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三缄其口下一句

  • 言多必失语多伤人君子三缄其口言多必失
    答:关于言多必失,语多伤人,君子三缄其口,言多必失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处事戒多言,言多必失。2、-出自《朱子家训》。
  • 三缄其口下一句是什么?
    答: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孔子到周朝的首都去,看见太庙右侧的台阶前面有一个铜人,(它的)嘴上贴了三张封条。背后刻着这样的文字:“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三缄其口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说话谨慎,也用来形...
  • 谨言慎行下一句是什么
    答:谨言慎行下一句是君子之道。出自老子《道德经》中: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改编而成的。“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君子三缄其口,要敏于言而慎于行。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需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不要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能为了自己逞口舌之快,什么都敢说...
  • 谨言慎行的意思是什么
    答:3. 谨言慎行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为:在言谈中要注意措辞,避免伤害他人,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4. 古语有云“君子三缄其口”,意味着说话要谨慎,行动要稳重。这对于每个人都是一种生活的智慧。5.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谨言慎行更是一种必要的要求。他们应该在言谈中坚持原则,避免无根据的议论,更不应传...
  • 金人三缄其口出自哪个典故
    答: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典故孔子崇尚周礼,曾专程到周王朝考察文物礼仪 制度。据《说苑。敬慎》载,孔子在参观周王祭先祖的太庙时,看到台阶右侧立着一个铜铸的 人,但嘴被扎了三道封条,在这个铜人的背面。刻着一行字:“古之慎言人也”...
  • 三缄其口上一句
    答: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出自《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三缄其口”指说话谨慎或尽量不说。
  • 言多必失,语多伤人,君子三缄其口什么意思?
    答:“三缄其口”指说话谨慎或尽量不说。此典出自《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春秋时期,孔子列游到东周,参观周天子的祖庙。庙堂右边台阶前有一尊铜像,它嘴上贴着三层封条,背上还刻有铭文说:“这是古代说话特别谨慎的典范。要引以为戒...
  • “三缄其口学金人”:人生在世,懂得适度“闭嘴”是一种智慧
    答:“三缄其口学金人”中还有一个典故,是说孔子去参观周王祭奠先祖的太庙时,看到台阶右侧立着一个铜铸的“小金人”。小金人的嘴上贴了三道封条,背面还刻着一行字: 古之慎言人也 。意思说这是古代一个说话特别慎重的人。孔子深受启发,从此也教育他的弟子们,要“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意思...
  • 三缄其口中文解释
    答:最初,出自汉代刘向的《说苑·敬慎》,讲述了孔子在周朝太庙看到的金人,其口被封三道,背后刻有古人的训诫,告诫人们要谨慎言语,少说多做。这个故事对孔子影响深远,他提倡“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教导弟子们谨言慎行,从而衍生出“三缄其口”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人说话谨慎或者不愿意开口。在文学作品...
  • 三缄其口的典故
    答:成语寓意:“三缄其口”是想说而不能说,想说而不敢说,“缄”就是封口的意思,不是出于心甘情愿,而是完全为外在压力所迫。所以,“三缄其口”反映的不是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是人的语言控制能力。日常生活中,即使十句话说对九句,也未必有人称赞,但是如果说错一句,就会立刻招致他人的非议;...

  • 网友评论:

    年忠15690279117: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沉默是金,三缄其口是什么意思? -
    55334苏志 :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沉默是金,三缄其口"是一句中国古代的谚语,意思是说,就像水一样,深度无需言明,做人应该稳重而不轻率,保持沉默,不要轻易开口,因为言多必失.这句话强调了少说话,多做事,不要轻易表露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保持低调和神秘感.

    年忠15690279117: 不与之交,亦不与之交恶. 三缄其口 -
    55334苏志 : 君子适可而止,小人揪住不放; 君子讲道义, 小人讲势利; 君子喜做明事,小人常来暗事; 君子爱讲正理,小人总说歪理; 君子说完就了,小人恨一辈子; 君子言行一致,小人阳奉阴违; 君子不害他人,小人四处害人; 君子追求和谐,小人...

