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跪拜皇上

  • 清朝皇帝的登基大典大臣要磕多少个头
    答:磕9个头 所谓三拜九叩,就是一跪三拜,拜时头要碰地,三跪九叩拜跪 乾隆帝即位后,阶下三鸣鞭,在鸣赞官(司仪)的口令下,群臣行三跪九叩礼。
  • 每个朝代官员见了皇帝都要跪下磕头么。我知道唐朝和之前官员上朝是坐着...
    答:不是, 公元前200年,西汉王朝的长乐宫落成,叔孙通向刘邦建议,正式启用他修订后的“朝仪”,刘邦无可无不可地答应了。整个朝仪如下:文武官员由礼仪官引导,顺序进入殿内,分为左、右两班,跪于两厢。皇宫近卫军站在文、武百官之后,然后是今天影视作品中经常能够见到的“镜头”——一大串的官员一连声地...
  • 古代大臣向皇上行礼是什么姿势
    答:古代大臣一般向皇上行跪拜礼,跪拜礼分稽首、顿首、空首,称为“正拜”。行稽首礼时,拜者必须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重的礼节。跪拜礼是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旧时使用年代最长、最频繁的一种礼节。古人认为,不跪...
  • 古代人为什么见了皇帝要下跪?
    答:大臣跪皇帝,小民跪官员,下跪,是成为全民奴化的象征。在中国,跪拜礼源远流长。古人在进行会客、讲学、喝茶、宴会等社交活动时,习惯跪在席子或者榻上,那时叫“坐”,有个成语叫“席地而坐”就是这个意思。跪坐时,对身份地位贵重的人表达尊敬时,就弯腰低头,手自然扶地,这在当时不算什么低三...
  • 大臣拍打双手单膝跪地是什么礼?
    答:代大臣一般向皇上行跪拜礼,跪拜礼分稽首、顿首、空首,称为“正拜”。行稽首礼时,拜者必须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
  • 大臣比皇上年龄大为什么还要给皇上下跪?
    答: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中国的旧时封建有两个思想,第一个就是忠道,第二个就是孝道,所以臣子服从皇帝是忠的表现,儿女服从父母是孝的表现,而下跪就是服从的意思,臣子不给皇帝下跪就是不忠,不忠就是反贼,放到古代是要砍头的 ...
  • 古代大臣被赐死,为何还要向皇帝叩头谢恩?
    答:一般来说古代大臣被刺,最后还向皇帝磕头谢恩,主要也是因为这三个原因。一、说明自己是国家重臣 古时候的皇帝每天要批奏折,上朝之后更要面对天下大事,可以说皇帝要处理的事情很多,根本不可能注意到一些官职较小的大臣。一般来说也没有人能够被皇帝亲自赐死,只有那些对国家重要的大臣,才可能被皇帝亲自...
  • 清朝官员跪拜皇上之前为什么要先拍打一下袖子再下跪
    答:首先将袖子放下来表示对君王尊敬,其次显示自己两袖清风,最主要是证明袖子里没有携带任何东西,保证君王安全。清朝时期,大臣无论何时见到君王都要立刻跪在地上请安,只有得到君王的首肯之后才可以站起来说话或者回禀政务,在请安之前要先拍打两次袖子,这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其中却有很大的深意。一、...
  • 为了表示对君主的尊敬,古代大臣真的是跪着上朝的吗?
    答:《大明会典》记述:君臣议政之时,“凡百官奏事,皆跪。有旨令起,即起”,这段话的意思表明: 只要官员(所有,不论品级)向皇上奏事,都要跪着。奏完皇帝说起,才能起来。皇帝发布圣谕时,所有官员都要跪着听。皇帝赏赐大臣,大臣必须跪着收受赏赐,然后叩头拜谢。在非正式场合同样行跪拜礼的只有...
  • 古代臣子见君王真的都要下跪吗,事实是什么?
    答:更厉害的是,清朝的大臣不仅见了皇帝要跪下,在言语中提到皇帝的时候也得跪下,不像明朝以前的时候,朝着皇帝的方向拱拱手就算了。 打个比方,清朝以前,下跪是特殊情况;而在清朝,下跪则是常态。 所以,今天很多人以为的,臣子见了皇帝就要下跪、磕头,而且往往一跪不起,也只不过是清朝才有的。至于为什么清朝会将下跪这...

  • 网友评论:

    时苑17074877332: 古代大臣向皇上行礼是什么姿势 -
    5817袁质 : 清代之前,一般场合,大臣见皇帝都只需行吉拜礼即可,就是拱手弯腰呈90度那种拱手大礼.正式场合,比如大朝会,须用稽首礼,就是跪地上磕长头.武将也是一样的.不过武将身穿盔甲的时候可以行军礼,军礼是奇拜礼,拱手微弯腰只拜一...

    时苑17074877332: 大臣给皇上磕头叫什么
    5817袁质 : 三跪九叩. 据《周礼》记载,古代跪拜礼有九种: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唐道士朱法满《...

