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上朝手上拿牌子

  • 古人上朝手里拿的像如意的是什么?有什么用?
    答: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拿在手中的器具。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
  • 古代官员上朝的时候为什么手里都拿个木板,其用途竟然
    答:在最初的时候,笏板并不是官员特殊使用的一种物体,而在寻常百姓家也有笏板的存在。当作为私用的时候名叫“牍”,当作为官员独自使用的时候名叫“笏”。在古人还没有发明纸张之前,这个种板子就代替纸张的地位。常见的笏板有三种材质制成,一种是象牙,一种是玉石,还有一种则是竹签。竹签所做的大...
  • 以前古代人上朝时手里拿的手板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具体是什么样的?我家有...
    答:两手趴在地上哪还能得闲,笏板不废弃那行,想执笏也执不了了。职务繁杂的官员估计不止一块笏。《旧唐书·张九龄传》记载唐玄宗时,张九龄为相,因为年老体弱,搢笏于腰带后,跨上骑乘时很困难,于是便找人裁制了一个放笏板的布袋,称“笏囊”,让随从拿着,跟着他去上朝。
  • 古代上朝时间
    答:古代官员上朝的规矩 1、古代其实也有“追尾”事故的发生,因为早朝的时间过早天还很黑,皇宫不允许点灯生火,以至于大臣们常常看不清路而“追尾”其他的人。2、明朝时规定无论官职大小都要上朝,以至于每次上朝都会有几千人,是一个宏大的场面。3、大臣们上朝时手里会拿一块板子,因为进宫时要搜身不能...
  • 历史上5个有趣的典故,读来全是智慧
    答:婚后,王安石身为宰相,整天忙于朝中之事,经常不回家。姣娘正值妙龄,独居空房,便跟府里的年轻仆人私下偷情。这事传到了王安石那儿,王安石使了一计,谎称上朝,却悄然藏在家中。入夜,他潜入卧室外窃听,果然听见姣娘与仆人床上调情。他气得火冒三丈,举拳就要砸门捉奸,但是就在这节骨眼上,“忍”字给他当头一棒,让...
  • 古人喜欢把东西装在袖中,走路的时候双臂垂落,东西为何掉不出来?_百 ...
    答:这样的设计是十分精巧的,我们在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到古人如果想将袖子里的东西拿出来的话,需要将手臂放在胸前的位置,然后另一只手从袖子里把东西拿出来。在衣服的袖子里是缝制了一个口袋的,这个口袋与袖子的方向相反。而且更为精妙的一点在于,古代人将袖子里口袋的形状缝制成一个上短下长的形式,这样...
  • 古代上朝时间那么早,那些上朝的是住在哪里?上完朝又在哪里工作?_百度...
    答:如何做到凌晨两三点起床的,实际上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没有手机干扰,而且古人的夜生活往往没有现在这样疯狂,尤其是那些需要上朝的官员。正常的上朝安排 古代上朝京官时间安排也很合理,起床后,一般洗漱完毕,算好路程,凌晨三点,就可以到午门外等候了,两个小时内,官员会陆续到达,早上五点,正式打开宫门,官员们依次入宫,...
  • 古人喜欢把东西装进袖子中,走路的时候双手下垂为什么东西掉不出来?_百 ...
    答:古人之所以会穿这种衣服,一个是为了彰显身份,不用段位的身份,他们的衣着打扮,甚至是衣服的质量都是有很大区别的,古人经常出门的时候会携带银两或者是上朝拿奏折,宫外的官员从出门到进宫,距离不等,这些东西一直拿在手中难免会有些不方便,而且不能随处都携带下人,所以在衣服的里面弄一个这样的...
  • 古代官员上朝的时候必须佩戴朝珠 都有哪几种形状
    答:只不过我们今天对珠子的理解跟古人有一点差异今天一般认为珠子一定是圆的,而实际上还有方珠子;另外圆也有两种,一种是标准圆的,还有一种是扁圆的,比如算盘珠。再早期的珠子,比如说辽代盛行的管形珠,就是长形的。清代朝珠清代规定官员上朝的时候必须佩戴朝珠上图是一串标准的朝珠,大家看清宫戏可能...
  • 古代官员是怎么上朝的?唐朝官员竟然要跳舞
    答:提到古代的官员们上朝这件事情,很多人的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一幅非常庄严肃穆的画面,官员们列站在左右两边,对皇帝山呼万岁之后,行大礼,开始议事。但是如果告诉你,唐朝时期的官员们绝对不是这样,不仅不严肃,甚至有些好笑,他们上朝的时候,竟然要一起跳个舞,你会不会觉得颠覆了世界观?接下来就一...

