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检会不会促进开宫口

  • 内检开一指还要多久生
    答:正常情况下内产妇在做内诊检查的时候,说明已经进入产程,通常初产妇宫口开得比较慢,一般需要7-8小时左右,但是也有一部分初产妇会受到情绪、疼痛、产力等因素的影响,生产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一般不会超过18个小时,最长一般不会超过24小时。假如是经产妇,宫口开的比较快,而且不会出现紧张等不良情绪,一般都...
  • 顺产时的内检到底是怎么回事?顺产真的会很痛吗?
    答:让妇科医生能够把握到宫口开了多少,胎儿位置如何等等一些信息。这也是为了判断产妇能否进行顺产,到了什么程度了。内检通常情况下是由负责的医生用手指对产妇的阴道进行检查。内检疼不疼?不同的产妇,感受不一样,有的说疼,有的就不疼。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内检时候医生的手法以及产妇的不...
  • 分娩前哪些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有什么作用?
    答:4.内检:内检主要是用来检查孕妇的宫颈情况,检查孕妇的宫颈是否变软变短,是否开始扩张。或者是宫口开了几指。因为在分娩的时候需要孕妇宫口开十指,也就是十厘米左右才能够进行分娩。所以分娩前的内检必不可少。而如果孕妇内检宫口开的慢,那么可能还会进行人工扩张宫颈,来帮助孕妇宫颈扩张,以此让...
  • 分娩前的内检是怎么样的?
    答:那么有哪些情况需要内检?1:肛检不清楚或者不方便的。有时候由于宫颈和胎儿位置不同,会使肛检了解到信息不确定。需要进行内检来确认宫颈开口情况和胎儿先露部位。2:需要骨盆内测量的,需要人工破膜或者剥离胎膜促进产程的。或者需要纠正胎位的,在分娩的过程中,如果胎膜不破,产程就会进行缓慢,这时候就...
  • 内检开一指还要多久生
    答:医生通过内检来判断宫口的开口情况,但仅凭宫口开一指很难准确预测分娩的具体时间。宫口开口速度因人而异,有些人开口较快,而有些人即使宫口开到两指也可能不会继续扩张,这还取决于疼痛的频率。因此,只要有医生的监控和检查,就没有必要过分担心。产妇在分娩前不应过于焦虑,可以进行一些生产前的...
  • 分娩前的内检是怎样的?会很痛吗?
    答:在宫口开全的这个过程中,具体医护人员会内检几次,次数并不等,有的产妇可能内检1-2次,也有的产妇经常喊痛,想让医护人员看看开到了几指,那就可能会内检3-4次,甚至多次,但一般最多不会超过5次。2. 如何做内检?内检的时候,需要产妇要把尿排干净,然后平躺在床上,双脚弯曲拱起,医护人员会...
  • 是不是每个顺产的产妇都需要内检,要检查多少次?是不是很恐怖?
    答:懒妈妈一胎时内检了三次,相信那是因为医生没有空,因为懒妈妈是早上五点多就待产到下午三点钟才生的。二胎催产,挂催产素前内检了一次,挂了催产素之后检查了6--7次,只可惜,宫口一直没开,最终还是难逃剖腹产。有些妈妈说内检很疼,有些妈妈说不疼,懒妈妈觉得还是有一点疼的,主要是每个助产...
  • 分娩是顺还是剖,可不是由孕妈决定的,而是产前的哪项检查?
    答:宫颈是通过鳞状上皮细胞所组成的,本质上孕妇在内检时是感受不到的痛苦的,只会有一些不适感,对身体不会有危害,但是有些孕妈妈因为检查时特别紧张或是检察人员不足柔和,可能觉得痛。因而孕妈妈为了能顺利生产制造,一定要保持平常心,接纳此项检查。那样,除开此项检查,为了能顺利生产孕妈妈还必须做...
  • 分娩前的内检是怎样的,是不是非常疼?
    答:分娩前的内检这是必须要做的,同时也非常的重要,内检确实非常疼,而且是那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疼痛感。

  • 网友评论:

    茅例19377175222: 脸部感觉发紧,眼睛睁开困难 - 眼科 - 复禾健康
    30634邰闵 : 你好,一般的内检是不会使宫口打开的,只是对宫颈的成熟情况做一个了解和判断.

    茅例19377175222: 关于内检的疑问?
    30634邰闵 : 测骨盆是肛检,内检是阴道,今天入院两个检查都做了,因为是在没什么临产症状超期入院的,所以这两个检查都没什么特别痛的感觉

    茅例19377175222: 坑爹啊,早上因为肚子痛做了内检,结果是肠胃引起的疼动,回来三个小时见红了,可是肚子又不痛,去了检查说内检后是会有点血的,瞎忙了半天,不内检就没见红这事了! - 育儿 -
    30634邰闵 : 感觉内检好痛啊.我倒是没有流血的.我是因为血糖高要提前催生,结果内检完又不给打针,39周的时候估计还要重新内检,烦啊

  • 内检会不会刺激提前生
  • 内检会不会把羊水弄破
  • 内检会不会刺激宫缩
  • 内检会不会导致破水
  • 内检会不会出血
  • 内检会不会有快感
  • 内检会不会痛
  • 内检会不会刺激开宫口
  • 内检会不会导致宫颈粘液栓脱落
  • 内检会不会导致见红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