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安史之乱潼关之战

  • 潼关之战中,为何朝廷大军会惨败呢?
    答:潼关之战中,为何朝廷大军会惨败呢?安史之乱爆发后,以范阳、卢龙两镇边军为基础所组成的安史叛军,一路直捣黄龙,锐不可当。唐将封常清临时性募资市井之徒构成新人,与此相抗,被叛军持续战胜,东都洛阳陷落。公元前756年6月,潼关对决,坐享河西陇右两镇20万大军的唐将哥舒翰,被唐玄宗李隆基限令...
  • 如果玄宗不干涉,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可以在潼关挡住安禄山吗?
    答:潼关之战前后安史叛军的处境要分析封常清、高仙芝和哥舒翰等人能否在潼关挡住安史叛军,就要从潼关之战前后安史叛军的军事行动和处境去分析。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安史之乱。因为唐朝内部已多年不见兵戈,防御能力极差,且安禄山帐下都是边军悍将,常年在东北边境作战,而且有许多战斗力强悍的胡人...
  • 安禄山是如何攻破手握20万兵马镇守潼关的哥舒翰的?
    答:潼关之战,是“安史之乱”中的关键一战。唐朝名将哥舒翰镇守潼关,结果被安禄山的部队攻破,最终导致长安城被叛军攻占的严重后果。哥舒翰是赫赫有名的唐朝名将,却守不住潼关,一是因为唐玄宗一味催战,严重干扰哥舒翰指挥权。二是因为哥舒翰当时已经身患重病,军事能力大不如前。三是因为安史叛军采取了正...
  • 潼关之战的失败,唐玄宗有多大责任?
    答:安史之乱发生后,叛军长驱直入,封常清和高仙芝见敌势甚盛,商量后退守潼关避其锋芒,也为日后唐军反击赢得时间。封常清与高仙芝退守潼关之举在军事上是正确的选择,不仅可以拱卫长安的安全,而且也使叛军的进军步伐受到扼制,为唐政府赢得一个喘息的机会,可以乘机调动兵力,调整部署。然而直到此时,唐玄...
  • 安史之乱爆发,唐朝明明有三次机会提前结束这场战争,为何最后都搞砸了...
    答: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虽然这场战乱最终被平定,但是大唐再也回不到往日的昌盛局面了。安史之乱爆发时唐朝本有三次机会可以提前结束这场战乱,但是每一次唐朝都没有把握住,才让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难以愈合的伤疤。这也是唐朝作茧自缚的结果吧。第一次机会就是王忠嗣对唐玄宗的警告,...
  • 在安史之乱,镇守潼关的哥舒翰要怎样打,才不会导致潼关失守、长安陷落...
    答:潼关之战,哥舒翰完全就是失了智,硬生生的玩儿了一次长平之战的梗,成功的扮演了一次赵括。话说安史之乱初期,安禄山叛军因常年戍边,战斗力极强,而反观各地唐军,因海内承平日久,疏于战场,所以基本是一边倒。叛军兵锋所过之处,唐军皆望风瓦解,很快,河北之地尽数落于叛军之守,就连洛阳也跟着陷落。
  • 安史之乱中,唐朝在潼关之战中为何会失守呢?
    答: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涉及很多方面。简而言之:一 藩镇的崛起。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唐玄宗于开元十年于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各地节度使的权力不断扩大,不仅掌握军权,还把当地的民政,财赋等权力也牢牢掌握,很快便发展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更有甚者,如...
  • 潼关之战的结局是什么?有哪些历史意义?
    答:李自成在河南有几十万士兵,但孙传庭与叛军和清兵接连作战。军队不如以前,而内地的叛军却越打越多。孙传庭感到无能为力,只能拒绝护军。唐朝和明朝失去了这一重要关口,使得战争主动权迅速转移到另一方。不同的是,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国力最强的时候,安禄山和史思明是不同的民族,百姓对叛军恨之入骨...
  • 安史之乱初,唐玄宗怎样操作才能挽救危局?潼关之战为何强令哥舒翰出战...
    答:这样的效果估计连安禄山自己都没想到,哥舒翰居然送他如此大礼,不收下那就可惜了。于是趁势出击,一鼓作气拿下了潼关和长安。安史之乱发展到了最高潮的时刻。 而这次的失败,哥舒翰是需要负主要责任的,作为主将,在占据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居然被人家以少胜多,近乎全歼,显然是他指挥上有问题。
  • 哥舒翰为什么会兵败潼关
    答:此外,哥舒翰的兵败也与安史之乱的大背景有关。当时,唐朝内部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动荡和分裂,这使得哥舒翰在潼关之战中缺乏足够的支援和配合。同时,他的对手安禄山等人也具备了很强的战斗力,这使得哥舒翰在战场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综上所述,哥舒翰兵败潼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唐玄宗的强迫出兵和...

