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从心所欲的境界

  • 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具体是指什么?
    答:从心所欲,不逾距,指孔子在七十岁前后这个阶段,达到了“从心所欲”且“不逾矩”的至高境界。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希”。古代生产力低下,人的寿命相对较短,不象现在,活到八、九十岁的人也很常见。在古代,特别是中国,“孝”的观念很强,对老人的行为极为宽容。对七十岁的老人,通常就“...
  • 孔子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什么意思
    答:“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自己到了七十岁的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原文】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大学之道;三十岁能够自立...
  • “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什么意思?
    答:意思是: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章的意思是: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
  •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境界
    答:天地境界意味着天人合德,也就是孔子所谓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它达到了“超我”的状态,其人格是所谓“圣人”。故二程曰:“圣人即天地也”。冯友兰的“四境界”说虽然在形式上与孔子的不同,其实它们在究竟处本无二致。人生境界的提升过程,也就是人的自我觉解和觉悟的过程。一个人在自己一生...
  •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原文和出处是什么
    答: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二、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大学之道;三十岁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四十岁能成为知者,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六十岁所闻皆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三、出处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 孔子的七十之心:从心所欲不逾矩
    答:孔子从“十又五岁志于学”为发端,其中志字,士下有心,即发心坚持于学习,到七十仍回到“心”,其一生所学,落实在此心之自由从容,圆融安详。这种境界,真如泰戈尔所言“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样的老来之境,心还是如此温暖而自如。古人认为&...
  • 如何理解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答:初读《论语》,我被那句“从心所欲,不逾矩”深深吸引,它不仅是我对儒家智慧的共鸣,更是人生境界的追求。从“志于学”到“而立”再到“不惑”,孔子的教诲揭示了修养的艰难。每一阶段都象征着对自我和社会规则的理解深化,这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历练。庄子与惠施的对话,看似大而无用,...
  • 你怎么理解孔子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答:孔子所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是在他明白事理学到了很多东西,自身的素质和文明程度足够高的情况下才说出来这样的话,一般人很少能做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 从心所欲不逾矩
    答:【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大学之道;三十岁能够自立于道;四十岁能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六十岁所闻皆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
  •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多少岁
    答: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中的《为政》。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

  • 网友评论:

    巴店17290803142: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 -
    41870米桂 :[答案]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第二章·为政篇》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

    巴店17290803142: 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个境界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他的修养让他心中的欲望都在不逾矩的范围? -
    41870米桂 :[答案] 可以这么理解,这是的他主观意识和人生准则都融为一体的在一定的框架内活动,这个框架已经成为他的潜意识,无论他是否感知到,他都将在此范围内行事而不越界

    巴店17290803142: 谈谈你对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人生境界的理解 -
    41870米桂 :[答案] “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字面意思理解,是跟随自己的心意做事,不违反(越过)做人的规则(道理). 您要谈境界,境界这个东西,是要实际体悟的,不是去理解,去猜的.理解和猜测的结果是意思心的产物.非真正的“境界”.那么怎样才能“体悟...

    巴店1729080314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 -
    41870米桂 : 译意: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

    巴店17290803142: 什么是人的最高境界哦? -
    41870米桂 : 每个人理解的最高境界都不同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可见孔子认为的最高境界是“从心所欲,不逾矩”

    巴店17290803142: 从心所欲不逾矩 -
    41870米桂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其实只要做事做人有底线 不出格 在规矩的框架内是可以随心所欲 自由发挥的 正所谓规矩再多不是给你一个人定的 明白了这一点在任何地方都会适应而不会感觉压力很大,孔子大概达到这样的境界

    巴店17290803142: 怎样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
    41870米桂 : 关于人生境界的知名看法吧,供你参考. 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对人生境界的不同追求,使他们对人生采取了不同态度,或入世、或出世、或既入世又出世,这便绘就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生理论的多重色彩,同时也影响和造就了中国...

    巴店17290803142: 拒人于千心之外是什么意思 -
    41870米桂 : 你好!1. 原句:拒人于千里之外,意思为把人挡在千里之外. 形容态度傲慢,坚决拒绝别人,或毫无商量余地. 拒:拒绝. 2. 出处:《孟子·告子下》:“距人于千里之外.” 3. 近义词:拒人千里、拒谏饰非、拒之门外 4. 反义词:洗耳恭听、纳谏如流 5. 故事: 战国时期,鲁平公准备任用孟子的学生乐正子主持国政,孟子喜出望外,公孙丑问孟子乐正子真的很有本事吗?孟子说他论本事、见闻与知识等都不如你,他的长处是对人很好,他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很多人聚集在他身边,能治理好国家. 希望对你有帮助.

    巴店17290803142: 孔子说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后面是什么? -
    41870米桂 : 《论语·为政》春秋:孔子及其弟子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释义: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巴店17290803142: 什么是归零,如何才能归零,归零之心态调整 -
    41870米桂 : 在工作、生活中,任何事结束,无论成败,都不妨让它“归零”,以全新的姿态开始另一件事.如果一件事延续的时间很长,也可以分阶段归零.如何“归零”呢?打个比方,夫妻俩吵了一架,互相说了不少难听的话.吵完了,妻子气得哭哭...

    热搜:孝顺父母的三种境界 \\ 孝的四个境界 \\ 真正的孝有三个境界 \\ 孔子做人的最高境界 \\ 孝悌的最高层次 \\ 本分做事良心做人 \\ 荀子的文章多为论辩体 \\ 孔子论孝的三个境界 \\ 孔子论人生的三境界 \\ 孔子的一生最高境界 \\ 孔子求学的三种境界 \\ 孔子论孝的三个层次 \\ 孔子认为孝有三个层次 \\ 孔子认为的最高境界 \\ 老子和鬼谷子谁厉害 \\ 老子孔子谁的境界高 \\ 孔子认为君子的标准是 \\ 一个人智慧的最高境界 \\ 谈谈孔子的修身之道 \\ 孔子的三重境界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