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感受

  •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有何重要意义?论文1500字
    答: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重要意义如下:1、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一种文化载体,它反映着当时的社会、历史风貌、审美等的经济、自然、文化情况。这有助于从另一侧面了解过去的历史、审美、价值观等。2、民间音乐具有修身养性功能,有助于人的自我了结。3、民族音乐作为一个民族各种信念和价值观的载体,它的...
  • 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在哪?
    答:现在的社会,没有多少人去关注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和发展。很多致力于发扬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家,现在有多少人知道呢?经济因素对中国古典音乐的影响是个争议颇大的问题。一方面,经济因素对中国的传统音乐绝对是一种压抑。我们在一种不成熟的情况下过早进入了艺术的商业化。这种过度的商业化使我们的民族迅速...
  • 如何看待中国传统音乐的当代价值
    答:音乐反映的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区下的文化内涵,因而遇到不同的文化圈子,交流便成了一种必要。中国传统音乐有助于向外国暂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4.时代多样性 中国各民族、各地区民间音乐的传承主要表现为各民族、各地区民间音乐的多元性与丰富性。中国各民族、各地区民间音乐在本质上不仅仅意味着对古老的...
  • 中国古代传统音乐的特点是什么?
    答:3. 中国古代音乐采用核心音调进行即兴展衍变形,以此来发展乐思,而不是使用西方音乐中的主题或曲牌。4. 在声部控制关系上,中国古代音乐展现了新的创作手法,这些手法既符合现代西方音乐的技术特点,也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写作风格相契合。5. 中国古代音乐引入了新的演奏法和新音色,如萧的“冒吹”技巧,...
  • 学习中国音乐的感受论文
    答:摘要: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民族音乐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作为中国人理所应当地接受中国民族文化的熏陶。民族音乐教育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的方式包括:以感受体验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和以丰富人文内涵为主线的教学...
  • 谈谈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答: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需要在法律、政策和管理上制定相应的规定和制度。例如,国家已经设立了多项资助和奖励计划,以鼓励社会各界加强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在教育上,也需要更加注重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加强青少年的传统音乐文化...
  • 学习中国音乐的感受论文
    答:摘要: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民族音乐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作为中国人理所应当地接受中国民族文化的熏陶。民族音乐教育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的方式包括:以感受体验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和以丰富人文内涵为主线的教学...
  • 最喜欢中国民间音乐-论文
    答:传统音乐中包括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民间音乐,也包括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具体到民间音乐来说,传统音乐中包括传统的民间音乐,但不包括新兴的民间音乐。 传统音乐中民间音乐与非民间音乐的区分,要比民间音乐与专业音乐的区分复杂得多。首先,许多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与民间音乐有着亲源关系。它们或者发源...
  • 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是
    答: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是是节奏的自由、是旋律中的留白。
  • 在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冲击下,如何看待中国传统音乐的当代价值
    答:1. 文化代表:中国传统音乐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和特色。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音调、节奏和表现形式,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如京剧、昆曲等传统音乐表演形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 历史和文化底蕴:中国传统音乐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美学思想,...

  • 网友评论:

    巩寇18680414322: 求“谈谈你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识”文章,600字.感激不尽! -
    6277荆栋 :[答案] 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

    巩寇18680414322: 各位能介绍一下自己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感想吗?Thank you~~~~!!!!!!!!!!!!! -
    6277荆栋 : 我只有两个词:传承和发展!现在人们对古典和传统接触得实在太少了,特别是年轻人.现在时代不一样了,社会有差异,文化也不比以前了.很多人不愿意去了解它,甚至认为听这些音乐完全索然无味,自然对古典和传统缺乏文化认同,不懂...

    巩寇18680414322: 对中国音乐的认识 -
    6277荆栋 : 我对中国音乐的几点看法一直对音乐都比较敏感,也一直关注不同风格的音乐.休闲时或者郁闷时候,不,应该说是任何在电脑旁的时候,都习惯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做事情,这样创意灵感就来了~~~呵呵.恰好,这段时间把中国内地、港澳台...

