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个人简介

  • 冼星海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答:主要作品有以下:《拓荒歌》《牺盟大合唱》《小孤女》《心头恨》《杨柳枝词》《夜半歌声》《赞美新中国》《在太行山上》《战时催眠曲》《只怕不抵抗》《祖国的孩子们》《做棉衣》《热血》《青年进行曲》《怒吼吧黄河》《牧歌》 《民族解放》 《茫茫的西伯利亚》 《路是我们开》《梁红玉》 《九一八...
  • 冼星海生平简介冼星海生平介绍
    答:1、冼星海生平简介:冼星海,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6月13日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的家庭。少年时代,他就非常喜爱音乐,1918年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参加业余乐队。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了著名的音乐短论《...
  • 冼星海的故事
    答:冼星海的故事: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字澳门出生,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赴延安,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
  • 冼星海简介 冼星海简介讲解
    答:1、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1945年10月30日),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1904年生于澳门,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2、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
  • 冼星海是哪个国家的
    答: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赴延安,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10月因劳累和营养不良,他的肺病日益严重,最后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人物简介:冼星冼星海海,原籍...
  • 简要介绍一下音乐名家冼星海生平?
    答:冼星海(1905~1945)作曲家。广东番禺人,生于澳门。曾先后在岭南大学附中、北大音乐传习所、国立音专学音乐。1929年冬到法国勤工俭学,后考入巴黎音乐院学作曲。1935年回国,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后至延安,任鲁艺音乐系主任,其间创作了两都不朽之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1940年赴苏联...
  • 黄河大合唱作者简介
    答:冼星海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和钢琴家,被誉为“人民音乐家”。他出生于1905年,广东番禺人。冼星海自幼酷爱音乐,曾先后求学于南国艺术学院、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和巴黎音乐学院。他的音乐作品涵盖了交响乐、合唱、钢琴协奏曲、室内乐和歌曲等多种类型,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个人风格而著称。冼...
  • 冼星海读音 冼星海的简介
    答:1、冼星海拼音:[xiǎn xīng hǎi]。2、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1945年10月30日),曾用名黄训、孔宇,中共党员。祖籍广东番禺(今广州南沙区榄核镇),出生于澳门。中国近现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2009年冼星海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3、作...
  • 冼星海简介缩写
    答:冼星海(1905.6.13-1945.10.30),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南海区,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1935年回国后,...
  • 冼星海的人物生平
    答:1905年6月13日,冼星海生于澳门一个贫苦家庭。冼星海6岁时随母亲黄苏英去新加坡,进入了新加坡的养正学校。养正学校的区健夫老师,最先赏识冼星海的音乐秉赋,并选他进入学校军乐队,让他开始接触乐器和音乐训练。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1918年,母亲想方设法来到广州,把13岁的冼星海送进了岭南...

  • 网友评论: 热搜:冼星海《义勇军进行曲》 \\ 冼星海死因 \\ 冼星海的两个女儿 \\ 冼夫人历史简介 \\ 冼星海女儿冼妮娜简介 \\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简介 \\ 冼星海的三部代表作 \\ 国歌作词作曲冼星海 \\ 冼星海出生在哪里 \\ 冼星海写的国歌 \\ 冼星海简介50字 \\ 冼星海是怎么死的 \\ 二年级阅读冼星海答案 \\ 冼星海的个人介绍 \\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 冼星海事迹简介 \\ 聂耳简介 \\ 聂耳简介生平经历 \\ 冼星海的简介 \\ 冼星海怎么死的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