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采薇中的赋比兴

  • 举例诗经蒹葭或采薇中那些句子运用了赋比兴手法
    答: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赋: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比: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 采薇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诗歌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第六节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全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末章头四句,抒写当年出征...
  • 什么是《诗经》的赋比兴手法?并各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答: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如今的排比修辞方法。比:类比,比喻。(这里有两种说法,分别是类比和比喻。而在“比兴”中,“比”为“比喻”之意。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如今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
  • 赋比兴是什么?
    答:赋比兴是《诗经》中运用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这三种表现手法的研究贯穿了中华文化的各个朝代,因此也在古诗词发展历史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赋”指的是平铺直叙,也就是直接的陈述事物,主要是将诗人的思想感情与事物直接联系起来的表达手法;2、“比”学术界有两种说法,其一表示“比”指的是“比喻...
  • 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 啥意思 咋区分哇
    答:所谓风、雅、颂,是指《诗经》按音乐划分的三个类别。“风”,是指国风,即西周时期各国的民间歌谣。“雅”,是周王京畿的乐歌,周王京畿被周人称为夏,古代雅、夏通用,故有此称。“雅”分大雅、小雅,意与后世的大曲、小曲相近。“颂”,是形容、赞颂的意思,是当时统治者进行祭祀时的乐歌。所谓...
  • 《采薇》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赏析)
    答: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末章头四句,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有名的诗句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小雅·采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hljadlym_111...
  • 试论《诗经的表现艺术》
    答:赋、比、兴是《诗经》独特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在《诗经》的许多篇章中都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同时赋、比、兴也体现了《诗经》的诗歌艺术,对构造诗歌意泉、创造诗歌意境、表达诗人情感起到很大作用。 赋、 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而且是《诗经》中独特的表现手法,对于后世的影响颇大。最早提到 “赋、...
  • 什么是《诗经》的赋比兴手法?并各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答:译文: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玉器 2、《诗经》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运用兴。译文:桑树叶儿未落时,枝叶繁茂色泽润 3、《诗经》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译文:生离死别好凄苦,先前与你有誓言.紧紧拉着你的手,与你偕老到白头。
  • 了解《诗经》风雅颂和赋比兴各指什么
    答:风是乐调,又称国风,就是各诸侯国土风歌谣,大多为民歌,富有思想性与艺术性,是《诗经》中最重要部分,分为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十五国风,计160篇。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计105篇,分为《大雅》、《小雅》。《大雅》31篇,用于诸侯朝会;《小雅》74篇...
  • 运用赋比兴关于爱情的句子
    答:把情感寄寓在形象之中,让读者不知不觉地从形象中受到感染,产生意味无穷的效果。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如果舍去景物,不过是说“去时是春天,回来是冬天”,还有什么意味呢?《氓》中的第3、4两章——这两章以抒情为主,诗中皆以桑树起兴...

  • 网友评论:

    国卞13633417049: 采薇中的赋比兴 -
    42784桓罚 : 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国卞13633417049: 《诗经》中的采薇运用的那些手法 -
    42784桓罚 :[答案] 表现手法上的赋比兴.(如《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章法上的重复叠句,反复咏叹,增强了诗的音乐感,使情感得到尽情抒发.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语言上的双声叠韵和叠...

    国卞13633417049: 诗经采薇中的比兴句是哪些,作用是什么 -
    42784桓罚 : 从写作上看,它和诗经的许多作品一样用以薇起兴的手法,加上章法、词法上重沓叠奏,使内容和情趣都得以层层铺出,渐渐深化,也增强了作品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全诗有记叙,有议论,有景物,有抒情,有心理描写,搭配错落有致,又十分妥贴. 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综观全诗,《采薇》主导情致的典型意义,不是抒发遣戍役劝将士的战斗之情,而是将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退隐为背景,将从属于国家军事行动的个人从战场上分离出来,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采薇》,似可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

    国卞13633417049: 以采薇为例,分析诗经中比兴和重章叠句的特点. -
    42784桓罚 : 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1、诗以“采薇”托物起兴,以“薇”的发芽到变老过程暗示季节的变化推移,从而将戍期漫长、战士久戍不归的思乡情感含蓄复杂地表现出来. 2、以采薇起兴,但兴中...

    国卞13633417049: 诗经 采薇作者分别描写了什么? -
    42784桓罚 : 《诗经》用赋比兴,往往用景物起兴,实质则有他意.采薇中反复咏唱的采薇采薇,就是兴,兴是什么,兴乃是托物起兴,先言他物,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作真正所要表达的意旨.所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这样的句子,不是写景,是为了引...

    国卞13633417049: 举例诗经蒹葭或采薇中那些句子运用了赋比兴手法 -
    42784桓罚 : 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赋: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比: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国卞13633417049: 采薇一、诗的前三节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它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的??
    42784桓罚 : 《诗经·小雅·采薇》的前三段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表达戍卒远别家乡、历久不归、思恋家园的凄苦心情. 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前三段中首句以采薇起兴,兴中兼赋.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长.“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

    国卞13633417049: 以采薇为例~分析[比兴]和[重章叠句]的特点 {高悬赏!!!} -
    42784桓罚 : “比”简要地说就是“借物托情,或者就是托物言志” “兴”相信你们老师上课肯定讲过了,但是我还是重复一边“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重章叠句特点:“有节奏感韵律感,层层递进(有时候也指作者感情的层层递进)”(在《采薇》里面么就是作者的思乡之情日渐强烈的感情层层递进) 举例:“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到后来第二段“采薇采薇,薇亦柔止”再到后来的“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国卞13633417049: 诗经《采薇》中赋的运用及题目的含义 -
    42784桓罚 :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和后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等所形成的反复,就是复.“采薇”是摘薇这种植物的意思,通过“作”,“柔”,“刚”这三种植物生长阶段中所表现的变化,来写时间的过去. “采薇采薇”又是“兴”(假借对他物的描写,引出主题)这种写法.诗经中很多诗的题目,都采用其所“兴”的对象来命名,诸如:雎鸠,蒹葭,伐檀,硕鼠等.

    国卞13633417049: 以采薇为例,分析诗经中比兴和重章叠句的特点.如题 -
    42784桓罚 :[答案] 这四句,是诗中情景交融的名句.“依依”,“霏霏”这两组叠词,不但把柳枝的婀娜姿态、大雪的飞舞飘扬描绘得十分肯体、生动,而且非常形象地揭示了这一征人的内心世界.“杨柳依依”表现他春天出征时对故乡、亲人恋恋不舍...

    热搜:采薇诗风雅颂的那一部分 \\ 采薇起兴的手法 \\ 《采薇》小雅 \\ 小雅采薇中烈烈的原意 \\ 小雅采薇古诗原文 \\ 诗经小雅采薇节选原文 \\ 《诗经小雅斯干》 \\ 《诗经小雅采薇》古诗 \\ 《小雅 采薇》中 薇 意义 \\ 采薇诗经小雅六年级下册 \\ 诗经小雅采薇全文带诵读 \\ 诗经小雅采薇的主体是 \\ 采薇是大雅还是小雅中的一篇 \\ 诗经小雅采薇最后一章 \\ 诗经采薇中赋的例子 \\ 《采薇》中的赋比兴句子 \\ 《诗经小雅》蓼莪 \\ 《小雅采薇》原文和翻译 \\ 采薇里的赋比兴手法 \\ 采薇小雅原文注音版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