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名端电流方向判断

  • 电流互感器同名端的判别方法是什么?
    答:当从一次绕组的极性端通入电流时,二次绕组中感应出的电流从极性端流出,以极性端为参考,一二次电流方向相反,因此称为减极性标准。这样规定的电流互感器同名端的电流,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在某一时刻,当一侧电流作为电源从同名端流入时,另一侧作为负荷则从同名端流出,这样标注的电流方向,一、二次电流...
  • 简述用交流法如何判定单相变压器绕组的同名端
    答:使用交流法判断单相变压器绕组的同名端,主要是通过观察绕组的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来确定。详细解释如下:1. 交流法的基本原理 交流法判断单相变压器绕组的同名端,主要依赖于变压器的电磁感应原理。当外界交流电作用于变压器的一侧绕组时,会在另一侧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电流和磁场...
  • 电流互感器同名端电流方向
    答:相反。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当一次绕组的电流方向从P1端流入时,楞次定律,二次绕组的电流方向会相应地从S1端流出。这是互感器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一次侧的电流转换为二次侧的电流,电磁感应的方向是电流变化的速率来确定的。
  • 请问怎么判断电流是从同名端流入还是流出?
    答:找一双线圈变压器,命名L1线圈两端为A和B,L2线圈两端为a和b。a接万用表电压十,b接表笔一。L1线圈B接电池负极,用电池正极触碰A端`时,万用表针向右偏转,断开时向左偏转。证明A与a是同名端。反之是异名端。
  • 电感同名端电流方向
    答:相反。同名端的电流方向:原边与副边的电流方向相反。电感是用来表征闭合回路属性的一个物理量。当线圈通过电流后,线圈中形成磁场感应,感应磁场又会产生感应电流来抵制通过线圈中的电流。
  • 变压器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的同名端,是电势相位一致,还是电流方向...
    答:同名端电势相位一致,电流从外部来看方向一致,但对变压内部来说,方向相反。从外部来看,电流方向一致,即将变压器看成一个黑匣子,电流从一同名端流入,从另一同名端流出,即方向一致。
  • 电流互感器同名端的意思?
    答:它是根据两个线圈的绕向、磁感电流的参考方向和两线圈的相对位置,按右螺旋法则确定施感电流产生的磁通方向和彼此交链的情况。同名端线圈中的磁通链与施感电流成线性关系,是各施感电流独立产生的磁通链叠加的效果。同名端的判断方法:将变压器的两个绕组并联,再与一个灯泡串接在交流电源上。这个交流电源...
  • 什么是线圈的同名端?如何判断同名端?
    答:则第一个线圈的首端和第二个线圈的开始这个线头就时同名端,和第二个线圈的尾就属异名端。照此类推。即:所谓同名端,就是在两个绕组中分别通以交流电(或者直流电产生静止磁场),当磁通方向迭加(同方向)时,两个绕组的电流流入端就是它们的同名端,两个绕组的电流流出端是它们的另一组同名端。
  • ...电压、电流方向的判断?变压器同名端的判断?
    答:变压器二次侧电动势、电压、电流方向的判断,变压器同名端的判断:用右手握住变压器绕组,四指方向为外加电流方向,拇指为磁通中的方向。感应电动势总是阻值电流的增大,故把手反过来(刚才是向上的话,这次向下)四指即为感应电动势的方向。设变压器一、二次线圈的首端为A、a,尾端为X、x,它们的绕向...
  • 互感线圈同名端的电流方向分析
    答:电流顺着矽钢片到达次级之后,你再一次把线圈绕向与你的手指一致,大拇指的指向就是电流的方向,是用的楞次还是右手记不清楚了。不过很好判断电流方向的,给你一个图你仔细看看里面的线圈和电流方向,再把你的手顺着线圈方向握住,看看大拇指与电流的关系。同名端能很快判定出来。

  • 网友评论:

    蓟肺13887053746: 知道了变压器的同名端'和原边电流方向''怎么判断副边电流方向 -
    47197琴狡 : 同名端'的电流方向:原边与副边的电流方向相反. 比如说:B与b为同名端,由B流入,则由b流出.

    蓟肺13887053746: 在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中怎么通过同名端判断互感对自感是起增助作用还是减弱作用? -
    47197琴狡 :[答案] 若1和2为同名端,1产生的互感使2的电势增高,则电流从2流向2',若这个方向和它本身的电流发那个香同向则增强,反向减弱```我也是刚学,不知道说得清不清楚```

    蓟肺13887053746: 电气上的同名端是什么? -
    47197琴狡 : 两个具有互感的线圈,在某一端通入电流时,两个线圈产生的磁通方向是相同的,那两个线头就叫“同名端”. 1、所谓变压器的同名端,就是在两个绕组中分别通以交流电(或者直流电产生静止磁场),当磁通方向迭加(同方向)时,两个绕组的电流流入端就是它们的同名端,两个绕组的电流流出端是它们的另一组同名端. 2、简单判断方法如下:将变压器的两个绕组并联,再与一个灯泡串接在交流电源上.这个交流电源的频率要与变压器磁芯相适应,铁芯变压器用工频,开关变压器用开关电源供电.调换其中任一绕组的两个头,并好后与灯泡相串通电.比较两种接法时,会发现亮度不同,亮度较暗的那一种接法,变压器相并的端子即是同名端.

