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文尚书28篇还是29篇

  • 【历史知识】尚书
    答:《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目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29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另有相传在汉武帝时从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较《今文尚书》多16篇)和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25篇)。通行的...
  • 历史散文的简要介绍
    答:名称: 历史散文《尚书》有今文、古文之分。今文《尚书》指秦焚书后,汉初儒者搜集到的29篇文章,因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故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坏壁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尚书》,称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已被证明是伪作;今文《尚书》也有一些值得怀疑的篇章。《尚书》的内容...
  • 尚书,全文翻译及对当今社会的意义所在
    答:汉初,《尚书》存29篇,为秦博士伏生所传,用汉时隶书抄写,被称为《今文尚书》。又,西汉前期,相传鲁恭王拆孔子故宅一段墙壁,发现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字体书写的,所以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孔安国读后献于皇家。因未列于学官,《古文尚书》未能流布。东晋元帝时,梅颐献伪《古文...
  • 历史上有哪些名人给《尚书》作过著?
    答:《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28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另有相传在汉武帝时从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和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16篇)。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
  • 《尚书》中的商丘
    答:汉代重新重视儒学,于是,《今文尚书》由伏生口授传下来,共28篇,西汉时期,在孔子故宅一段墙壁中,发现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古文尚书》由孔安国整理并传下来,共25篇,清人孙星衍作《尚书今古文注疏》,吸取前人考订成果,将篇目重新厘定为29篇,基本恢复了汉代《尚书》传本基本情况。它是君臣...
  • 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是
    答:《尚书》。《尚书》是中国最古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29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
  • 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多少篇?
    答:亲,西汉伏生著的今文尚书有28篇正文和一篇书序。而古文尚书有45篇,但其中有16篇是逸书。今文尚书在永嘉之乱时丢失。
  • 什么是《尚书》?
    答:《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目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托古作品。西汉初存29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另有相传在汉武帝时从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较《今文尚书》多16篇)和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25篇)...
  • 尚书的文言文翻译
    答:汉初,《尚书》存29篇,为秦博士伏生所传,用汉时隶书抄写,被称为《今文尚书》。 又,西汉前期,相传鲁恭王拆孔子故宅一段墙壁,发现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字体书写的,所以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孔安国读后献于皇家。因未列于学官,《古文尚书》未能流布。 东晋元帝时,梅颐献伪《...
  • 向壁虚构成语故事
    答:检查整理的结果,这部原有百来篇的古书,只剩下29篇,而且是写在竹简上的古文,一般人都不认得。于是叫伏生念给大家听。可是伏生已九十多岁,眼花耳聋,说话也含糊不清了。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让老先生念给他女儿听,再由他女儿转述,晁错等人再记录下来,这才编成了一部《今文尚书》。到汉景帝...

  • 网友评论:

    万莺17299829092: 《尚书》一共有多少篇?
    8183尉急 : 《尚书》据说原有100篇,秦代焚书后,汉初仅搜集到29篇,用当时通行的隶 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尚书》, 比今文《尚书》多16篇,称为古文《尚书》,这16篇不久后亡佚.晋人伪造古文 《尚书》25篇,又从今文《尚书》中析出数篇,连同原有的今文《尚书》共为58 篇,也称古文《尚书》.《十三经注疏》中的《尚书》,就是经过晋人手术的这种古文《尚书》.

    万莺17299829092: 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哪些篇 -
    8183尉急 :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散文集,它是上古历史文献集.《左传》等引《尚书》文字,分别称《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总称为《书》,汉人改称《尚书》,意即“上古帝王之书”(《论衡·正说篇》).《尚书》的真伪、聚...

    万莺17299829092: 想买本 尚书 不知道哪个版本最正宗? -
    8183尉急 : 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是《今文尚书》(西汉初存28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东晋梅赜所献)的合编本.从孔子家里挖出来的《古文尚书》已经散佚. 不知道你说的版本是指那个.

    万莺17299829092: 今文尚书有哪二十八篇 -
    8183尉急 : 《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

    万莺17299829092: 今文尚书是真的还是假的? -
    8183尉急 : 1、《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存版...

    万莺17299829092: 尚书哪28篇不是伪作的? -
    8183尉急 : 《尚书》包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两部分.《今文尚书》共二十八篇,《古文尚书》是伪作. 《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包括 《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

    万莺17299829092: 该怎么读《尚书》 -
    8183尉急 : 是的,经历始皇焚书以及历史的冲刷,《尚书》的很多卷已经亡佚. 汉初有29篇,为伏生所传,称为今文《尚书》, 汉武帝时,在孔子故居的墙壁中发现古文写定的《尚书》,称古文《尚书》,比今文多十六篇.后经兵火,其书不传.东晋初,梅赜献古文《尚书》,计五十八篇.唐孔颖达以它作为底本写成《尚书正义》,南宋后编入《十三经注疏》.后有人考证其中的二十五篇是伪作. 我们讲师授课时说,一般认为《虞书》是真的. 《尚书》中的文章古奥,你可以看一看名家的注疏:孙星流的《尚书今古文注疏》,陈梦家的《尚书通论》,顾颉刚的书,还有刘启舒的《尚书校释译论》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万莺17299829092: 1.《尚书》的主要内容? -
    8183尉急 : 《尚书》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28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另有相传在汉武帝时从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和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16篇).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和编本.

    万莺17299829092: 什么是古文尚书和金文尚书 -
    8183尉急 : 应该是古文和今文的区别,指的是儒家典籍(包括尚书).古文经是指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始皇焚书期间,民间儒生将一些古文经书埋藏起来,至汉代前期,相继发现,如景帝时,河间献王以重金在民间征集所得古文经书,以及武帝时鲁恭王从孔子故宅壁间所发现的古文经籍.诸王等先后献给朝廷,藏于秘府.今文经是指汉初由老儒背诵,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隶书(今文)记录下来的经典.

    万莺17299829092: 《书》是谁写的 -
    8183尉急 :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余年.是《三坟五典》的可考记录. 《尚书》列为儒家经典之一,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

    热搜:原文及译文全部 \\ 尚书今文29篇是哪29篇 \\ 《尚书》二十八篇 \\ 今文尚书篇目及其主旨 \\ 今文尚书共有多少篇 \\ 原文和译文对照表 \\ 汉代古文尚书有多少篇 \\ 《尚书》一共多少篇 \\ 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的由来 \\ 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是在哪个朝代 \\ 尚书为什么分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 \\ 今文尚书共有几篇 \\ 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的区别 \\ 西汉今文尚书28篇包括了 \\ 尚书有多少篇现在全么 \\ 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的区别 \\ 今文尚书有哪些篇目 \\ 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合并 \\ 古文尚书有多少篇 \\ 原文译文及注释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