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在音乐史上的贡献

  • 简述冼星海歌曲创作的特色、成就及影响
    答:此外,他在去苏联期间,主要采用中国古典诗词谱写的艺术歌曲,在探索新的体裁和民族风格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冼星海在音乐创作上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开创了表现我国人民革命斗争并具有民族特点的大合唱创作。所作4部大合唱,在题材、内容的现实性和表现形式的民族化、群众化方面是相同的,但又根据不同的题材、内容,以...
  • 冼星海大事年表
    答:为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写下脍炙人口的音乐。他的《生产大合唱》等作品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产生了深远影响。1940年,他前往苏联,但因战争无法回国。生活条件艰苦,健康状况每况愈下。1945年10月30日,他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医院病逝,享年仅40岁,留下了丰富的音乐遗产,永远镌刻在音乐史上。
  • 冼星海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答: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开拓了中国现代革命音乐的新局面。还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不朽名作。振奋了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抗敌救国的精神武器。2009年冼星海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 冼星海的代表作品
    答:因此冼星海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继聂耳之后又一位伟大的人民音乐家。除此之外,冼星海坚持并发展了从聂耳开始的革命音乐传统,以更广阔的题材、体裁和更丰富的艺术手法,创造了一系列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有独创性的音乐作品,这也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广泛而久远的影响。冼星海介绍冼星海...
  • 冼星海的主要作品
    答:冼星海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继聂耳之后又一位伟大的人民音乐家,他坚持并发展了从聂耳开始的革命音乐传统,以更广阔的题材、体裁和更丰富的艺术手法。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的伟大现实,创造了一系列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有独创性的音乐作品,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广泛而久远的...
  • 聂耳冼星海的音乐创作
    答:从音乐风格上看,聂耳的音乐简洁明快,旋律朗朗上口,易于传唱,而冼星海的音乐则更加宏大磅礴,具有深厚的艺术造诣。但两位音乐家的创作都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土壤,他们的音乐作品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深情。总的来说,聂耳和冼星海的音乐创作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作品...
  • 冼星海创作了哪些脍炙人口的歌曲?
    答:,广东番禺人,生于贫苦渔民的家庭。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先驱,被毛泽东主席誉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先后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救国军歌》及《到敌人后方去》等近500首歌曲。充分表达了东方人巨大的热烈感情,唱出了抗战救国的心声,成为中华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响亮的号角!
  • 冼星海简介
    答:洗星海1905-1945)原 籍广东番禺,生干澳门一个贫 苦船工的家庭。1918年人岭南 大学附中学小提琴.1926年人 北大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 乐系学习。1928年进上海国立 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 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 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 从师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
  • 冼星海简介及代表作品
    答:1939年4月13日,他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公演,这部充满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的音乐史诗,激励了无数热血青年投身民族解放的行列,奔向抗日的最前线,成为不朽名作。1939年6月,冼星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冼星海赴苏联为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1945年10月30日,因病在莫斯科病逝,年仅40岁。延安...
  • 冼星海的作品有哪些
    答:《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在1939年创作的大型声乐套曲,由诗人光未然作词。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象征,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反映了人民对侵略者的愤慨和对自由的渴望。它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因为其深刻的爱国主题,还因为其优美的旋律和强大的感染力,成为了中国音乐的经典之作。总的来说,冼...

  • 网友评论: 热搜:冼星海《义勇军进行曲》 \\ 黄河大合唱音乐鉴赏 \\ 《义勇军进行曲》作者 \\ 冼星海有着怎样的品质 \\ 论述冼星海的音乐创作 \\ 冼星海对后世的影响 \\ 简述冼星海的艺术成就 \\ 国歌作词作曲冼星海 \\ 冼星海对中国音乐的贡献 \\ 冼星海具有怎样的品质 \\ 冼星海有一种什么精神 \\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阅读分析 \\ 冼星海音乐的历史意义 \\ 冼星海有怎样的精神 \\ 冼星海的成就和影响 \\ 《音乐家》电影观后感 \\ 音乐家冼星海的故事 \\ 冼星海的生平经历 \\ 聂耳对中国音乐的贡献 \\ 聂耳和冼星海的代表作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