    蓟肺13887053746: 如图所示是一个互感现象,1和3是两个线圈的同名端.同名端的电流应该是从1流入,从3流 -
    47197琴狡 : 解:(1)①由图可知,电流由左侧流出,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沿电流方向,则大拇指向右,即螺线管右侧为N极;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小磁针左侧应为N极,右侧为S极;②小磁针的右端S极靠近螺线管的右端,所以螺线管的右端与小磁针的左端是异名磁极,则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N极.根据螺线管的N、S极,结合线圈的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如下图所示:(2)由图可知两个电灯组成串联电路,与灯泡串联的电表应是电流表,并联在电路两端的应是电压表,故a、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电路图如下:

    蓟肺13887053746: ..用直流法判断同名端时,如何根据开关断开瞬间毫安表指针的正、反偏来判断同名端 -
    47197琴狡 :[答案] 同名端是指加电中的变压器或两个互感线圈的原边(初级)和副边(次级)的产生同极性的端脚; 用直流法判断同名端时,需要在一端线圈接上一直流电源,另一端接测量电表, 在电源接通的瞬间,如果表指针正偏,则接电源正极那端与正表笔连...

    蓟肺13887053746: 如何判断交流异步电动机三相绕组的首尾端?麻烦告诉我 -
    47197琴狡 : 先用万用表测出三个绕组,用一块电池接到其中一项,用万用表量另一项的两端,表打ma挡,电流方向一样为同名端,两项一样后,取一项接电池在量,电流方向一样,为同名端.

    蓟肺13887053746: 穿心式(一匝)电流互感器,互感器同名端的绕线方向如何判定起绕方向一致的? -
    47197琴狡 : 同名端定义:当电流从L1端流进时所产生的磁通方向与电流从K1端流出时所产生的磁通方向一致,则L1与K1为同名端. 如图:当二次电流从K1端流出时,根据右手定则,二次电流在铁芯中产生的磁通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因一次为单匝穿芯,右手定则不好理解,可以想像,以L1为起点,一次绕组向L2方向延长,假设要穿芯两匝,则只能是L2导线端绕回铁芯然后再从中心孔穿过去.那么,在二次电流产生顺时针方向磁通的时候,只有一次电流从L1端流入的时候,一次电流在铁芯中也产生顺时针方向的磁通,所以L1、K1端为同名端.

    蓟肺13887053746: 请问直流法和交流法判断耦合电路中同名端的原理是什么 -
    47197琴狡 : 变压器耦合中所谓同名端,是指在交流信号驱动下,感应电压具有相同相位的端子. 基于此原理,直流方法判断同名端的方法是:用一电池连接初级线圈,用一动圈指针式电流表串接在次级线圈,电池接通的一瞬间,若电流指针向正方向偏转,则电池正极端与电流表正表笔端为同名端,其它绕组类似. 交流法判断法需要使用双通道示波器,两个通道分别接到2个绕组.交换其中1支测棒接地脚与中心脚,使显示的两个波形之间没有相位差(=0),此时两支测棒的中心端(或外地端)为同名端. 如果知道变压器绕组的绕向,则还可以用右手螺旋法则判断同名端.

    蓟肺13887053746: 互感电动势的方向取决于外电流的什么? -
    47197琴狡 :[答案] 不论是互感还是自感,起因都是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如果磁通量的变化是由外(原)电流变化引起的,那么,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总是要阻碍外(原)电流的变化. 例如:一个磁芯竖着放,上半部分是线圈1,端子号上1下1';下半部分是线圈...

    蓟肺13887053746: 拆开一个变压器,如何从绕制的工艺来判断其同名端 -
    47197琴狡 : 只要按照缠绕方向就可判断了,如图红点是同名端

    热搜:找电机同名端的方法 \\ 变压器两边的电流方向 \\ 反激变压器同名端判断 \\ 电动机同名端判别方法 \\ 变压器同名端电流方向 \\ 列举判断同名端的方法 \\ 判断同名端的直接方法 \\ 互感的同名端判断原则 \\ 电机同名端弄错会怎样 \\ 电路同名端的判断方法 \\ 电流互感器同名端怎么标 \\ 变压器同名端示意图 \\ 直流通断法判断同名端 \\ 变压器同名端和异名端图解 \\ 电动机的同名端的测量方法 \\ 线圈同名端判断方法 \\ 电流互感器同名端和异名端 \\ 判断同名端的方法 \\ 判断同名端有哪几种方法 \\ 变压器同名端的判断方法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