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集注+君子之于物也

  • 关于真诚诗句
    答:——《庄子.渔父》。2、真实之中有伟大,伟大之中有真实。——(法)雨果。3、真实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4、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法)拉罗什福科。5、真诚是通向荣誉之路。——(法)左拉。6、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7、没...
  • 寻找孟子的名言
    答: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 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孟子》主要注本有《孟子注疏》,《四部备要》本14卷;《孟子集注》,《四部备要》本7卷;《孟子正义》,《四部备要》本30卷。另有今人杨伯峻《孟子...
  • 孟子的简介
    答: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为了争取民心,他提出要注意培养“明人伦”的君子或大丈夫。他说...《孟子》主要注本有《孟子注疏》,《四部备要》本14卷;《孟子集注》,《四部备要》本7卷;《孟子正义》,《四部备要》本30卷。另有今人杨伯峻《孟子...
  •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孟子》二章 两篇课文哦 书下面的注释
    答: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还是比较恰切的。 《孟》文本身的结构和材料所揭示的中心论点应当是: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贤者能勿丧耳”。如果把...
  • 关于真诚的诗句
    答:10、至诚则金石为开。《西京杂记》卷五 11、诚之所感,触处皆通。宋·吴处厚《青厢杂记》12、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说》13、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14、君子乾乾不息于诚。宋·周敦颐《通书》15、修身处世,一诚...
  • 孟子的人格美学说
    答: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以仁义来塑造“君子”形象的思想,并更加热中于 “仁义”在人的内在本质的人格之美中的作用。 孟子与孔子一样,具有一种乐以成德,以道德为美的审美情怀,在他那里,道德的成就可以直接升华为一种审美的心理体验,形成一种悦神悦志类的审美效果。 孟子的观点(绝对的主观,绝对的唯心...
  • 关于信任诚信的古诗句
    答:13.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操履:操守。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 14.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说》 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15.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以真诚为准则是...
  • 《孟子集注》卷五·滕文公章句上
    答: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 复,扶又反。夫,音扶。时人不知性之本善,而以圣贤为不可企及;故世子于孟子之言不能无疑,而复来求见,盖恐别有卑近易行之说也。孟子知之,故但告之如此,以明古今圣愚本同一性,前言已尽,无复有他说也。 成?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
  • 孟子的一生???
    答:(《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曾周游齐、晋、宋薛、滕、梁列国,游说他的“王道”和“仁政”思想,历时约二十年,并一度成为齐宣王之客卿,但当时各诸侯正忙于合纵连横的兼并战争,没有人愿意采纳他的建议。于是孟子退而计学著书,在教学活动中孟子得到很大的慰藉,尝谓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 什么是儒家学?
    答:《孟子·尽心上》有“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朱熹在《孟子集注》中对“爱”、“物”两字做了解释:“爱”: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物”:谓禽兽、草木。显然,“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恰是生态道德和人际道德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的体现。

  • 网友评论:

    孟是15380095279: 《孟子》中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
    59129皮振 : 意思的释义:1、语言文字等的意义;思想内容:“节约”就是不浪费的~.要正确地了解这篇文章的中心~.你这句话是什么~?2、意见;愿望:大家的~是一起去.我想...

    孟是15380095279: 孟子曰:“亲亲而人民,人民而爱物.”是什么意思? -
    59129皮振 :[答案] 孟子说:“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原文】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译文】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它,但谈不上仁爱;对于百姓,仁爱...

    孟是15380095279: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这句话强调的是() -
    59129皮振 :[选项] A. 爱的层次差别和内在的联系 B. 君子能成为圣君的必备条件 C. 君子与百姓都应有仁爱之心 D. 实施仁政的前提是仁民爱物

    孟是15380095279: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
    59129皮振 :弗 :说不上、谈不上、不及 仁: 仁爱 于 : 对于

    孟是15380095279: 《孟子》原文 -
    59129皮振 : 【原文】孟子自范①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 赔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②者乎?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

    孟是15380095279: 儒家学习观对当今学生学习及人生的启迪?求详细解答!!O(∩ - ∩)O谢谢 -
    59129皮振 : 儒家 儒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时的孔子.儒家学说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中最重要的一支,它以强势的道德意识及政治理想成为贯穿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价值观. 基本观点 伦理观:仁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总纲.仁就是爱人,君主要体恤民情...

    孟是15380095279: ...完成下列各题.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著作《孟子》七篇蕴含了丰富的生态保护思想.    君子之于... -
    59129皮振 :[答案] (1)A、“这属于孔子'仁爱'的思想”错误,从原文第二段可以看出,这表达的是孟子的思想.故选A. (2)B、“指出了儒家两圣孔子和孟子在生态伦理思想上的贡献”于文无据.故选B. (3)D、原文第四段只是说“适度地获取生活资料”,并不是“不要...

    孟是15380095279: 孔子和孟子两位圣人都多次提到 仁 ,请各写一句《论语》和《孟子》中写仁的句子
    59129皮振 : 孔子:仁者爱人. 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是15380095279: 孟子的名言名句 -
    59129皮振 :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

    热搜:孟子全文及译文读解 \\ 朱熹《孟子集注》 \\ 孟子最精辟的十句话 \\ 孟子最经典的励志句子 \\ 孟子最经典的十句话 \\ 《诫子书》的原文 \\ 《孟子》文言文 \\ 《孟子 尽心上》原文 \\ 君子生于小国非君子之过也 \\ 孟子的名言名句 \\ 孟子最霸气的十句话 \\ 《君子之学》翻译 \\ 孟子恻隐之心下一句 \\ 孟子原文全文 \\ 孟子必背50句 \\ 出自《孟子》的名言 \\ 孟子集注原文 \\ 孟子全文20篇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 《孟子》名言警句摘抄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