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方程式七年级

  • 光合作用化学方程式
    答: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6CO2 + 6 H2O(光照、 叶绿体)→C6H12O6+6O2。绿色植物及某些细菌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无机物,合成复杂有机物并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CO2和H2O转变为有机物和把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
  •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答:应该是:CO2+H2O===(光照,叶绿素)C6H12O6+O2光合作用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每年约可合成4250亿吨)的过程,也是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并蓄积在合成的有机物中(每年约6.3×1015兆焦)的过程。地球上只有绿色植物(还有光合细菌)能通过光合作用,直接从太阳光截获能量,并利用它将无机物...
  • 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光合作用总反应式:6CO2+12H2O → C6H12O6+6O2+6H2O,条件:光照和叶绿体②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产生ATP,为碳反应提供能量.③利用水光解的产物氢
  • 初一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什么?
    答:总方程式6CO₂+6H₂O( 光照、 叶绿体)→C₆H₁₂O₆[(CH₂O)ₙ]+6O2。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其主要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涉及光吸收、电子传递、光合...
  •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答:总反应方程式:CO2 + H2018 ——→ (CH2O) + O218 注意: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是糖类,还有氨基酸(无蛋白质)、脂肪,因此光合作用产物应当是有机物。各步分反应方程式:H20→H+ O2(水的光解)NADP+ + 2e- + H+ → NADPH(递氢)ADP→ATP (递能)CO2+C5化合物→...
  • 化学学霸请进,关于光合作用的疑问
    答:所谓“光合作用方程式”只是一个总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CO2+H2O→(CH2O)+O2(反应条件:光能和叶绿体)12H2O + 6CO2+ 阳光 → C6H12O6(葡萄糖)+ 6O2+ 6H2O(与叶绿素产生化学作用)(化学反应式12H2O + 6CO2→ C6H12O6(葡萄糖) + 6O2+ 6H2O 标条件是 酶 和 光照,下面是叶绿体)H2O→2H+...
  • 初一上册生物光合作用反应式是什么?
    答:光合作用反应式:CO2+H2O→(CH2O)+O2(条件是叶绿体和光)。从总体上看,光合作用是一个氧化还原过程。在光合作用的原料中,二氧化碳是碳的最氧化的状态,氧在水中却是一种还原的状态。在光合作用的产物中,糖类则是碳的比较还原的状态。通过反应,二氧化碳被还原到糖类的水平,水中的氧则被氧化为分子态...
  • 光合作用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答:光合作用化学方程式是:6CO₂+6H₂O( 光照、 叶绿体)→C₆H₁₂O₆[(CH₂O)ₙ]+6O₂光反应阶段的特征是在光驱动下水分子氧化释放的电子通过类似于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那样的电子传递系统传递给NADP+,使它还原为NADPH。电子传递的另一...
  • 光合作用公式是什么?
    答: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CO2+H2O→(CH2O)+O2(反应条件:光能和叶绿体)12H2O + 6CO2+ 阳光 → C6H12O6(葡萄糖) + 6O2+6H2O(与叶绿素产生化学作用)H2O→2H+ 2e- + 1/2O2(水的光解)NADP+ + 2e- + H+ → NADPH(递氢)ADP+Pi+能量→ATP (递能)CO2+C5化合物→2C3化合物(...
  • 光合作用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答: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12H2O+6CO2→(与叶绿素产生化学作用)C6H12O6(葡萄糖)+6O2+6H2O。注意:上式中等号两边的水不能抵消,虽然在化学上式子显得很特别。原因是左边的水,是植物吸收所得,而且用于制造氧气和提供电子和氢离子。而右边的水分子的氧原子则是来自二氧化碳。为了更清楚地表达这一原料...

  • 网友评论:

    颛诸13081381008: 光合作用的公式 -
    28856叶详 :[答案]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CO2+H2O→(CH2O)+O2(反应条件:光能和叶绿体) 12H2O + 6CO2+ 阳光 → C6H12O6(葡萄糖) + 6O2+6H2O(与叶绿素产生化学作用) H2O→2H+ 2e- + 1/2O2(水的光解) NADP+ + 2e- + H+ → NADPH(递氢) ADP...

