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原文

  • 《伤寒论·瓜蒂散方|乡野拾遗》
    答: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太阳少阳并病,心...
  • 167.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_百 ...
    答:167.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刘渡舟 热结于里,结字不是凝结的意思,而是集结的意思。由于吐下,胃里津液受损,表里邪热乘机集结在里。但是这种热还没有达到燥矢凝结的程度,仅仅是阳明燥热。这是...
  • 《伤寒论·麻子仁丸方》|乡野拾遗
    答:右六味,为末,炼蜜为丸,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二服,渐加,以知为度。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
  • 巜伤寒论》61~70条
    答: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弦,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7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
  • 伤寒论为什么没有涉及舌象
    答: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3、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4、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5、……
  • 巜伤寒论》71~80条
    答: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下懊,桅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桅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桅子生姜豉汤主之。77:发汗者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桅孑豉汤主之 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
  • 《伤寒类方•承气汤类六》〈大承气汤一①〉(徐灵胎)
    答:对于阳明病患者,若出现谵语、潮热且食欲不振,这可能表明胃中有燥屎存在。若患者能进食但食量减少,仅能勉强下咽,可能是肠胃积滞的表现;若完全不能进食,那则是因为肠胃已极度阻塞。在这种情况下,大承气汤是治疗燥屎的理想选择,下药时机至关重要,不宜过早,以防表邪入里导致病情混乱。对于并病...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大承气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答:3.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212)4.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
  • 阳明病介绍
    答:”“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衣,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清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阳明病,汗出多而喘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
  • 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答: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三十。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人参(二两) 粳米(六合)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二月三...

  • 网友评论:

    魏策17841672670: 郝万山伤寒论讲义中要求背诵的重点条文有哪些 -
    36661平园 : 伤寒论背诵条文 太阳病篇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本证 一 中风表虚证 12. 太阳中风,阳...

    魏策17841672670: 关于中医六经辩证和主证 -
    36661平园 : 六经辨证乃仲景之辩证法, 修改完善等下 六经为 太阳 阳明 少阳 太阴 少阴 厥阴 以阴阳为总纲,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作为辨证纲领,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对外感病进行分析辨别,并用以指导临床治...

    魏策17841672670: 伤寒论为什么没有涉及舌象 -
    36661平园 : 伤寒论中多处涉及舌象:1、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2、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3、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4、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5、……

    魏策17841672670: 伤寒论原文释意 -
    36661平园 :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 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 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

    魏策17841672670: 仲景桂枝汤证的描写 -
    36661平园 : 【处方】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用法】上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复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症犹在者,复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多物

    魏策17841672670: 怎么解释伤寒发汗?怎么解释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
    36661平园 :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设表里俱清,自然胃和思食而愈.今邪虽解,而心下 痞硬,胃虚结也;噫气不除,胃气逆也.然治痞 之法,无出诸泻心汤.故于生姜泻心汤方中,去 茶、连、干姜,以病解无寒热之邪也.佐旋覆、 代赭石者,所以补虚宣气,涤饮镇逆也.

    魏策17841672670: 旋覆花代赭石汤怎么煎 -
    36661平园 : 旋覆代赭汤,中医方剂名.为理气剂,具有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之功效.主治胃虚痰阻气逆证.胃脘痞闷或胀满,按之不痛,频频嗳气,或见纳差、呃逆、恶心,甚或呕吐,舌苔白腻,脉缓或滑.临床常用于治疗胃神经官能症、胃扩张、慢性胃...

    魏策17841672670: 太阳三曰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有何释义?
    36661平园 :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不解,若吐、若 下、若温针,苟或相当即成解证.如其不当,不 但病不解,或因而致逆变成坏证,当观其脉证, 知犯何经之逆.如汗后亡阳、渴躁谵语,下后寒 中、结胸痞硬,吐后内烦腹满,温针后黄、魈、 惊、狂之类,随证治之可也.甚或脉微欲绝,神 昏不能言,循衣摸床,叉手冒心等,重困垂危, 难辨阴阳,六经莫可凭之证.此时此际,惟用人 参煎汤,徐徐冷服,以待其机.倘得鼻上津津有 汗,则为可生之兆也.

    热搜:秋燥症见身热腹胀满便秘口干唇燥 \\ 《驭女诡术》原文 \\ 《玉尺经》全文 \\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 \\ 七律洞房赋 \\ 手足厥寒 脉细欲绝者 \\ 《玉房指要》译文 \\ 泄泻的病机是脾虚湿盛 \\ 《慰情赋》原文 \\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 \\ 寒热往来提示邪在 \\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 吴鞠通认为上焦温病常见死症 \\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 \\ 渴欲饮水口干舌燥原文 \\ 《死后》原文 \\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病机 \\ 小儿暑温身热猝然惊厥名曰暑痫 \\ 气上冲胸方剂 \\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