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借什么讽刺了什么

  • 寒食,用了什么的写法含蓄的表达了什么?
    答:寒食用了借古讽今的写法,含蓄表达了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的嘲讽。
  • 《寒食》是一首什么性质的诗?
    答:《寒食》是一首借古讽今,含蓄表达了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的嘲讽的诗。出处:寒食 韩翃〔唐代〕原文: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译文: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
  • 寒食这首诗是如何讽刺特权阶层的?
    答: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唯独这些近臣之家,烛火通明,烟雾缭绕。由一斑而见全豹,仅此一点,足见这些近臣平日如何弄权倚势,欺压贤良。作者在这里仅用两句诗,写了一件传蜡烛的事情,就对皇帝的厚待亲信近臣,近臣的可恶可憎的面目暴露无遗,达到了辛辣讽刺的目的。
  • 寒食重点写什么流露出诗人对当时现实的不满?
    答:五侯家”隐射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外戚。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 古诗《寒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寒食 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寒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政治腐败现象的讽刺的思想感情。 《寒食》 唐代: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
  • 寒食这首诗描写了寒食节京城里的什么
    答:通过写寒食节的其乐融融,邻里告诫不要生火,借以讽刺自己生活的窘迫,反映社会穷苦大众的贫困生活。
  • 寒食哪一句借古讽今?
    答: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
  • 寒食中讽刺的是什么 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答:1、这里借汉喻唐,讽刺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2、《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3、...
  • 古诗寒食和迢迢牵牛星和食物夜望月的不同点是什么?
    答:《寒食》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诗人对腐败政治的讽刺。《迢迢牵牛星》借用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表达对人间别离的哀怨。《十五夜望月》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

  • 网友评论:

    武苛17820166333: 寒食借今日之景讽刺了什么? -
    2552笪闻 : 寒食借今日之景讽刺了: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望采纳,谢谢

    武苛17820166333: 寒食这首诗描写了寒食节京城里的什么 -
    2552笪闻 :[答案] 通过写寒食节的其乐融融,邻里告诫不要生火,借以讽刺自己生活的窘迫,反映社会穷苦大众的贫困生活.

    武苛17820166333: 寒食作者借后汉古故事讽刺唐肃宗,代宗朝廷宦官 - ---的情况 -
    2552笪闻 : 专权作者借后汉故事讽刺唐肃宗、代宗朝宦官专权的情况.暮春的帝京到处飘舞落花,已到寒食节了,当时的风俗,每于寒食日折柳插门,以示纪念.因此,诗的第二句特意写到了柳,寒食节本应禁火,但黄昏日落汉宫里却正分赐蜡烛,这些蜡烛的袅袅轻烟散入了五侯之家.这里的“汉宫”实指唐宫,宫中传烛分火,却先及五侯指宦官之家,这是他们近君多宠.唐肃宗、代宗以来的宦官,权盛可比汉之末世,朝政日乱,韩对此深恶痛绝,此诗借汉讽唐,寓意明显.

    武苛17820166333: 同样是写传统节日,三首诗说选取的角度不同,《寒食》中,诗人借什么劝谏什么? -
    2552笪闻 :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 回答 你好,[微笑][微笑] 提问 谢谢 回答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外戚.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外戚.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微笑][微笑] 更多1条 

    武苛17820166333: 寒食古诗中心思想? -
    2552笪闻 :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寒食唐代: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是一首寓意非常委婉的讽刺诗.在唐代以前,汉朝最为强大,所以唐人做诗都喜欢借汉来比唐,这里也是借汉代的故事来讽刺本...

    武苛17820166333: 寒食中什么是对特产阶级的讽刺? -
    2552笪闻 : 关于《寒食》的诗有好多,不知你问的是哪首?很可能是张友正《寒食日献郡守》和孟云卿的《寒食》对比赏析:两首诗分别借“他乡堪悲”、“贫居无烟”和“三径苔荒一钓船”、“厨里久无烟”,写出了生活的贫寒、困顿,借此表达了寒士的辛酸、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

    武苛17820166333: 寒食用什么劝谏什么? -
    2552笪闻 : 寒食用什么劝谏什么,如下:寒食用权贵大臣们在寒食破例地点蜡烛,劝谏君主应该亲贤臣,远小人,应该廉洁奉公.

    武苛17820166333: 寒食以汉喻今表达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2552笪闻 : 寒食以汉喻今表达诗人对权贵的讽刺和的愤慨.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这是一首讽刺诗,也是借汉事以喻唐事的.据《西京杂记》所载,寒食那一天,虽然全国...

    武苛17820166333: 韩红在写寒食这首诗的时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
    2552笪闻 :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有人认为这首诗选取典型的意象描写宫廷寒食节的情况,是诗人借古讽今,含蓄表达了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的嘲讽.也有意见认为由于作者未曾刻意求深,只是沉浸在打动了自己的形象与情感之中,发而为诗,反而使诗更含蓄,更富于情韵.

    武苛17820166333: 寒食一诗中最能表达讽喻之情的一句是? -
    2552笪闻 : 寒 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①,寒食东风御柳斜②. 日暮汉宫传蜡烛③,轻烟散入五侯家④. 寒食一诗中最能表达讽喻之情的一句是 有意见认为这是一首笔法巧妙含蓄的讽刺诗,作者后两句写夜晚之景,意在借古讽今.通过刻画一件传蜡烛的事情,就对皇帝的厚待亲信宦官,宦官的可恶可憎的面目暴露无遗,达到了嘲讽的目的

    热搜:寒食借用什么暗喻 \\ 番名《快要坏掉的八音盒》 \\ 寒食到底是讽刺还是赞美 \\ 寒食如何体现借古讽今 \\ 寒食为什么是借古讽今 \\ 寒衣节有多可怕 \\ 寒食讽刺了什么的腐败 \\ 寒食有没有讽刺的意味 \\ 寒食这首古诗讽刺了什么 \\ 寒食节不能做什么事 \\ 《寒食》是什么节日 \\ 寒食传蜡烛讽刺了什么 \\ 寒食后两句讽喻什么 \\ 寒食是如何讽刺 \\ 寒食为什么是讽刺诗 \\ 寒食表达了什么感情 \\ 寒食的后两句讽刺了什么 \\ 寒食揭露并讽刺了 \\ 寒食为什么是讽刺 \\ 寒食是如何讽刺阶层的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