    颛诸13081381008: 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 _ - . -
    28856叶详 :[答案] 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 光能 叶绿体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由公式可知,光合作用在光下才能进行,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含有叶绿素的细胞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二氧化碳...

    颛诸13081381008: 光合作用各阶段反应方程式 -
    28856叶详 :[答案] 总反应:CO2 + H2018 ——→ (CH2O) + O218 注意: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是糖类,还有氨基酸(无蛋白质)、脂肪,因此光合作用产物应当是有机物. 各步分反应: H20→H+ O2(水的光解) NA...

    颛诸13081381008: 光合作用的方程式? -
    28856叶详 : 1 总反应式:CO2+H2O( 光照、酶、 叶绿体)==(CH2O)+O2 (CH2O)表示糖类2 光反应:物质变化:H2O→2H+ 1/2O2(水的光解) NADP+ + 2e- + H+ → NADPH 能量变化:ADP+Pi+光能→ATP3 暗反应:物质变化:CO2+C5化合物→2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 2C3化合物+4NADPH+ATP→(CH2O)+ C5化合物+H2O(有机物的生成或称为C3的还原)能量变化: ATP→ADP+PI(耗能) 能量转化过程:光能→不稳定的化学能(能量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稳定的化学能(糖类即淀粉的合 成)

    颛诸13081381008: 光合作用总反应方程式 -
    28856叶详 :[答案] CO2 + H2018 ——→ (CH2O) + O218 各步分反应: H20→H+ O2(水的光解) NADP+ + 2e- + H+ → NADPH(递氢) ADP→ATP (递能) CO2+C5化合物→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 C3化合物→(CH2O)+ C5化合物

    颛诸13081381008: 光合作用的总反应方程式? -
    28856叶详 :[答案] 6CO2+12H2O→C6H12O6+6O2+6H2O 光暗反映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H20→2H+ 1/2O2(水的光解) NADP+ + 2e- + H+ → NADPH(递氢) ADP+Pi→ATP (递能) CO2+C5化合物→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 C3化合物→(CH2O)+ C5...

    颛诸13081381008: 光合作用的总公式是什么? -
    28856叶详 :[答案] 总反应:CO2 + H2018 ——→ (CH2O) + O218 注意: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是糖类,还有氨基酸(无蛋白质)、脂肪,因此光合作用产物应当是有机物. 各步分反应: H20→H+ O2(水的光解) NADP+ + 2e- + H+ → ...

    颛诸13081381008: 表达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方程式为______. -
    28856叶详 :[答案] 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颛诸13081381008: 光合作用化学方程式 -
    28856叶详 :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 1.光反应:水的光解:2H2O---- 4[H]+O2 ATP的合成:ADP+Pi+能量------ATP 2.暗反应:CO2的固定:CO2 +C5-----2C3 C3的还原:2C3+[H]+ ATP----(CH2O)+C5+H20 每一步一般都需要酶的催化.

    颛诸13081381008: 植物的光合作用方程式 -
    28856叶详 :[答案] 6 CO2+6 H2O=C6H12O6+6 O2 反应物中没有单质,生成物中单质是氧气,氧化物是葡萄糖叶绿体在阳光的作用下,把经有气孔进入叶子内部的二氧化碳和由根部吸收的水转变成为葡萄糖,同时释放氧气:CO2+H2O=(CH2O)n+O2呼吸作用...

    热搜:光合作用过程简图 \\ 光合作用化学方程式 \\ 初一生物光合作用公式 \\ 光合作用的完整公式 \\ 光合作用方程式图片 \\ 光合作用在白天还是晚上 \\ 光合作用反应式初二 \\ 初一光合作用知识点 \\ 光合作用表达式 生物 初一 \\ 光合作用基本概念 \\ 光合作用和呼吸图解 \\ 光合作用方程式高中 \\ 光合作用的产物 \\ 光合作用公式初一生物 \\ 光合作用示意图七年级 \\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式 \\ 光合作用总方程式 \\ 初一上册光合作用公式 \\ 光合作用全过程详细 \\ 光合作用必背知识点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