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观群怨朱熹解释

  • 出自《论语》里面的成语有哪些?
    答: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慎终追远——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小大由之——指用途可大可小。贫而乐道——家境贫穷,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告往知来...
  • 孔子的诗歌理论“兴观群怨”是什么意思?
    答:兴观群怨,来自孔子对诗社会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出自《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说明了诗歌欣赏的心理特征与诗歌...
  •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和西方理论家赫斯拉的寓教于乐都揭示了文艺的什么...
    答:兴观群怨,来自孔子对诗社会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出自《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说明了诗歌欣赏的心理特征与诗歌...
  • 孔子“兴,观,群,怨”说的历史意义
    答:兴 观 群 怨 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其实质是对诗歌(包括乐、舞)社会功能的认识和概括,为孔子所提出。《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所谓“兴”,即“兴于诗,立于礼”(《论语·泰伯》)的...
  • 兴观群怨在孔子教育中的地位
    答:《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兴”是指诗歌对读者的思想感情有启发感染的作用。“可以兴”,说明了诗歌可以感动人、鼓舞人,具有艺术感染作用。所以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把它解释为“感发意志”。从作者本身来说,由于外在事物的反映在作者的...
  • 关于培养的成语
    答:【人才辈出】辈出:一批一批地出现。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断涌现。【人才济济】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彬彬济济】形容人才盛多的样子。【济济一堂】 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十步芳草】芳草:香草。十步之内,就有芳香的花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十步香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 形容培养人才的成语
    答:1、百年树人 成语拼音:bǎi nián shùrén 成语解释:百年:形容时间长;树:栽培;造就;人:指人才。形容人才的培养不容易;需要很长时间。也指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成语出处:先秦 管仲《管子 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孺子可教 成语拼音:rú zǐ...

  • 网友评论:

    段相17321896098: 如何理解“兴、观、群、怨” -
    69292项袁 : “兴观群怨”之我见 〔摘 要〕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对诗的社会功用的独特的审美认识,也是他诗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不少后世文人都对这一诗论发表过许多重要的意见. 〔关键词〕 孔子;诗论;...

    段相17321896098: 孔子的诗歌理论“兴观群怨”是什么意思? -
    69292项袁 :[答案] 兴观群怨,来自孔子对诗社会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 出自《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

    段相17321896098: 什么是“兴观群怨”?
    69292项袁 : 兴观群怨是我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术语和概念之一.兴观群怨的实质是对诗、歌、乐、舞等文艺活动的社会功能的认识与概括,是由孔子首先提出的, 始见于《论语• 阳货...

    段相17321896098: 孔子的 兴、观、群、怨 出自 -
    69292项袁 : 《论语 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 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 阳货》

    段相17321896098: 兴观群怨在孔子教育中的地位 -
    69292项袁 :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对诗的社会功用的独特的审美认识,也是他诗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不少后世文人都对这一诗论发表过许多重要的意见. 〔关键词〕 孔子;诗论;社会作用;“兴观群怨”说 “兴观群...

    段相17321896098: 文论 名词解释 -
    69292项袁 :“兴”指诗歌能引起欣赏者精神的感动与奋发.“观”指诗歌可使人了解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群”指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中引起思想交流,相互感染,从而保持社会群体的和谐.“怨”指诗歌...

    段相17321896098: 西方文论 名词解释:“反归自然” -
    69292项袁 : 在物质越来越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空前的疲乏,甚至有些人在不断地对物欲的追求中迷失了自己以致来不及反思.躁动的心永不知足,精神永不宁静,心灵永无快乐.让我们听从心灵深处的呼唤,重返自然,重返人类心灵的故乡吧!有人说,世界上原有两种美:用肉眼看到的美和用心灵体验到的美.大自然以其无与伦比的广袤、永恒、精微、细腻,统称了两种美于一身.人生与大自然结合,人的性灵才会永不枯竭,人的精神才能得到净化.

    段相17321896098: 《诗经》中“六义”中的“兴”这种表现手法,按朱熹的说法是什么? -
    69292项袁 : 所谓《诗经》“六艺”.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朱熹《诗经集传·关雎注》

    段相17321896098: 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是哪三句? -
    69292项袁 : 赋 :“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 比: “以彼物比此物”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就是这三句 朱熹的

    热搜:兴观群怨内涵及意义 \\ 兴观群怨论的理解 \\ 诗经中兴观群怨的解释 \\ 孔子兴观群怨的内涵 \\ 兴观群怨举例 \\ 兴观群怨说名词解释 \\ 诗可以兴观群怨 \\ 兴观群怨的教化意义 \\ 如何理解孔子的兴观群怨 \\ 兴观群怨怎么理解 \\ 王夫之的兴观群怨解读 \\ 兴观群怨的评析 \\ 兴观群怨对后世的影响 \\ 朱熹晚年为何身败名裂 \\ 兴观群怨的寓意 \\ 兴观群怨的理解 \\ 兴观群怨的内涵和意义 \\ 兴观群怨对文学批评的意义 \\ 诗经兴观群怨举例 \\ 孔子兴观群怨说名词解释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