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赤壁赋中看苏轼

  • 学习《前赤壁赋》后,谈谈你对苏轼人生态度的看法
    答:人生无常,生命的短暂。 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看出他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 本文在语言风格方面,不像韩愈那样拗折奇警,也不像欧阳修那样平易流转,更重视通过捕捉意象,通过音声色彩的组合,来传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时常点缀着富于表现力的新颖词汇,句式则是骈散文交杂,长短错落。《前赤壁赋》中“白...
  • 《赤壁赋》中看苏轼
    答:《赤壁赋》是苏轼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是苏轼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赤壁赋》究竟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和怎样的哲理呢?《赤壁赋》分三层意思展开,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
  • 从赤壁赋看苏轼人生态度,500字
    答:前赤壁中,“客”的颓废其实正是苏轼自身内心痛苦的写照,宦海沉浮,所以对时世有沧桑感慨,心绪颓废,但随后的回答又表现出寄情自然,豁达开朗的积极心态 在几度遭贬后,苏轼确实有颓废消极情绪,但旷达的心胸又让他走出低迷状态,积极面对人生,可见苏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积极旷达的人生...
  • 如何评价赤壁赋中的苏轼,以及对自己的启示
    答:启示我么面对困难、挫折与不幸,我们应豁达、旷达,积极乐观地生活下去。苏轼面对困难是豁达的、乐观的,面对被贬的遭遇,仍怀有希望,仍坚强乐观生活。《赤壁赋》正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宋神宗时,保守派的苏轼因为不满王安石的变法而被调任到湖州,在湖州的他给宋神宗上了一封折子,不料被他人断章取...
  • 结合赤壁赋谈对苏轼的认识
    答:他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禅,既能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缘自适,达观处世.宏博通达的学识才华和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也玉成了苏轼诗歌体裁多样,内容广博,立意新奇,呈现出「吞五湖三江」的气象.
  • 怎样看待前赤壁赋中苏轼的人生态度
    答:前赤壁赋是苏轼的一篇名作,历来为人们所传诵。文章写于元丰五年(1082),其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有三年,政治上抑郁苦闷,生活上比较贫困。作者在这篇赋中以自我排遣来解脱苦闷,全文五节按感情的起伏可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突出地写月夜泛舟欣赏奇妙的江山美景和御风“登仙”的超然之乐。接着,客人悲凉幽怨的洞箫声,引出...
  • 赤壁赋 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赤壁赋》【作者】苏轼 【朝代】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
  • 赤壁赋我从苏轼身上学到了什么作文
    答:写《赤壁赋》时,苏轼正处于他一生多次贬官生涯之初: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一些不利于百姓的措施而贬官黄州。事实上,苏轼和王安石是好朋友。但是,正如夫子所言,“君子群而不党”,苏轼就不愿加人“新党”,并且由于新法实施中出现诸多弊病,他抗言直谏,就被贬了官。(不过,后来新党倒台,司马光等旧...
  • 《赤壁赋》中表达了苏轼的什么思想?
    答:《赤壁赋》表达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思想感情。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
  • 高一语文研究性学习选题:从《赤壁赋》看苏轼的人生思考
    答:于是,我们在苏轼的《赤壁赋》中看到了他对英雄不在的感慨,也看到了他物我皆无尽的雄魂,还看到了他梦遇鹤道的追寻。四十多岁的苏轼,面对理想甚至还没有起步,自然会感到人生须臾。这是苏轼的悲哀,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他就是一只孤鹤,他应当羽化为道仙,与万物长存。可他留下了什么?除了...

  • 网友评论:

    从俭18025735097: 《赤壁赋》中看苏轼 -
    67074长杜 : 读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种美的享受.那富于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那极具形象化的精妙说理,那整散结合、舒卷自如的绝妙辞章,真如万斛泉水,喷薄而出,汩汩滔滔,一泻千里.但是,文章留名千古,岁月遗芳,不仅仅是苏轼的文笔,还有...

    从俭18025735097: 高一语文研究性学习选题:从《赤壁赋》看苏轼的人生思考
    67074长杜 : 时势造英雄.时势亦造文杰.每个文学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特殊经历,因而他们能写出自己的文章.这些文章是活的. 苏轼,也是为时势所造就的.一位才子,如何面对才情无以施展?一位志士,如何安于可有可无的虚职?一位理想主义者,又如...

    从俭18025735097: 苏轼的《前赤壁赋》表现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也就是中心思想? -
    67074长杜 :[答案] 政治上的失意. 萧声哀怨. 人生无常,生命的短暂. 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看出他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

    从俭18025735097: 在《赤壁赋》中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
    67074长杜 : 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流放黄州,这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才写了千古传唱《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

    从俭18025735097: 结合前后赤壁赋谈对苏轼的认识 -
    67074长杜 : 《前赤壁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都探讨了人生短暂和自然永恒的矛盾,最终以自身的旷达化解了这一矛盾. 我认同这种观点,人生的短暂无常与自然的永恒本就矛盾,人以一己之力本无法改变,不如以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面对人生,并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

    从俭18025735097: 前赤壁赋表现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 -
    67074长杜 : 政治上的失意. 萧声哀怨. 人生无常,生命的短暂. 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看出他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 本文在语言风格方面,不像韩愈那样拗折奇警,也不像欧阳修那样平易流转,更重视通过捕捉意象,通过音声色彩的组合,来传达自己...

    从俭18025735097: 从前赤壁赋中看苏轼的内心世界 -
    67074长杜 : 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这两篇赋.这个时期,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残酷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从俭18025735097: 4.苏轼是杰出的豪放派作家.《赤壁赋》从哪些方面表现了苏轼的豪放旷达? -
    67074长杜 : 《前赤壁赋》一文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

    从俭18025735097: 苏轼在赤壁赋中的情感变化以及情感变化的原因体现了苏轼什么样的情怀 -
    67074长杜 : 苏轼与众友人观月色下江景,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一曲洞箫,凄切婉转,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是作者继而思辨道: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这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最终表现了作者忘怀得失,胸襟坦荡.心情是一波三折,哲理是步步深入.求采纳

    从俭18025735097: 品苏轼《赤壁赋》?从中体味到什么?
    67074长杜 : 表达了作者对江山风物的热爱和旷达的心胸,但也有人生虚无的消极思想.

    热搜:《后赤壁赋》苏轼 \\ 《赤壁赋》 苏轼 \\ 赤壁赋中苏轼的人生观 \\ 苏轼《前赤壁赋》原文 \\ 苏轼赤壁赋的哲理 \\ 苏轼《前赤壁赋》欣赏 \\ 《赤壁赋》苏轼赏析 \\ 《前赤壁赋》古诗 \\ 苏轼《赤壁赋》原文与译文 \\ 赤壁赋 中突出苏轼 \\ 赤壁赋中苏轼为何而悲 \\ 赤壁赋中的苏轼形象 \\ 苏轼《赤壁赋》手稿 \\ 苏轼 赤壁赋 书法 \\ 苏轼《赤壁赋》中的名句 \\ 赤壁赋中苏轼的观点 \\ 赤壁赋中苏轼因何而悲 \\ 赤壁赋全文朗诵和译文 \\ 苏轼《前赤壁赋》 \\ 赤壁赋中苏轼悲什么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