    巩寇18680414322: 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欣赏 -
    6277荆栋 : 民族器乐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她象一颗璀灿的明珠,印证着我们各个民族丰富的想象和多彩的生活. 每一种民族乐器,都具有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反映和漾溢出民族特色的生活情趣.这情趣可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咯.和每个民族的社会生活是紧密不可分的.每个真正喜欢器乐的朋友都是很努力的,从民间到院校.在全国曾经掀起的民乐风,令喜欢民乐的朋友们很疯狂.带给每个人的精神享受是无与伦比的. 愿我们喜欢民族器乐的朋友们继续努力,发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永久的传承下去.

    巩寇18680414322: 作为当代人你是怎么样看待传统音乐的在你生活的环境里传统音乐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在你成长的这些年里传统音乐有过多少变化,对于传统音乐的变化你有什么看法.你生活的环境里传统音乐是得到保护还是正在被当代文化吞 -
    6277荆栋 : 首先传统音乐是不可能被现代音乐取代,其次传统音乐作为中国的一种文化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所喜欢

    巩寇18680414322: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音乐史谈谈对中国音乐的了解和认识 急!!!!!! -
    6277荆栋 : 既然是谈了解,那你就首先应该知道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构成,或者说种类:宫廷音乐分雅清燕(宴),还有民间音乐.民间音乐分民间器乐和民歌,这些你需要去查书,然后列出一个系统的表,如果是考试,就得好好的背一下. “认识”就是很主观的东西了,可以展望未来可以总结过去,总之如果是考试,多说点好话.比如传统应该继承和发扬之类的.这些都是民族瑰宝不应该丢弃云云.老师会喜欢的O(∩_∩)O~ 另外1、可以通过比较来谈:对比西方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从未出现哪一个“划时代”的人,而西方音乐史上有巴赫和贝多芬,一个结束了巴洛克时代,一个结束了古典主义. 2、还是比较:西方交响合奏讲究声部协调,中国传统乐器合奏则突出声部个性.

    巩寇18680414322: 论述对中国传统音乐美的认识 -
    6277荆栋 : 都表达过这样一种思想:我国的民间音乐已经为自身赢得了不朽.可以相信,我国的民歌《茉莉花》、《小河淌水》等,以及民间器乐曲《二泉映月》、《夕阳箫鼓》、《大浪淘沙》等,将和巴赫、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一样,在岁月的流逝中一直...

    巩寇18680414322: 学习中国古代音乐的收获与不足> -
    6277荆栋 : 不知道你所谓学习是什么意思,是创作吗/ 本人很喜欢欣赏中国古代音乐,每一首乐曲都有一个故事在里面. 我想不足是中国的古代音乐博大精深,是没有时间完全了解其中奥妙啊!"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反映了中国古代音乐的美妙哦!

    巩寇18680414322: 浅谈一下90后学生对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的看法 -
    6277荆栋 : 古典:听不懂、装逼 民族:老土、恶心 流行:易懂所以听得人多,小孩子一般都有群体心理所以你爱听我也爱听. 要是古典音乐懂得人多我估计也会产生群体心理,渐渐的流行起来

    巩寇18680414322: 中国古典音乐的特点? -
    6277荆栋 : 答:中国古典音乐的特点很多,中国古典音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我总结了以下特点. 古典音乐大概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是系统性,从传统发展而来,理论与创作理念的在不断地被继承和创新,像一门科学;第二是经典性, 19世纪以及之前的大部分古典音乐,一般都是社会影响较大,被人们视为经典而流传的作品;第三是严肃性,尤其从18世纪开始,古典音乐的作曲家们为了追求创新张扬个性而创作,他们希望写别人从来没写过的曲子,用别人从来没用过的手法,而其他目的(比如曲子的人气、娱乐性、商业价值等等)是次要的. 以上是我的总结.

    热搜:对中国古代音乐的感受 \\ 对中国流行音乐的感想 \\ 对中国民间音乐的感受 \\ 对音乐的感受 \\ 中国传统音乐心得体会 \\ 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识 \\ 中国传统音乐学习心得 \\ 音乐会的感受的句子 \\ 我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感想 \\ 中国器乐作品赏析感受 \\ 对中国传统乐器的看法感受 \\ 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 \\ 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感受 \\ 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看法 \\ 对中国音乐文化的感想 \\ 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识和看法 \\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感想 \\ 对音乐的感受和体会 \\ 对民族乐器的赞扬和感受 \\ 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