    年忠15690279117: 金人三缄其口出自哪个典故 -
    55334苏志 : 出处: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典故孔子崇尚周礼,曾专程到周王朝考察文物礼仪 制度.据《说苑.敬慎》载,孔子在参观周王祭先祖的太庙时,看到台阶右侧立着一个铜铸的 人,但嘴被扎了三道封条,在这个铜人的背面.刻着一行字:“古之慎言人也”.意思是:这是古代一位说话极其慎重的人.大概这给孔子以极大的震动和启发,所以孔子在谆谆教诲弟子时,总是十分强调“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后来人们便以“三缄其口”比喻“慎言”了.

    年忠15690279117: 三缄其口沉默以对的典故 -
    55334苏志 : 孔子崇尚周礼,曾专程到周王朝考察文物礼仪 制度.据《说苑.敬慎》载,孔子在参观周王祭先祖的太庙时,看到台阶右侧立着一个铜铸的 人,但嘴被扎了三道封条,在这个铜人的背面.刻着一行字:“古之慎言人也”.意思是:这是古代一位说话极其慎重的人.大概这给孔子以极大的震动和启发,所以孔子在谆谆教诲弟子时,总是十分强调“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后来人们便以“三缄其口”比喻“慎言”了.人们常用的“缄默不语”也是由此演化而来的.

    年忠15690279117: 三缄其口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
    55334苏志 : 这个词的意思是缄:封闭.用三张封条贴在嘴上. 形容其言谈相当谨慎,或一句话也不肯说. 这个成语出自《孔子家语•观周》. 孔子非常崇尚周王朝的礼仪,曾专程到周王 朝考察文物礼仪制度.据说孔子在参观周王祭先 祖的太庙时,看到台阶右侧立着一个铜铸的人,但 嘴被扎了三道封条,在这个铜人的背面刻着一行 字:“古之慎言人也”.意思是:这是古代一位说话 极其慎重的人.大概这给孔子以极大的震动和启发,所以孔子在谆谆教诲弟子时,总是十分强调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做个正人君子,做 事要谨言慎行,不该说的不说,说什么之前要考虑 周到. 后来人们便以“三缄其口 ”比喻“慎言”了. 人们常用的“缄默不语”也是由此演化而来的.

    年忠15690279117: 我的词语接龙呢~~会的就来~不会的就不会一定要四字词语~而且不能乱讲的四字~讲到中间不能跳到别的词语~: -
    55334苏志 : 扬眉吐气、气象万千、千兵万马、马马虎虎、虎斗龙争、争先恐后、后患无穷、穷极要妙、妙手回春、春华秋实、实事求是、是非分明、明明白白、白手成家、家长里短、短兵相接、接二连三、三缄其口、口是心非、非同小可、可歌可泣、泣不...

    年忠15690279117: 不要乱说话用文言文 -
    55334苏志 : 不要乱说话用文言文1.用古文的一句话形容话不能乱说(人言可畏)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自欺云者,知为善以去恶,而心之所发有未实也.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大直若...

    年忠15690279117: 三个封字一个口是什么成语 -
    55334苏志 : 三缄其口 【拼音】:sān jiān qí kǒu 【释义】: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出处】: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

    年忠15690279117: 上联是:壮志难酬试问世间伯乐何在下联? -
    55334苏志 : 上联:壮志难酬试问世间伯乐何在 下联:相思不老应当英雄知音难觅 上联:壮志难酬试问世间伯乐何在 下联:青春不老应当英雄知音难寻 上联:壮志难酬试问世间伯乐何在 下联:流年不待应当英雄知音难寻

    年忠15690279117: 三缄其口 沉默是金 什么意思 -
    55334苏志 : 答:三缄其口.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沉默是金: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说.

    热搜: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短句 \\ 君子慎言的句子 \\ 三缄其口下一句是什么 \\ 三缄其口却又四海生风 \\ 君子色而不乱原句 \\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三缄其口 \\ 三缄其口比喻什么生肖 \\ 三缄其口学金人下一句 \\ 三缄其口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三缄其口打一动物 \\ 三缄其口指什么生肖 \\ 三缄其口的意思 \\ 看清了人和事的句子 \\ 缄默不言三缄其口 \\ 三缄其口打一最准确的生肖 \\ 三缄其口打一最佳生肖 \\ 三缄其口猜一生肖 \\ 谨言慎行后面一句是什么 \\ 三缄其口和缄口不言 \\ 三缄其口是褒义还是贬义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