 【朝代】唐译文对照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岑响17875693947: 唐诗中最脍炙人口的10首五言绝句 -
    51659生钓 :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悯农》锄禾日当午,日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夜宿山寺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岑响17875693947: 五言唯美诗句有哪些? -
    51659生钓 : 五言诗唯美诗句有:1.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2.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 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4.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

    岑响17875693947: 谁能给我10首古诗.最好是五言绝句 越短越好记越好 -
    51659生钓 : 10、《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1、《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2、《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岑响17875693947: 五言绝句古诗大全 -
    51659生钓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溜.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鸟鸣涧 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岑响17875693947: 五言古诗名句 -
    51659生钓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愿君多采撷,比物最相思

    热搜:五字绝美诗句 \\ 五字押韵唯美古风 \\ 五言绝句霸气 \\ 五字绝美千古佳句 \\ 千古绝句最美七言诗 \\ 最有意境的五言绝句 \\ 五言绝句 \\ 仙气十足的五言绝句 \\ 五字情诗绝句 \\ 五字押韵唯美短句 \\ 五言千古佳句 \\ 五言绝句最美50首 \\ 高雅有意境的五言绝句 \\ 浪漫五言绝句 \\ 五言绝句唯美1000首 \\ 千古绝句最美五言 \\ 美到窒息的千古绝句 \\ 最有气势的千古绝句 \\ 五言绝句意境绝美 \\ 千古绝句最美句子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