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怎样劝谏周厉王

  • 求召公谏厉王弭谤详解
    答:《召公谏厉王弭谤》译文 周厉王暴虐无道。国都里的人都在咒骂他。召公告诉厉王说:“百姓忍不了你的命令啦!”厉王很恼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叫他去监视咒骂王的人。只要卫巫来报告,厉王就把被告发的人杀掉。住在国都的人都不敢说话了,熟人在路上相遇,也只能彼此互递眼色而已。周厉王很高兴,...
  • 召公谏厉王弭谤字词解释
    答:周厉王暴虐,国内的百姓对他的统治表示不满,纷纷出言诽谤。召公告诫厉王说:“百姓已经无法承受您的苛政了!”厉王闻言大怒,找来卫巫监视那些批评他的人。一旦有人被揭露,就会遭到杀害。于是,国内的人民都不敢公开说话,只是在路上用眼神交流以表达意见。厉王自以为成功平息了诽谤,他对召公得意地说...
  • 召公谏厉王弭谤译文
    答:周厉王很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够消除人民对我的咒骂了,他们居然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堵塞了他们的嘴!封住人民的嘴,比堵截江河的水还危险的多;江河的水被堵塞,就要决口奔流,被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禁止人们讲话也象这样。因此,善于治水的人要排除水道的壅塞,使它畅通;善于治理人民的...
  • 《召公谏厉王耳弭谤》的翻译
    答:《召公谏厉王耳弭谤》的翻译是:召公规劝周厉王不要抑制民众言论。在《召公谏厉王耳弭谤》中,周厉王是一个暴虐无道的君主,他听信谗言,压制人民的言论自由。召公,作为一位贤臣,对此深感忧虑。他认为,如果人民的言论被压制,社会将无法正常运转,君主也无法了解民间的真实情况。召公进一步解释说,人民...
  • 有谁可以帮我翻译一下<召公谏厉王弭谤>
    答:周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责议论了,人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召公说:“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通畅流淌;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
  • 有谁可以帮我翻译一下《召公谏厉王弭谤》
    答:周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责议论了,人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召公说:“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通畅流淌;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
  • 召公谏厉王弭谤最后被流放到彘的是谁
    答:召公谏厉王弭谤最后被流放到彘的是周厉王。“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周厉王不听从召公的进谏,于是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就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 召公劝谏厉王的原因是:厉王弥谤
    答:是的。召公劝谏周厉王的原因是厉王弥谤,也就是说厉王堵塞了言路,不允许百姓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召公认为,阻塞百姓的言论就像堵塞了河流一样,一旦决堤,会给国家带来很多伤害。认为国君应该倾听百姓的意见,将其视为及时雨般的润物之音。国君不能听取百姓的意见,就会自取灭亡。该话出自春秋...
  • 有谁可以帮我翻译一下<召公谏厉王弭谤>
    答:周厉王很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够消除人民对我的咒骂了,他们居然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堵塞了他们的嘴!封住人民的嘴,比堵截江河的水还危险的多;江河的水被堵塞,就要决口奔流,被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禁止人们讲话也象这样。因此,善于治水的人要排除水道的壅塞,使它畅通;善于治理人民的...
  • 在《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文中,召公为什么认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答:第一层,第一句斩钉截铁断定周厉王采取的是堵嘴的做法.接着以堵塞河流的后果为喻,说明堵嘴的后果严重.然后从正面论述如何治理河流,以此为据提出“为民者宣之使言”的中心论点.第二层,以史为鉴详细叙述周初的君王广泛听取人民意见,制定政策的过程和施行的顺利,给周厉王一个榜样,一种易操作的办法.第...

  • 网友评论:

    简菁13740756246: 召公是如何对周厉王进行劝谏的? -
    2521苍初 : 召公(召公的后人,也称召公)曾对厉王说,“你这样做肯定要招致国人的诽谤”.厉王派人止谤后,自鸣得意地对召公说:“我消除了诽谤,现在人们都不敢议论了!”召公是个有头脑的政治家.他见厉王如此倒行逆施,执迷不悟,便又一次劝说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把水堵上,一旦溃决,伤人更多.堵住人民的嘴巴也是一样的道理.治水的办法是疏导水道让它流畅,治民的办法也应广开言路让人民说话.”但是厉王根本听不进这一套,继续一意孤行.