  • 网友评论:

    闻军19543707706: 安史之乱潼关惨败,哥舒翰有多少责任 -
    67370惠哪 : 哥舒翰基本没什么责任,他带兵统兵坚守潼关,安禄山叛军连续攻打半年不克,当时安禄山已经有意回军范阳了,只要在坚守数日即可趁叛军回军之时大破安禄山,可惜玄宗听信谗言连下数道旨意,逼哥舒翰出兵,加上哥舒翰虽是主帅但左右军主将与他一直意见不合,大军无法如臂驱使,终致大败.哥舒翰本人也被安禄山俘虏,后被安庆绪所杀.所以整体来说,潼关大败哥舒翰最多有百分之十的责任.

    闻军19543707706: 安史之乱是如何平定的 -
    67370惠哪 : 安史之乱的经过(一)范阳叛变—— 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安禄山恐杨国忠对己不利,遂以讨杨国忠为藉口,在范阳叛变,安禄山一路南下,不足两月,已攻陷洛阳,自立为燕帝,国号燕. (二)肃宗即位—— 安禄山破潼关,活捉守将哥舒翰...

    闻军19543707706: 安史之乱的历史 -
    67370惠哪 :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肃宗(756年-762年)时边镇守将安禄山(?-757年)、史思明(?-761年)掀起的反唐叛乱,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开元后期,由于安定繁荣的日子已久,唐玄宗逐渐丧失了以前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改元天宝后,...

    闻军19543707706: 古代有哪些将军因实力悬殊被迫出征,战死沙场的? -
    67370惠哪 : 唐朝安史之乱刚开始时候,哥舒翰守潼关,手下只有老弱病残,没有军力出关与安禄山叛军作战,但可以守住潼关(潼关自古是易守难攻),唐玄宗强令哥舒翰出关战斗,结果全军覆没,叛军因此杀入长安,如果哥舒翰当时不出关,安史之乱也就在潼关止步(潼关陷落前郭子仪在攻击安禄山老巢路上,结果因潼关失守,郭子仪的战略也放弃了),唐朝也不会因此没落

    闻军19543707706: 安史之乱简介短一点,300字.急 -
    67370惠哪 : 安史之乱是唐代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发起叛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二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司马光《资治通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http://baike.baidu.com/view/2795.htm

    闻军19543707706: 唐朝名将高仙芝之死? -
    67370惠哪 : 横扫西域的唐将,安史之乱中镇守潼关.由于兵少,采取坚守战略,竟然被唐玄宗认为\"出击不力\"赐死.究竟该不该出击呢?他的继任者哥舒翰带着增援的十几万精兵出击,结果全军覆没,潼关失守,唐玄宗出逃.大唐四镇之一安西镇主帅,颇有计谋,其用兵之果敢,行军之诡异,作战之凶狠,非一般将领可比.潼关之战,因监军边令诚之前向他索贿未果,怀恨在心,在杀了另一安西名将封常清之后矫诏杀之,直到死前高仙芝直到刀架在脖子上才向帅台下众军大呼:君等观于冤乎?可为吾申之.于是三军皆跪大呼"冤枉"不止……如此军心与如狼似虎一般的安禄山军作战,结果不想而知. 死法:斩首 罪名:畏敌不前

    闻军19543707706: 安史之乱的起因、经过、结果? -
    67370惠哪 : ┌————————┐ │ 安史之乱的背景 │ └————————┘ 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世走向衰亡的转捩点,其产生背景如下: 一)玄宗荒怠政事 —— 玄宗晚年沉溺於酒色之中,他怠於政事,不纳忠言,政事全委於李林甫.口蜜腹剑的李林...

    闻军19543707706: 国破山河在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67370惠哪 : 国破山河在出自杜甫的《春望》,此诗作于安史之乱时.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肃宗至德二载(757)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

    热搜:安史之乱完整版杨玉环 \\ 安史之乱150年后的唐朝 \\ 安史之乱水泡杨贵妃 \\ 大顺军与清军潼关之战 \\ 李自成孙传庭潼关之战 \\ 安史之乱最惨烈的一战 \\ 安史之乱十大最强战役 \\ 唐朝十大惨烈战役 \\ 安史之乱唐朝垮就垮在 \\ 潼关之战刘备的异族 \\ 安史之乱后高适为何被贬 \\ 潼关之战霸业怎么分配的 \\ 安史之乱被谁平息了 \\ 三国潼关之战女将 \\ 三战潼关之战飞熊军 \\ 孙传庭战死潼关详细过程 \\ 李自成潼关南原之战 \\ 潼关之战t0阵容推荐花席 \\ 唐朝永王之乱 \\ 安史之乱十大战役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