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言行不一致的成语

  • 言语和行动不一致的成语
    答:例子 你这“两面三刀”的东西,我不稀罕。(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阴险的人。成语 自相矛盾 拼音 zì xiāng máo dùn 解释 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矛:古时用来进攻的锐器;盾:古时用来防身的盾牌。出处 《韩非子 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 他说话做事总是前后不一致,互相抵触。这个成语是?
    答:máo dùn ]释义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出 处 《魏书·明亮传》:“辞勇及武;自相矛盾。”近义词 格格不入 漏洞百出 前后抵触 首尾乖互 相互抵触 鬻矛誉盾 反义词 并行不悖 天衣无缝 滴水不漏 顺理成章 自圆其说 言行一致 无懈可击 ...
  • 比喻说话和行动不一致的成语
    答:言行相悖 言信行果
  • 行动前后不一致是什么成语
    答:出尔反尔 chū ěr fǎn ěr [释义] 尔: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语出] 《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正音] 尔;不能读作“ér”。[辨形] ...
  • 形容一个人说法前后不一致,总是变来变去的词语、成语、歇后语、谚语
    答:口是心非,心口不一,变化莫测,变化多端,朝令夕改,朝三暮四,言行不一,喜怒无常,
  • 言行不一致的成语
    答:出尔反尔(拼音:chū ěr fǎn ěr)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下》。“出尔反尔”原指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在现代汉语中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3、口不应心 口不应心,汉语成语,拼音是kǒu bù yìng xīn,意思指心口不一致。出自《西厢...
  • 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的四字成语有什么?
    答:自相矛盾 解释: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出处:《魏书·明亮传》:“辞勇及武;自相矛盾。”
  • 说话做事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时用什么成语表达
    答:阳奉阴违:【基本解释】: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拼音读法】:yáng fèng yīn wéi 【使用举例】:我们说话、做事都应老老实实,不要~。【近义词组】:两面三刀、口是心非、表里不一 【反义词组】:心口如一、表里如一 【使用方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
  • 怎么形容一个人说话前后不一致?
    答:九不搭八 牛头不对马嘴 狗扯羊拉
  • 言行不一致的人有哪些成语
    答:形容一个人言行不一致的成语如下:金玉其表,败絮其中,外强中干,口蜜腹剑,心口不一,两面三刀,口腹蜜饯,阳奉阴违,口是心非,道貌岸然。成语解释:1、表来里不一[ biǎo lǐ bù yī ]:表面与自内在不一样。2、阳奉阴违[ yáng fèng yīn wéi ]:阳:表面上;奉:遵守,听从;阴...

  • 网友评论:

    赖龙13890742891: 说话做事前后不一致,互相抵触的成语 -
    66377蔡子 : 自相矛盾zì xiāng máo dùn解 释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赖龙13890742891: 哪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说话做事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 -
    66377蔡子 : 出尔反尔 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说话不算数.

    赖龙13890742891: 言行不一的成语 -
    66377蔡子 : 言行不一yán xíng bù yī [释义] 说的和做的不一致. [语出] 《逸周书·官人》:“言行不类相似 ;终始相悖.” [正音] 行;不能读作“hánɡ”. [辨形] 不;不能写作“布”. [近义] 言而无信 [反义] 言行一致 [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定语.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老师经常教育我们;为人处事要言行一致;不可~. [英译] eat one's words

    赖龙13890742891: 行动前后不一致是什么成语 -
    66377蔡子 : 有始无终: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做到底. 出尔反尔: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说话不算数.

    赖龙13890742891: 比喻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 的成语是? -
    66377蔡子 : 自相矛盾

    赖龙13890742891: 比喻自己的言行前后相抵触.成语 .
    66377蔡子 : 出尔反尔、言而无信、反复无常、朝三暮四、言行不一

    赖龙13890742891: 说话做事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时用什么成语表达 -
    66377蔡子 : 阳奉阴违:【基本解释】: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拼音读法】:yáng fèng yīn wéi 【使用举例】:我们说话、做事都应老老实实,不要~.【近义词组】:两面三刀、口是心非、表里不一 【反义词组】:心口如一、表里如一 【使用方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歇后语】:当面诵善佛,背后念死咒

    赖龙13890742891: 一个人在言论、行动中出现前后抵触,不相协调的现象.相应的成语是什么? -
    66377蔡子 : 关于言行不一的成语 1、行不副言 指言行不一;出处:无 2、行浊言清 清:清高;浊:浑浊,指低下.说的是清白好话,十的是污浊坏事.形容人言行不一. 出处:唐·李虚中《命书》卷中:“言轻行浊,执不通变.” 杜牧之难折证,掉...

    赖龙13890742891: 说话不一致的成语 -
    66377蔡子 : 言行不一 (yán xíng bù yī)解释: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出处:《逸周书·官人》:“言行不类,始终相悖.”示例:为人处世要言行一致,不可~.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不讲信用近义词:言而无信反义词:言行一致

    赖龙13890742891: 语言、行动前后自相抵触的意思的成语
    66377蔡子 : 一个人的语言、行动前后不一致,自相抵触.( 自相矛盾)

    热搜:讽刺言行不一的成语 \\ 问和答不一致的成语 \\ 前后说话不一致的人 \\ 行动和说话不一致成语 \\ 言行不一致的四字词语 \\ 言行一致的不字成语 \\ 前后行为不一致的成语 \\ 比喻言行不一的成语 \\ 言行不一致的成语或者词语 \\ 比喻说话前后不一致的成语 \\ 说话和做事不一致的成语 \\ 比喻言行不一致或互相抵触 \\ 形容一个人言行不一的成语 \\ 言行和内心一致的成语 \\ 表示言行不一的成语 \\ 言行不一成语接龙 \\ 形容想法不一致的成语 \\ 说话前后不一致的成语 \\ 前后抵触不一致是什么成语 \\ 言行一致的成语10个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