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姓冯的由来

  • “冯”这个姓是如何诞生的
    答:2、出自归姓,为冯简子之后。据《世本》所载,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冯简子,因封邑在冯而得氏。后冯邑被晋国所夺,成为魏氏子弟长卿的封邑,长卿的后裔也称冯氏。是为河南冯氏。3、还有出自其他方面的冯姓,如:出颖川者,为汉征西大将军冯异之后;出上党者,为左将军冯奉世之后;出长乐者,为宜都侯冯...
  • "冯"这个姓的来历?
    答:冯姓来源的另外一种说法,是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冯简子。冯简子是郑简公时郑国的重要大臣,被封在冯,他的后代也是用封邑作为自己的姓氏,姓冯。发展和演变:冯姓有许多支派的来源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只能追溯到比较晚的年代。比如说,有些是战国时韩国上党太守冯亭的后代,有些是汉代征西大将军冯异的后代,有些是汉代宜...
  • 冯姓的来源和历史
    答:冯姓的来源和历史:出自归姓、出自姬姓、源于鲜卑族、源于蒙古族盖珠氏、源于满族乌苏氏和富思库氏。1、出自归姓 为冯简子之后。周初,冯夷国分裂为冯、河宗、邯三国。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简子(归姓)被郑简公封于此地,遂以封邑而得氏,为该支冯姓第一人。2、出自姬姓 为姬昌之后,系承毕公高,...
  • 冯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有哪些?
    答:1、出自姬姓 周文王(即西伯侯姬昌)之后,第十五子毕公高后裔毕万的封地冯城,属于以居邑名为氏。冯氏系系承毕公高,始祖冯文孙。2、出自归姓 春秋时郑国大夫冯简子的封地冯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据《世本》记载,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冯简子,因封邑在冯而得氏,其后子孙以冯为氏。3、为司马迁...
  • 请问有关冯姓的资料
    答:一、姓氏源流 冯姓源出有二: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昌之后。据《元和姓纂》、《后汉书》等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为大夫,当时晋献公陆续功灭了许多小国,其中包括毕万的一支孙被封于冯城,其后子孙以邑为姓氏,称冯姓。史称冯氏正宗。是为河南冯氏。2、出自归姓,为...
  • 姓氏“冯”的由来。
    答:姓氏由来『冯』冯 一、来源有二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昌之后。据《元和姓纂》、《后汉书》等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为大夫,当时晋献公陆续功灭了许多小国,其中包括毕万的一支孙被封于冯城,其后子孙以邑为姓氏,称冯姓。史称冯氏正宗。是为河南冯氏。2、出自归姓,...
  • 冯姓的来源和历史
    答:冯姓的来源和历史:1、出自归姓 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期,在今河南商丘一带出现了归夷氏族,形成河伯族。而在夏朝帝芒时代,该河伯族的首领建立了冯夷国,其部分后世子民子孙遂于国姓“冯”为姓氏。2、出自姬姓 据《元和姓纂》和《广韵》记载,周文王姬昌的第15子后裔毕万之子被封为魏武子,得封魏地...
  • 冯姓的来源和历史
    答:姓氏来源 1、出自姬姓 周文王(即西伯侯姬昌)之后,第十五子毕公高后裔毕万的封地冯城,属于以居邑名为氏。冯氏系系承毕公高,始祖冯文孙。2、出自归姓 春秋时郑国大夫冯简子的封地冯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据《世本》记载,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冯简子,因封邑在冯而得氏,其后子孙以冯为氏。3、...
  • 冯姓的由来是什么?
    答:冯姓起源于自归姓,为冯简子之后。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期,在今河南商丘一带居住着以白头翁为图腾的归夷氏族。归姓的一旁支迁徙到今山东菏泽地区,形成河伯族。进入夏朝帝芒时代,河伯族首领冯夷后人在冯地(今陕西大荔县)建立了冯夷国,历经夏商周三朝。周初,冯夷国分裂为冯、河宗、邯三国。春秋时期...
  • 冯家族的起源
    答:据《通志氏族略》年的记载,冯姓始祖始于周朝,之十七子,在应帝国号被封为侯爵,史称侯营。其后代世世代代以“英”为姓。所以,郢姓来源于周朝皇室的姓氏,郢姓来源于姬姓。到了唐代,南诏皇室罗的后代以冯为氏,称为冯氏。3.回民中有个冯姓。据《中国回族大辞典》年:“冯姓,回族姓氏之一。主要...

  • 网友评论:

    鄢志18757036883: “冯”姓的来由 -
    16182墨雁 : 来源有三: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昌之后.据《元和姓纂》、《后汉书》等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为大夫,当时晋献公陆续功灭了许多小国,其中包括毕万的一支孙被封于冯城,其后子孙以邑为姓氏,称冯姓.史称冯氏正宗.是为河南冯氏. 2、出自归姓,为冯简子之后.据《世本》所载,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冯简子,因封邑在冯而得氏.后冯邑被晋国所夺,成为魏氏子弟长卿的封邑,长卿的后裔也称冯氏.是为河南冯氏. 3、还有出自其他方面的冯姓,如:出颖川者,为汉征西大将军冯异之后;出上党者,为左将军冯奉世之后;出长乐者,为宜都侯冯参之后;出京兆者,为燕王冯宏之后;出宏农者,为西魏宁州刺史冯宁之后;出河间者,为唐监察御史冯师之后.

