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于断见的总结

  • 13颗佛珠代表什么
    答: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三十六颗 无...
  • 心理承受力太差,我该怎么办?
    答:一个字改,在这个竞争激烈的 社会 里,心理承受能力差影响着我们的许多方面。它会让你失去本该有的东西,或在诸多方面都不顺心。怎么改变这种心理呢我总结有以下建议希望对你有用。你是不是觉得有时候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伤到你的内心,甚至引起你的仇恨,其实以那个人的性格他不是这个意思,但你...
  • 中国佛教文化对当前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有什么借鉴作用?
    答:断见否定了道德基础的客观性,常见否定了道德主体的意志自由。这两者都会导致道德价值体系的崩溃。二是如何把社会对个体的道德要求同个体对幸福和自由解脱的追求统一起来。回答这个问题,既要避免只顾及社会对个体的道德要求,漠视个体的幸福和解脱,又要避免不顾社会要求、片面追求个人幸福和自由的做法。前者会导致空洞的...
  • 请问概要的说,佛教主要在讲什么?佛教和基督教、儒教等(也都在教人行 ...
    答:2、又,众生以我计非我(无我);不知不证诸法的真正起源永恒常住的“第8识如来藏心”,乃至拨无因果、落入断见。此是第2重颠倒:众生不知不证本来常住自性清净涅槃、本觉圆妙明心,不知不证真我的存在,不能迈向佛道,成就常乐我净的究竟解脱。(详见《楞严经》、《涅槃经》等开示)。所以,...
  • 做人难?
    答:但很多人还是常常失信于人,要想让自己在朋友圈里友有口碑、有面子,就应该做到:少说话、多做事!少抱怨、多付出!少承诺、多办事!为人处世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经见的多了,自热懂得的也就多了,明白的也就多了!凡事欲速则不达!慢慢修身,常常学习,常常总结,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 对佛教没有很深刻的了解,如何理解「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
    答:说大修行人不落因果,笼统肯定因果律可超越,忽略了可转、消宿业的条件,未能将真、俗二谛统一(依业空故必有因果报应),堕于“恶取空”的边见、断见,会起使人纵心放任、不勤苦修行的负面教化作用,令学人智眼不明,造下了宣扬邪见的恶业,因此应堕于畜生道,受痴暗无智之报。然毕竟善根不浅,五百世后,得遇...
  • 念佛法门最核心的是不是信愿行三资粮啊?如果真信,发愿往生,加上持名...
    答:也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但心清净不一定断烦恼,可以是伏住烦恼,在临终一刻头脑清晰不迷惑,谓之待业往生。这是标准,以此标准来分析往生的条件,藕益大师总结为信愿行,非常圆满,非信不足以发愿,非愿不足以导行,能念佛念到心清净必然信愿行三者具足,但若由信愿行而得心清净,这个很不...
  • 唐代本草书中的茶
    答:乍看起来,《唐本草》作者似乎对茶的总结过于简单,其实不然。从苏敬等辨析 《神农本草经》“苦菜”是否就是茶这个问题上,可以看出他们对茶的研究十分 深入。他们依据“《尔雅丨释草》云:荼,苦菜。《释木》云:檟,苦茶。”得出 结论是:“二物全别,不得为例。”并考证《神农本草经》“苦菜”...
  • 关于一个先有自信后有成功的辩论赛。 如何论证自信后有成功?
    答:一到四部分可以利用些案例做二辩和总结陈词。第五部分是个反方的一辩发言,你可以看看反方观点。一、如果有坚强的自信往往能使平凡的男男女女 做出惊人的事业来 胆怯和意志不坚定的人即便有出众的才干 优秀的天赋 高尚的性格也终难成就伟大的事业 一个人的成就绝不会超出他的自信所能达到的高度 无论做什么事坚定...
  • 求别人不如求自己用一句话很深怎么说?
    答:一个真正有出息的人总是“求人不如求己”,他会从内力上提升自己,从智慧上提高自己,从思考总结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有困难就向父母伸手。作家杨大侠认为,求自己的成本最划算

  • 网友评论:

    祖诗19890038785: 断见和常见是什么意思
    42983墨邢 : 佛教谓人之见有两种:一为常见,二为断见. 所谓“断见”,就是只相信五官现量识认识对象的存在,只承认现实世界、现世生命的存在,不承认现实世界和现世生命的前...