    简菁13740756246: 召公用了什么方法劝谏厉王 -
    2521苍初 : 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后果也将如此.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

    简菁13740756246: 召公是怎样阻止周厉王压制舆论请详细一点一点 -
    2521苍初 :[答案] 背景:周厉王是西周末年的一个残暴君主.他酷爱财货,实行专制政策,引起了国人的怨愤,几乎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周王朝的第二大贵族、王室重臣的召公,清醒认识到百姓的力量,多次劝谏周厉王重视百姓,发扬先王们敬天...

    简菁13740756246: 召公谏厉王弭谤召公是怎样从正反两方面讲述危机的 -
    2521苍初 : 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民谤”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以“土之有山川”和有“原隰衍沃”比喻“口之宣言”,是前一个比喻的深入.即对待民“谤”不仅不能消极被动地“防”,更要积极主动地“宣”.金圣叹在《才子古文》中说:“前说...

    简菁13740756246: 召公谏厉王弭谤
    2521苍初 : 周厉王暴虐无道.国都里的人都在咒骂他.召公告诉厉王说:“百姓忍不了你的命令啦!”厉王很恼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叫他去监视咒骂王的人.只要卫巫来报告,厉王就把被告发的人杀掉.住在国都的人都不敢说话了,熟人在路上相遇...

    简菁13740756246: <召公谏厉王弭谤>中厉王拒谏之拒谏的原因 在线等~ 快 简单说几句 -
    2521苍初 : 厉王强禁舆论,采用“监谤”和“杀之”的残忍手段来消除谤言,从而引出召公的劝谏.召公全部谏词的中心论点是:“民言胡可壅?”“为民者宣之使言”.为什么民言不可“壅”而必须“宣”?这是谏词要加以论述的.召公以治水设喻的方...

    简菁13740756246: <<召公谏厉王弭谤>>中召公是怎样从正反两方面讲述弭谤的道理的? -
    2521苍初 : 译文在这: 周厉王残暴无道,老百姓纷纷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已不堪忍受暴虐的政令啦!”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者,派他暗中监视敢于指责自己的人,一经巫者告密,就横加杀戮.于是人们都不敢随便说话,...

    简菁13740756246: 古文 召公谏厉王止谤 中,召公的回答巧妙在哪 -
    2521苍初 : 召公的回答,其巧妙在前后都是比喻,只有中间一段切入正题.前一个比喻,说明“防民之口”的害处;后一个比喻,说明“宣之于口”的好处.而中间一段切入正题,以“天子听政”总领下文,从正面写了“宣之使言”的种种好处.从公卿列士,史、瞽、师、蒙,到百工庶人,广开言路,畅所欲言,而后经天子斟酌取舍,补察时政,就使政策、政令不背真理.如此,恰当生动的比喻与严肃认真的正题有机结合,夹和成文,笔意纵横,态度真诚,用心良苦. 这样的回答也是一种不得已,一是要达到谏的目的,二是还要避免引来杀身之祸.愿对你有所帮助!

    简菁13740756246: 召公谏厉王弭谤说明了什么 -
    2521苍初 :[答案] 形象的比喻,使人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使深奥的道理变得直观、生动. 召公针对厉王的暴政,以 “ 为川 ” 为喻,警诫厉王要尊重民意,体察民情,弭谤犹如壅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 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寓说理于比...

    简菁13740756246: 召公谏厉王弭谤为何失败 -
    2521苍初 : 因为方法相似,而君主不同,秦君与齐王都是有名的一方霸主,有一定的政治眼光,通达事理,而厉王生性暴虐,委婉的劝谏根本行不通,对待周厉王召公应改用更强硬一点的措施

    热搜:召公劝谏厉王的方法 \\ 召公谏弭谤告诉我们 \\ 《召公谏厉王弭谤》 \\ 召公是怎样进谏的 \\ 你将如何劝谏周厉王 \\ 周厉王拒谏的原因 \\ 召公如何劝说厉王 \\ 召公谏弭谤原文带拼音 \\ 召公是如何劝诫周厉王的 \\ 周厉王为何被百姓驱逐 \\ 《召公谏厉王弭谤》重点 \\ 召公谏厉王弭谤翻译及原文 \\ 召公用什么方法劝谏 \\ 召公谏厉王的道理 \\ 召公谏厉王中心思想 \\ 召公谏厉王弭谤重点句 \\ 召公谏厉王止谤读后感 \\ 召公谏厉王止谤原文及翻译 \\ 历史上对周厉王的评价 \\ 召公谏历王原文及翻译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