    鄢志18757036883: “冯”姓的起源及“冯”姓祖宗是谁? -
    16182墨雁 : 在春秋战国时期,冯姓虽然有好几位深具才华的人见诸史书,但是跟其他同样出自周文王的大姓比较起来,在事功上还是多少有点逊色.至少,在当时熙熙攘攘的群雄并立局面中,姓冯的人就似乎未曾扮演过“独当一面”的重要角色.根据《姓纂》的记载,冯姓也是周文王之后,他们的老祖先,可以远远地追溯到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毕公高.毕公高的后代毕万封在魏地,毕万有个孙子食采冯城,于是,这一支子孙就以采邑的名称为姓,以后统统都姓冯了.

    鄢志18757036883: 百家姓中“冯”的来历? -
    16182墨雁 : 冯姓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出自姬姓,是周文王的儿子毕公高的后代.毕公高名高,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被周武王封在毕,所以姓毕.到春秋时期,毕公高的后裔毕万,在晋国做官,晋灭魏国以后,毕万被封在魏.毕万的后代中有一个...

    鄢志18757036883: 有谁知道姓冯 -- 的来历 -
    16182墨雁 : 冯 (百家姓典故) 冯系承周文王 派别多脉络清 根据《姓纂》的记载,冯姓也是周文王之后,他们的老祖先,可以远远地追溯到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毕公高.毕公高的后代毕万封在魏地,毕万有个孙子食采冯城,于是,这一支子孙就以采邑...

    鄢志18757036883: "冯"姓的起源 -
    16182墨雁 : 冯姓起源,名人及家谱,[冯氏属地]杜城,今陕西长安县东南,《百家姓》注居始平,位于今陕西兴平县东南十里.[冯氏来历]根据《元和姓纂》记载,冯姓也是周文王之后.

    鄢志18757036883: 冯氏的起源?有史书记载 -
    16182墨雁 : 根据《姓纂》的记载,冯姓也是周文王之后,他们的老祖先,可以远远地追溯到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毕公高.毕公高的后代毕万封在魏地,毕万有个孙子食采冯城,于是,这一支子孙就以采邑的名称为姓,以后统统都姓冯了. 然而,这个姓氏却繁衍得很快,到了汉唐时期,就从原来发源的陕西,繁衍到了河南、河北、山西、乃至福建等地.冯姓的子孙在迁到这些地方以后,竟然青出于蓝,纷纷有了十分优异的表现,为他们不甚得意的老祖先,大大地扬眉吐气.

    鄢志18757036883: 请问 冯姓氏的由来?、 -
    16182墨雁 : 冯姓早在东周时期就已经出现,据《元和姓纂》和《广韵》记载,冯姓是周文王之后,他们的祖先,可追溯到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毕公高,他的后代封在魏地,其子孙采食于冯城,于是,这一支子孙就以邑为氏,就是冯氏.而记载姓氏的最早典籍《世本·氏姓篇》说冯姓是“郑大夫冯简子之后”.冯简子是春秋后期郑简公时人,据说他博学多才,能断大事,当时郑国凡事要跟诸侯打交道,许多大事都先同他商议,再做决定.因郑国建都于今河南新郑,故此支冯氏出自新郑.

    鄢志18757036883: 关于“冯”姓氏的由来 -
    16182墨雁 : 冯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9位.出自姬姓 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封地于毕国,叫毕国公,又称毕公高.四百年后,毕国被西戎所灭,毕高后裔毕万投奔到晋国,晋献公封他为大夫.毕万多次随晋献公出征,屡立战功.晋献公把魏地封给他,任魏大夫,并封给毕万奉禄食邑地于冯城(冯城一说位于陕西省大荔县的冯翊城,一说位于河南省荥阳县西).毕万子孙以邑为氏名,此乃冯氏之所出.而魏地的子孙则氏魏,故冯、魏两姓实为同一脉族.

    鄢志18757036883: 冯的姓氏的祖先是什么? -
    16182墨雁 : 【姓】Féng 姓氏:冯 祖籍:河南 祖宗:毕公高 郡望:始平郡 分类:以邑为氏 冯系承周文王 派别多脉络清 根据《姓纂》的记载,冯姓也是周文王之后,他们的老祖先,可以远远地追溯到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毕公高.毕公高的后代毕万封...

    鄢志18757036883: 冯姓的来源简介
    16182墨雁 : 汉族冯(féng)姓源出有二,一是姬姓,二是归姓.[1-2] 其他冯姓则由外族改姓而来,包括汉朝初期的匈奴人,南北朝时期的百济人,元明时期两广南部的浬人,以及清朝末期的满蒙人等.[2] 出自归姓,为冯简子之后[3] .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

    热搜:历史上冯姓最有名的人 \\ 冯姓是怎么来的历史 \\ 冯姓的来源和历史 \\ 冯是谁的后代姓氏 \\ 王姓的由来和历史 \\ 拥有皇族血统的5个姓 \\ 冯姓现任最大的官 \\ 冯姓历史人物大全 \\ 历史上第一个姓冯的人是谁 \\ 冯姓的历史和现状 \\ 同姓冯姓是司马迁的后代吗 \\ 冯姓氏的起源和历史 \\ 李字的由来和历史名人 \\ 历史上著名的冯姓人 \\ 代姓的历史名人 \\ 冯字的由来和历史 \\ 历史上姓冯最有名的人 \\ 中国最可怕的一个姓氏 \\ 第一个姓冯的人是谁 \\ 冯姓的来源和历史简介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