    时苑17074877332: 为什么古代不管是大臣还是百姓见了皇帝都要行跪拜之礼? -
    5817袁质 : 礼制方面的这种最能体现人文关怀的东西势必会成为历代君王首要选择的笼络手段.也只有这样,臣子们对皇帝全心服务,皇帝的家天下才会存在的更久.

    时苑17074877332: 明清大臣都要跪见皇帝,但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
    5817袁质 : 两朝跪见皇帝的形式本无却别,真正的区别在于皇帝.明朝皇帝接见大臣时并不注重君臣之礼,比如说:嘉靖朝时,海瑞冒死觐见皇帝,而此时嘉靖皇帝正在炼丹,穿的是道士的袍...

    时苑17074877332: 清朝官员跪拜皇帝为什么先甩两下袖子才下跪
    5817袁质 : 大臣在皇帝面前,甩两下袖子再下拜,可以扫除身上的灰尘,表示以洁净之身面见皇帝,同时说明自己的袖子里干干净净,没有藏兵器欲行不轨,同时也表示自己的忠诚,愿意为皇帝效犬马之劳.

    时苑17074877332: 古代朝臣给皇上跪下是叫请安么? -
    5817袁质 : 古代君臣之礼,最先是拱手礼拜,坐而论政(椅子发明前都是跪坐在席子上,这个时候大臣看着像跪,其实是坐着,只是古时候就是这么坐的),到宋朝之后就开始站着论政,到了明朝以后,就是跪着论政了.

    时苑17074877332: 清朝大臣给皇帝行礼的步骤是什么呢?
    5817袁质 : 满清皇帝召见、引见官员无论时间多长,官员自始至终必须跪奏,直到满清皇帝允许“跪安”表示谈话结束,才可起立后退至门口转身退出. 行礼详细: 1、召见或引见官员,须先由奏事处太监传旨,直呼被召见人其名,并领进屋内,大臣进来必须先跪安,口称“臣***恭请皇上圣安”,满人则必称“奴才”; 2、起立后走到皇帝所坐木炕前,在预设白毡垫上下跪,皇帝问即答. 3、多人参加召见,只能由领衔者回答,别人不能插话;被召见人也不能相互说话,只有满清皇帝问到方可回答.

    时苑17074877332: 清朝大臣面见皇帝跪拜时为什么要“叭叭”甩两下袖子
    5817袁质 : 袖是满族服饰特有的一种袖子,就是在本来就比较狭窄的袖口的前边,再接一个半圆形的“袖头”,因为形状像“马蹄”,所以人们都习惯地叫它“马蹄袖”,满族人则称它为“哇哈”.箭袖尤其适合冬季骑射.将它覆盖在手背上,无论是弯弓射箭,还是抖缰驰骋,都可以保护手不被冻坏. 清兵入关后,为了让满族子孙不忘骑射本领,清太宗皇太极特别强调文武官员的官服一律都要带有箭袖.清朝的各级官员们平时把箭袖挽起来,在朝见皇上或者王公大臣时,敏捷地把袖子掸下来,然后两手伏地跪拜行礼,这一动作成为清朝礼节中规定的动作,叫作“放哇哈”.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的甩两下胳膊了.

    时苑17074877332: 清朝大臣跪拜之前为什么要先拍打袖子 -
    5817袁质 : 清朝的朝服是有旗服设计而来的,旗服的设计又得满足满人骑兵射箭的要求,故在衣服的袖口上又加上了一样类似半圆形的“装饰”.其实这个装饰叫“哇哈”.这个哇哈平时是可以收起来的,冬天射箭是可以放下来,达到保暖手的作用.说到...

    时苑17074877332: 电视上清朝大臣见了君王就喊万岁,为何历史上那是要挨骂的? -
    5817袁质 : 在热播电视剧《康熙王朝》里有这样一幕场景: 康熙皇帝来到乾清宫举行早朝.当他站在龙椅前时,众大臣立即跪拜下来,高声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康熙皇帝随即下令“平身”.众大臣又齐声回答:“谢皇上!”一套早朝礼仪...

    热搜:皇帝跪请主人立规矩 \\ 大臣给皇帝戴绿帽子 \\ 皇帝被当尿壶 \\ 帝王当狗 \\ 皇帝每天都要挨板子江陵 \\ 女董事长在家里跪下 \\ 用嘴当夜壶 \\ 夫君训诫责打规矩 \\ 开批上朝的双小皇帝 \\ 君王早朝晨侍 \\ 男儿国皇帝产子 \\ 跪迎夫主 \\ 皇子被派到军营慰问 \\ 皇帝被卖为小倌 \\ 帝王带道具上朝 \\ 皇帝跪请妻主立规矩的 \\ 帝君今天挨打了吗小兰花 \\ 皇帝自称贱狗 \\ 皇帝的夜壶 \\ 伺候皇帝就寝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