    祖诗19890038785: 原始佛教把佛教以外的各种哲学观点归纳为两种基本的观点 -- “常见”和“断见”.“常见”是婆罗门哲学的核心,认为事物中存在着一个常寸不灭的实体--梵.梵的根本特性是常性,即无限性、永恒性、不灭性、绝对性,梵实质上就是绝对的精神实在. -
    42983墨邢 : 常见:认为人死了以后,有生死交替,人死以后下世出生还是人,羊死以后下世出生还是羊,没有六道轮回的观念.断见:认为人死了以后,什麽都没有了,不会有下一生下一世.

    祖诗19890038785: 常断二边和能所二取是什么意思 -
    42983墨邢 : 佛法的究竟处就是讲的不二慧.离常断、断能所,都是讲一如真心,其义理很深,篇幅也很大.没有一定佛法基础的修行人,很难了达.这里就简单普及一下,所说的常断,即外道常见与断见.常见,即认为现世的某些存在在时空上常恒不变.断见,则认为现世的某些存在并非常恒不变,将来会断灭无余.如认为人死后,不会再有来世.这常断二见都是错误的见解,修行人当远离.而“能”与“所”.能是能动之义,谓施加作用的一方;所是被动之义,谓受施加作用的一方.能所是分别见,灭尽能所二取,也就是说断除能、所二取著心.若要深入了解常断、能所义理,就要深入研究般若、唯识经典,多听经闻法.

    祖诗19890038785: 持邪见者会有哪些果报 -
    42983墨邢 : 邪见可以分为360种或62种等,这在《如意宝藏论》中有详细的记录和描述.简而言之,可以分为常见和断见. 常见,就是认为神我常有,有些人认为遍入天、大自在天等是造物主,以为一切都是造物主创造的,自己只要能依附于神的力量,...

    祖诗19890038785: 佛教的终极目标是涅盘,请问这是常见?或是断见?
    42983墨邢 : 佛教既不教导常见,也不教导断见,而是教导属于中道的正见,中道即是八正道.常见与断见这两者,都认为有一个自我存在,这是佛教所不接受的.佛陀一向以来都是教...

    祖诗19890038785: 边见是什么:执著于断、常二见.认为“我”是永恒的执著“常”?认为人死后一了百了,执著“断”?由于缺乏 -
    42983墨邢 : 边,即两边,边执就是不论在什么相上总是不着这边就着那边,而否定另一边,比如,色与空,有与无......总是着一边.没有两边,也没有中间,空非空非非空.一切随因相续.佛法圆融没有断灭.执于任何一方都不可取,就是连不执也不能执. 自己的看法,交流,请指正.

    祖诗19890038785: [佛学]什么是断见 -
    42983墨邢 : 不识前面因后面果,孤立看待形成认识

    祖诗19890038785: 佛教,什么叫断灭见? -
    42983墨邢 : 断灭论,主张众生在死后,生命即完全断灭、空无的看法.又称'断见'.这种看法,与'常见'都是佛.法所常破斥的边执之见.据巴.利语《梵.网.经》所载,释.尊时代印.度一般思想界的学说,大略可归为六十二见.断灭论即为其中之一.持此论者反.对正统婆.罗门的'常住我论',而主张'我'(灵魂)随着身.体的衰坏也必完全断灭消失.六师外.道中的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就是持此论者.

    祖诗19890038785: “诸外道见是断常事已,便生执著”的意思 -
    42983墨邢 : 虽然从查询结果看,句读多如楼主所引,但是我感觉如下点断可能更有利于阅读.诸外道见是断常,事已便生执着.意思说:断见和常见都是外道见,虽然事情都过去了,但是心中却生起执着.本来正见应该是无所住的,外道见却执着不放.

    祖诗19890038785: 佛经中提到的六大烦恼指哪些? -
    42983墨邢 : 一、根本烦恼: 最根本的烦恼有贪、嗔、痴,称为三毒.一般人说某人很贪心,很会发脾气,很愚痴,这与佛法中所说的贪、嗔、痴有点不同. 一、贪:佛法中说贪是于三有及资具(顺境)染著不舍.三有是欲有、色有、无色有.因为众生贪...

    热搜:周总结万能模板 \\ 佛教中的常见与断见 \\ 句句不提爱却爱入骨髓 \\ 简短的拜访客户总结 \\ 工作总结50字简短 \\ 乡级见义勇为工作总结 \\ 中考后的总结 \\ 工作总结精辟简短 \\ 综合窗口人员个人总结 \\ 差生转化工作总结 \\ 一年的总结经典句子 \\ 两纪一化周总结 \\ 工作总结万能开头 \\ 拜访客户每日总结 \\ 表达一段感情的总结 \\ 拜访客户总结怎么写 \\ 《说和做》的总结句 \\ 拜访总结怎么写 \\ 拜访客户总结短句小结 \\ 简短个人感情总结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