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王安石作文素材

  • 问[伤仲永]这一课,“由方仲永想到的”为题写一篇作文,500字左右!
    答:读了王安石先生的《伤仲永》,我的感触很深,方仲永这个天才,竟然最终变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对他的遭遇仅仅只有惋惜和同情吗?恐怕还有一些对方仲永父亲和县人的批评吧,他们为了自己的一些小利益却为社会损失了一个人才。这对社会造成的危害,难道比自己的利益更重要吗?王安石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应当不只是...
  • 当仲永读到伤仲永600字的作文
    答:设想一下,如果方仲永当初立场坚定地变“不使学”为“我要学”,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人们就不是“伤仲永”而是“赞仲永”了……设想一下,如果方仲永的父亲能够让仲永继续使学,继续努力,那他说不定还是一位大诗人,能与王安石相提并论或是王安石的一位徒弟;设想一下,如果方仲永的邻居们不花钱来...
  • 伤仲永的故事和道理
    答:道理:《伤仲永》说明后天教育对一个人能否成才,至关重要。神童和天才,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和不断努力,就不能成才,甚至堕落为庸人。一个人如果光靠天赋而不靠后天的努力是难以成才的。故事: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
  • 伤仲永方仲永中王安石哀伤的内容有哪些
    答:这篇文章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受之于天虽异,但还得受之于人,否则就将复为众人,进而说明未受之于天者,本来就是众人,如果不受之于人,恐怕连作“众人”也难,而且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表现了王安石早期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文题为“伤仲永”,文中却未见一个“伤”字,然而全篇写的正是...
  • 伤仲永的故事和道理是什么?
    答:一、《伤仲永》的故事 从前村子里有一个孩子叫仲永从来没有读过书,等到五岁的有一天,他突然大哭大闹了起来,说要纸和笔,可他们家里实在是太穷了,连一支笔和一张纸也没有。家里的人都劝他,他不听,结果只好在邻居家借了一张纸和一支笔他马上不哭了,还写了一手好字。结果村外的和村内...
  • 王安石的《伤仲永》给我们的启示?
    答:启示二:应该由自己努力加强后天的学识和修养。天才无疑可贵。倘若既有才,而又进一步治学,那就更加可庆。方仲永作为一位天才儿童,要是坚持了学习,必定不会殒落。他5岁时能“指物作诗立就”,而到20岁时“泯然众人矣”,其中固然与贪图小利“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的父亲这个外因有关系,...
  • 《王安石 伤仲永》(王安石)诗句译文赏析
    答:王安石 伤仲永 王安石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 王安石 伤仲永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1。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2,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
  • 作文 读《伤仲永》有感 500字左右 初中生作文
    答:读《伤仲永》有感《伤仲永》是王安石的一篇文章,它讲述了一个天才儿童因为不去学习,而沦落成一个凡人的故事。我认为这篇文章非常引人深思,特别是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首先是对于学生来说。从文中可以看出,方仲永的确是个极有天赋的儿童。他五岁时就可以指物立诗,并且这些诗都很有文理,令人称奇。可是拥有天赋并...
  • 王安石的伤仲永中
    答: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三、题目意义[编辑本段]伤,是“哀伤,叹息”的意思。伤仲永,即怜惜方仲永这个幼时...
  • 王安石的伤仲永
    答:王安石写这篇文章,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题目中的“伤”字,就已经透露这一点。“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伤”仲永?因为方仲永天资非凡而“受于人者不至”,最终“泯然众人”。但这不是仲永自身造成的,不能怪仲永,因为他毕竟是个孩子,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 网友评论:

    水京19164571573: 围绕伤仲永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600字左右 -
    16751匡竖 : 生而知者之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伤仲永》一文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 仲永的故事是这样的:并非书香子弟的方...

    水京19164571573: 王安石见方仲永 想象作文 500字 -
    16751匡竖 : 伤仲永 (宋代)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也.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之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水京19164571573: 初中伤仲永议论文 -
    16751匡竖 : 《伤仲永》读后感 生而知者之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伤仲永》一文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 仲永的故事是这样的...

    水京19164571573: 由《伤仲永》想到的(作文) -
    16751匡竖 : 读了王安石先生的《伤仲永》,我的感触很深,方仲永这个天才,竟然会最终变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对他的遭遇仅仅只有惋惜和同情吗? 恐怕还应有一些对方仲永父亲和县人的批评吧,他们为了自己的一些小利益却为社会损失了一个人才,如果...

    水京19164571573: 读伤仲永泯然众人矣 的感悟 -
    16751匡竖 : 范文一:读过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我感触颇深.文中讲述了一个世代以耕田为业的五岁儿童方仲永,在“未尝识书具”的情况下,做出了“传一乡秀才观之”的好诗.却又在“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沦落为普通人.读完后,我才明白...

    水京19164571573: 作文:一个天才神童的故事 - 伤仲永 -
    16751匡竖 : 《伤仲永》是王安石的一篇文章,它讲述了一个天才儿童因为不去学习,而沦落成一个凡人的故事.我认为这篇文章非常引人深思,特别是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首先是对于学生来说.从文中可以看出,方仲永的确是个极有天赋的儿童.他五岁时就可...

    水京19164571573: 围绕《伤仲永》写文章 -
    16751匡竖 : 《伤仲永》读后感读了王安石先生的《伤仲永》,我的感触很深,方仲永这个天才,竟然会最终变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对他的遭遇仅仅只有惋惜和同情吗? 恐怕还应有一些对方仲永父亲和县人的批评吧,他们为了自己的一些小利益却为社会损...

    水京19164571573: 当仲永读到伤仲永600字作文 -
    16751匡竖 : 我学习了《伤仲永》这篇课文,通过王安石先生的思路,我深刻理解了“玉不琢,不盛器”的道理.这篇文章讲的是方仲永从小就有天赋,却被他父亲贪图眼前利益,而不去学习,最终成为普通人.王安石先生讲述的这件事仅仅是对方仲永的...

    水京19164571573: 读《伤仲永》所想到的 作文 -
    16751匡竖 :[答案] 我们在前些天刚刚与老师一同学习了由著名诗人王安石所写的《伤仲永》,这是一篇评论教育的事,通过学习这篇古文,使我深深的明白了后天的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伤仲永》这篇古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方仲永的平民,在他...

    水京19164571573: 一篇作文 读伤仲永有感 -
    16751匡竖 : 今天,我坐在桌前一遍又一遍地背着《伤仲永》这篇古文.背着,背着,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虽然作者王安石写得有些夸张,但写出了方仲永之所以由神童变为常人,关键的一点,在他还无法把握自身的时候,他父亲贪图小利,把他当做获利的...

    热搜:李白最吓人的一首古诗 \\ 以伤仲永为题材作文800 \\ 伤仲永的写作素材 \\ 关于伤仲永的作文素材 \\ 伤仲永的作文素材简洁 \\ 伤仲永文言文阅读答案 \\ 方仲永的故事素材 \\ 伤仲永的议论文素材 \\ 《伤仲永》的故事 \\ 伤仲永的素材高中 \\ 伤仲永作为反面素材 \\ 伤仲永文言文注解 \\ 王安石伤方仲永的故事 \\ 伤仲永的故事告诉我们 \\ 王安石的文章《伤仲永》 \\ 王安石伤仲永的启示 \\ 王安石伤方仲永文言文注释 \\ 伤仲永的故事原文 \\ 《伤仲永》原文及翻译 \\ 伤仲永故事及启示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