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20字概括

  • 凿壁偷光的故事大约20字
    答:匡衡小时候的一天傍晚,他在家里看书,天色已晚,书上的字也越来越模糊,看不清了。可是匡衡家里一贫如洗,根本没有钱买蜡烛,他出去走走,看到邻居家里很明亮,便想凿开墙面让邻居家里的光亮透过来,借这些光看书。匡衡找好位置,左手拿着锥子,右手拿锤子,“咣、咣!”向墙壁砸了几下,把手震得...
  • 凿壁借光这个成语的故事大概内容字数10-20字?
    答:讲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的故事,他家里穷,只能借书来看,但是他白天要干活没什么时间看书,于是只能熬夜看,但是家里穷的没有灯。他就把墙缝抠大,让隔壁家的灯光照进来,借着这微弱的灯光苦读,终于成了大学问家。
  • 凿壁偷光故事(简要复述)
    答:凿壁偷光故事: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名文不识大户人家,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
  • 凿壁借光这个成语的故事大概内容字数10-20字
    答: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名文不识大户人家,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
  • 凿壁偷光的故事20字以内
    答:凿壁偷光博学有成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他从小没有优越的环境,没有机会去学堂读书,甚至没有钱买书读。可是他长大后却成为了西汉时期著名的学者,凭着一心想学好的精神打动了很多人。古时候,有个非常勤奋好学的少年叫匡衡,他家非常穷,父母无法供他去学堂读书,由于穷,他还要努力...
  • 凿壁偷光的故事简短
    答:凿壁偷光的故事: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
  • 凿壁借光概括主要内容十或二十个字左右
    答:凿壁借光的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在汉代又一个叫匡衡的人勤奋好学,但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匡衡白天要干活,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匡衡没办法就利用邻居家的小洞烛光刻苦学习,最后饱读诗书成了有名的学者。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克服一切困难也要坚持读书,创造条件达到目标。要坚持...
  • 凿壁偷光的故事30字
    答:叫匡衡。十分用功读书,因为穷,晚上看不见学不了知识,正好他邻居是个有钱人,每天晚上家里都是灯火通明,所以他就将墙壁打了个洞借用邻家的灯光来读书!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启示:它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的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 凿壁偷光的故事大约20字?
    答:匡衡勤奋好学,但家里没有蜡烛,他就在墙壁上凿洞借隔壁的光来学习。
  • 凿壁偷光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0字左右
    答:凿壁偷光讲述了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成语出处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成语辨析 【同义】囊萤映雪、焚膏继晷、凿壁借光 【反义】不学无术、目不识丁、胸无点墨 ...

  • 网友评论:

    甫岩17015661336: 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概括的,简单点) -
    20780查纯 : 匡衡,字稚圭,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主人,我想读遍你家所有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这就是凿壁偷光的故事.

    甫岩17015661336: 凿壁偷光的故事梗概,要简短 -
    20780查纯 : 凿壁偷光 匡衡小时候喜欢读书,家穷买不起蜡烛.一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甫岩17015661336: 《凿壁偷光》请简单概括故事的内容
    20780查纯 :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甫岩17015661336: 凿壁偷光的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0字) -
    20780查纯 : 故事概括:匡衡,西汉经学家.家贫,他的邻居比较富裕,为了学习, 匡衡便将墙壁掏个洞,引来邻居家的灯光读书. 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出自《西京杂记》卷二. 同...

    甫岩17015661336: 凿壁偷光的主要内容 -
    20780查纯 : 两个版本: 1、从前有个人,穷,但好学.他的邻居条件好点.晚上,他想看书呢,可是没灯,很苦恼.有一次躺在床上的他发现有一丝光,一找,是墙缝透出来的邻居的光,于是他用东西把那缝隙弄开了些,借着少许大了点的光来看书. 2、匡衡勤奋学习却没有蜡烛.邻居家有蜡烛烛光却穿不过来,匡衡因此把墙壁凿个洞引来了邻家的烛光,把书映着烛光读.同乡有一大户人家文不识(人名),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给他做佣人却不要报酬.主人奇怪地问匡衡,匡衡说:“希望能把主人所有的书都通读一遍.”主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于是他成了大文学家

    甫岩17015661336: 用100~200字概括一下凿壁偷光的故事 -
    20780查纯 : 凿壁偷光讲的是匡衡,西汉的著名学者匡衡,出身於农民家庭,生活十分贫困.他从小就很渴望读书,可是父母没有能力供他上学,甚至连书本也买不起,匡衡只好向别人借书来看.某天晚上,匡衡很希望在睡前读一读书,但由於家中穷得连灯油也没有,根本没法点灯读书.正当匡衡发愁时,忽然发现丝丝的光线,正从墙壁的缝隙中透射过来,原来这是邻居的灯光.匡衡心生一计,便用凿子把那小缝挖大成一个小洞,然后捧着书,倚在墙边,利用那点微弱的光线阅读.从此,匡衡每晚就借邻居的灯光,埋首苦读,最后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甫岩17015661336: 概括凿壁偷光 -
    20780查纯 : 某天晚上,匡衡很希望在睡前读一读书,但由於家中穷得连灯油也没有,根本没法点灯读书.正当匡衡发愁时,忽然发现丝丝的光线,正从墙壁的缝隙中透射过来,原来这是邻居的灯光.匡衡心生一计,便用凿子把那小缝挖大成一个小洞,然后捧着书,倚在墙边,利用那点微弱的光线阅读.从此,匡衡每晚就借邻居的灯光,埋首苦读,最后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甫岩17015661336: 凿壁偷光的历史典故,简短一点哦!!!! -
    20780查纯 : 凿壁偷光,成语、典故.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的故事,最终成为大学问家.现在人们一般用此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 匡衡勤奋学习却没有蜡烛.邻居家有蜡烛却穿不过来,匡衡因此把墙壁凿个洞引来了邻家的烛光,用烛光映着书读.同乡有一大户人家文不识(人名),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给他做佣人却不要报酬.主人奇怪地问匡衡,匡衡说:“希望能把主人所有的书都通读一遍.”主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于是他成了大学问家.

    甫岩17015661336: 关于程门立雪,凿壁偷光故事简介 -
    20780查纯 : 1、 程门立雪 北宋的时候,有一个大学问家,他的名字叫做杨时.杨时这个人是一个非常有礼貌,也很谦虚好学的人.不管遇到什么的困难他都想办法把自己想要知道的知识从别人那里获取.主要是和学习有关的事情,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他...

    甫岩17015661336: 用几句话概括凿壁偷光这个故事的内容 -
    20780查纯 : 讲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的故事,他家里穷,只能借书来看,但是他白天要干活没什么时间看书,于是只能熬夜看,但是家里穷的没有灯,他就把墙缝抠大,让隔壁家的灯光照进来,借着这微弱的灯光苦读,终于成了大学问家.

    热搜:凿壁偷光故事50字 \\ 四年级《凿壁偷光》 \\ 凿壁借光简短30字 \\ 凿壁偷光的故事15字 \\ 凿壁偷光简短20字 \\ 悬梁主要内容20字 \\ 凿壁偷光的道理10字 \\ 凿壁偷光译文20字 \\ 凿壁偷光的内容20字 \\ 凿壁偷光的含义10字 \\ 凿壁借光的主人公 \\ 手不释卷故事50字 \\ 匡衡凿壁借光 \\ 匡衡的真正下场 \\ 《凿壁借光》文言文 \\ 凿壁借光100字概括 \\ 凿壁偷光故事20字 \\ 凿壁偷光的简短道理 \\ 凿壁借光20字左右 \\ 凿壁偷光 简短故事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