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385是捂汗还是散热

  • 发烧时物理降温好还是捂汗好?
    答:物理降温方法,如浸湿毛巾、洗澡等,可以通过散热减少体温,使病人觉得舒适。但是,物理降温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起效,并且如果降温过快,可能会导致温度波动过大,影响病人的健康。保温捂汗是一种通过保持体内热量平衡来控制体温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和极度虚弱的病人。但是,这种方法需要监测...
  • 38度要盖被子还是散热
    答:当病人体温达到38度时,如果室内温度很高,如东北地区的暖气环境,可以盖薄被子。如果室内温度较低,应盖被子但不要过厚,以免影响散热。在发烧38℃时,不建议捂汗,应采取散热处理。病人此时应避免过度保暖,以免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应密切关注病人的体温变化。 抢首赞 评论 分享 举报 为...
  • 孩子发烧了,晚上是要盖被子捂汗呢还是不盖被子散热呢,刚刚挂完点滴回来...
    答:回答:问题分析: 您好,孩子发热了,首先要看热度是多少,如果是高热,那么还是建议药物退热,如果是中低度热可以物理降温。孩子发热,睡觉的时候要注意不能盖被子捂汗,以前很多家长认为捂汗出完汗孩子就好了,其实不是这样的,以前的捂汗说法其实可能是孩子发热的一个阶段,过了这个期,热度自然就下降了,但是对于...
  • 发高烧是不是要散热?
    答:是要散热的,因小儿是不耐高热的,高热时易造成很多后果,再者小儿自身调节体温的功能差所以小儿发烧要散热。而成人可以采用捂汗的方式治疗。
  • 请专业医生解答:孩子发烧,应该捂汗还是晾着点?
    答:上升期:体温迅速上升或缓慢上升,有时伴有寒战,手脚发凉。此时应适当保暖、喝热水。高峰期:指达到高热后维持一定时期,该期有面红、肤热等表现。应减少衣服,以便散热。退热期:发热后宝宝体质较虚弱,出汗较多。因此比病前稍多穿一些,并且应换上干爽、柔软衣服,后背可以垫吸汗的小毛巾。
  • 孩子发烧以后,应该捂汗还是晾着点?
    答:小孩子的散热能力是很差的,在发烧之后是不能给孩子捂汗的。并且如果让小孩子捂汗,还会让小孩子身体出现脱水的情况,让小孩子的身体非常不舒服。不过在发烧之后也是不能晾着点的,因为小孩子身体本来就着凉了,还晾着话,就会让孩子受到更多的凉气。所以父母应该给小孩子穿厚薄适宜的衣服,带着小孩子...
  • 吃了退烧药是捂汗好还是散热好
    答:患者发烧服用退烧药后,通常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起效,在药物发挥作用之前,可通过患者的表现,判断是捂汗好还是散热好。如果患者处在体温上升期,常表现出干燥无汗、畏寒、寒战等症状,此时捂汗比较好,有助于保暖。如果患者处在高热持续期,表现为皮肤灼热、呼吸和脉搏加快等症状,此时适当散热比较好,还...

  • 网友评论:

    汝亮18948159466: 孩子睡觉老是踢被子是什么原因 - 儿科 - 复禾健康
    32746牛蓝 : 发烧时人的体温会很高超过正常体温(37摄氏度),这时必须散热才能降温,最好的方法就是发汗.也可在头上捂上一湿毛巾或干脆用冰块,或用酒精涂在身体上以散热,后两种方法和发汗相比效果就比较差了,所以建议用发汗的方法退烧

    汝亮18948159466: 关于发烧盖被子发汗的对错
    32746牛蓝 : 人体在发烧的时候,体内的许多酶,还有一些人体正常代谢所需的各种细胞都会处于一个高温状态,这样对人体新陈代谢有影响,就像鸡蛋吧,你煮好的时候蛋液会变成固体一样,高温会使许多酶失效,这是为什发烧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头晕,头疼等等,发烧捂被子是例外,因为有的没在高温的时候会激活,低温的时候处于休眠状态,你觉得好点是因为高温的酶在你体温高的时候被激活,顶替原有的酶进行代谢,这就是为什么捂被子会觉得退了点烧,但是不要经常使用这样的方法,发烧还是要吃药的

    汝亮18948159466: 感冒吃什么偏方 - 感冒 - 复禾健康
    32746牛蓝 : 本来发烧就容易使人脱水,你这样一捂,体内的水散失的更快更多…

    热搜:小孩38.5但是精神很好 \\ 发烧会越睡越烧吗 \\ 发烧按摩5分钟退烧 \\ 发烧38.7℃怎么治疗 \\ 发烧39度怎么退烧最快 \\ 37.5烧一晚上有事吗 \\ 熟睡就是最好的退烧药 \\ 退烧一定要38.5才吃吗 \\ 小孩持续38度但人很精神 \\ 高烧385度退烧小妙招 \\ 385度发烧怎么处理大人 \\ 儿童发烧385度的最佳处理方法 \\ 退烧的最快方法38.5 \\ 发烧38.3度的最佳处理方法 \\ 38度烧一晚上影响智力吗 \\ 睡着了38.5要叫起来吃药吗 \\ 一直385度不退烧怎么办 \\ 高烧39度退烧小妙招 \\ 退烧最好办法搓手脚心 \\ 小孩38度但是睡着了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