  • 网友评论:

    厍曹15239729474: 古代人上朝为什么前面要拿着个牌子? -
    34319芮盾 : 那个叫笏,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

    厍曹15239729474: 古代大臣上朝时手里拿的牌子是什么 -
    34319芮盾 : 古代臣子朝见皇帝时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作为指画及记事之用.朝笏在秦汉之前就已出现,当时要以玉作为制作材料,称之为“圭”.秦汉之后又经改变形式,依官阶大小,分别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朝笏的用途首先是作为礼仪之用. 众臣...

    厍曹15239729474: 为什么古代的大臣,上朝时手上都要握着木牌子? -
    34319芮盾 : 意思是 开始行刑 这是古代的规矩

    厍曹15239729474: 古人入朝时时,双手拿着放在胸前的那个牌子,叫什么呢? -
    34319芮盾 : 笏,相当于今天的记事簿.古代大臣上疏需要背出奏折的内容,为了减少错误,通常的作法是把提纲写在象牙笏板上,以提示所讲的内容.久而久之,这就形成了一种规定,有无奏折都要拿笏板.不过笏的质料因执笏人的地位不同而有区别(等级社会中很多东西都带上了等级标志):天子执美玉之笏,诸侯执象牙之笏,大夫执鱼须文之笏.到后代就只有品官才能执笏,一般人执笏便属违例.到了清代,就废除了大臣执笏的制度.

    厍曹15239729474: 古代官员上朝手中的朝牌是什么?
    34319芮盾 : 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拿在手中的器具. 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 从上可以得知 既然《礼记》中已有记载 那么玉笏板出现的年代应该早于春秋时期,估计在在商周时期已有使用

    厍曹15239729474: 古代上朝时手里拿的匾额是做什么用的 -
    34319芮盾 : 古代大臣上朝时手里拿的器具是笏板.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释名》∶"笏,忽也,备忽忘也."及《礼记·...

    厍曹15239729474: 宋朝官员上朝拿的牌子什么作用呢? -
    34319芮盾 : 宋朝官员上朝拿的牌子象征着官员的地位,品阶,也可以对皇帝说的话进行记录,或者把自己要汇报的事记录在上面.

    厍曹15239729474: 汉朝时,在朝堂上大臣拿的牌子 -
    34319芮盾 : 笏,又称手板、玉板、朝笏或朝板.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没有发明纸张之前,如果私用,则成为书籍的功能,也称“牍”. 最早出现的年代应在春秋以前(《谷梁传·僖公三年》:“阳谷之会, 桓...

    厍曹15239729474: 我想把古代当大官上朝手抱的朝牌出手. -
    34319芮盾 : 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拿在手中的器具.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从上可以得知 既然《礼记》中已有记载 那么玉笏板出现的年代应该早于春秋时期,估计在在商周时期已有使用

    厍曹15239729474: 为什么古代的大臣,上朝时手上都要握着木牌子? -
    34319芮盾 : 牌子的后面写着对皇帝说的话

    热搜:上朝时拿的板念什么 \\ 上朝手里拿的是什么 \\ 古代官员上朝手持笏板 \\ 古代上朝用的笏板 \\ 皇上的训诫规矩 \\ 明代官员上朝手持什么 \\ 上朝拿的板子叫什么 \\ 古代上朝拿的牌子图片 \\ 古代上朝手里拿着木板是啥 \\ 古代大臣上朝手拿牌子 \\ 古时候上朝拿的是什么 \\ 古代上朝太监喊什么 \\ 哪个朝代上朝开始下跪 \\ 官员上朝拿的板子 \\ 上朝手里的木板叫什么 \\ 古代上朝的板子叫什么 \\ 男称君女称卿对吗 \\ 官员上朝手上的笏板 \\ 上朝时手上拿的是什么 \\ 古代官员上朝拿的牌子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