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的主题

  • 古诗《寒食》的主题是什么
    答:1. 诗人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城中飞舞的柳絮和落红,以及宫中传递蜡烛的场景,含蓄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宦官专权的讽刺。2.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通过其细腻的笔触和深远的寓意,反映了唐代末期社会的某些侧面。3. 寒食节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起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用以纪念晋国公子的...
  • 《寒食》古诗的中心思想?
    答:《寒食》是唐代诗人孟云卿在寒食节时候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于他飘零贫困流落江南的时候。时值江南的繁花开满枝头的寒食节前夕,诗人思念家乡亲人,心情愈加悲伤。进而写到社会现实贫困人家没有开火做饭,认识到这不仅仅是因为寒食节的原因。该诗表现了诗人在寒食节来临之前的思乡之情,以及同情百姓...
  • 寒食是一首什么诗以什么喻什么
    答: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外戚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
  • 寒食 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寒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政治腐败现象的讽刺的思想感情。《寒食》唐代: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 寒食的主题思想
    答:《寒食》文中作者通过描写寒食节时皇宫里的情形,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特权的腐败现象。这首诗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却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
  • 寒食以为什么内容的七绝 寒食以什么为主要内容
    答:《寒食》是以寒食节为主题的七绝,诗人描写了寒食节期间的暮春景色,同时也在诗中借古讽今,讽刺外戚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寒食》的创作背景 《寒食》写于唐朝建中年间,在当时,寒食节时,皇帝会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这不仅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也是皇帝借这个机会给臣子官吏们提醒,...
  • 《寒食》讽刺了唐肃宗、代宗时期的贵族专权。体现这一主题的诗句是什么...
    答:《寒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翃。这是一首政治讽刺的诗。这首诗讽刺了唐肃宗、代宗时期的 贵族专权。体现这一主题的诗句是:(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寒食是以什么为内容创作的七绝?
    答: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节日(清明节)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外戚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
  • 《寒食》古诗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答:思想感情: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外戚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赏析:“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
  • 《寒食》这首诗的主要主题
    答:唐诗学习:韩翃的《寒食》解读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是一首讽刺诗,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有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字里行间都透着作者对当时得宠宦官们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

  • 网友评论:

    伏荆18350619546: 《寒食》是一首什么主题的诗?
    49378傅吉 :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写的是清明节前一两天春日的繁华

    伏荆18350619546: 《寒食》表达的思想感情 -
    49378傅吉 :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赏析】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

    伏荆18350619546: 寒食夜的主题是什么? -
    49378傅吉 : 标题 寒食夜 作者 崔道融 年代 唐 内容 满地梨花白,风吹碎月明.大家寒食夜,独贮望乡情. 注释 【注释】:

    伏荆18350619546: 古诗《寒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49378傅吉 : 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伏荆18350619546: 韩红在写寒食这首诗的时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
    49378傅吉 :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有人认为这首诗选取典型的意象描写宫廷寒食节的情况,是诗人借古讽今,含蓄表达了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的嘲讽.也有意见认为由于作者未曾刻意求深,只是沉浸在打动了自己的形象与情感之中,发而为诗,反而使诗更含蓄,更富于情韵.

    伏荆18350619546: “壬辰寒食”的主旨是什么?
    49378傅吉 : 诗的主旨是讽喻的,但也透出怜惜之情

    伏荆18350619546: 寒食 讽刺的内容是什么 -
    49378傅吉 :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在清明前两天,是从春秋时传下来的,是晋文公为了怀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推而定的.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寒食节那天,韩翃在长安街头漫游,被眼前的暮春景色迷住了,一直到暮色降临.晚上,皇宫里闪出一团团烛光,一片亮亮堂堂.而宫外却是一片漆黑,埋在深深的暮色里.韩翃感慨万分,想到杨贵妃和她的哥哥,倚仗皇帝的恩宠,作威作福,提笔写下《寒食》.这首诗写了寒食节京城里的融融春意,并讽刺了皇帝的偏宠.全诗含蓄自然,富有情韵.

    伏荆18350619546: 《寒食》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传统习俗?
    49378傅吉 : 寒食节禁火,只有皇宫可以燃烛.寒食节要吃冷食.寒食节扫墓、祭祀,怀念亲人.寒食节郊游,踏青.

    伏荆18350619546: 孟云卿《寒食》的原文大意是什么? -
    49378傅吉 : 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当春二月.由于江南气候温暖,二月已花满枝头.诗的首句描写物候,兼点时令.一个“满”字,传达出江南之春给人的繁花竞丽的感觉.这样触景起情,颇觉自然.与这种良辰美景相配的本该是赏心乐事,第二句...

    伏荆18350619546: 《寒食》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什么?答案 -
    49378傅吉 : 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寒食节禁烟火,而宫阁内灯火通明与宫外暮色四合一片黑暗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表达效果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偏宠宦臣权贵的讽刺.

    热搜:李白最吓人的一首古诗 \\ 寒食诗主题 \\ 迢迢牵牛星主题 \\ 寒食古诗主题思想 \\ 中秋主题 \\ 《寒食》的主题概括 \\ 寒食诗意和主题 \\ 《寒食》古诗中心思想 \\ 寒食的习俗习惯 \\ 寒食表达的主题 \\ 十五夜望月 \\ 寒食诗意20字 \\ 寒食的主题思想20字 \\ 《寒食》古诗 \\ 寒食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寒食》主题概括 \\ 寒食主题概括 \\ 寒食的中心思想20字 \\ 寒食主题概括简写 \\ 十五夜望月思想感情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