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字子厚长安人少喜谈兵

  • 宋史・张载传原文及翻译,宋史・张载传原文及翻译
    答:张载.字子厚,长安人。少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年二十一,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载读其书,犹以为未足,又访诸释、老,累年究极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尝坐虎皮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一夕,二...
  • 以书谒范仲淹中书的意思?
    答:张载.字子厚,长安人。少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年二十一,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载读其书,犹以为未足,又访诸释、老,累年究极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尝坐虎皮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一夕,二...
  • 张载简介张载的资料
    答:1、张载,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1020年—1077年12月6日),字子厚,原籍大梁(今河南开封),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后侨寓于风翔眉县横渠镇(今陕西眉县横渠镇)并在横渠镇讲学,世称“横渠先生”。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
  • 张载横渠四句
    答:在张载看来,人心否塞,人欲横流之时,必须研究义理,乃可以自拔于流俗,不至于戕贼其天性,作为学者,应该研究义理之学,切勿空谈心性。我们得一“理”字。张载的人物信息:张载(1020年—1077年12月6日),字子厚,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后侨寓于凤翔眉县横渠镇(今陕西眉...
  • 被范仲淹劝退的张载,在顿悟之后总结出了什么事?
    答:张载,字子厚,典出《易经·坤卦·大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道德高尚,能够承担重大任务。由此可见,张载之父对他是何等寄予厚望。(《清平乐》张载剧照)张载天资聪颖,少喜谈兵,所以当西夏侵扰北宋边境之时,21岁的他写成《边议九条》,向当时主持西北防务...
  • “为天地立心,为百姓请命”出处?
    答:少年时代的张载兴趣广泛,无所不学,是个有志向的人。宋仁宗时,北 宋与辽矛盾缓和,但在西北地区,与西夏的矛盾上升,交争更为激烈。张载 是一个关心国事的青年,尤喜谈兵事,与邠人焦寅交游,两人志同道合。张 载想联合一些人,夺取洮西的失地。仁宗康定元年(1040),范仲淹与韩琦任陕西经略安抚...
  • 张载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答:字子厚,陕西凤翔杕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学者称他为横渠先生。家族世居大梁(今河南开封),父张迪,作过殿中丞。张载少喜谈兵,后读《中庸》,研究佛道,无所得,又求之于儒家六经,嘉濛(yòu)年间举进士,任祁州司法参军。政治上要求改革弊政,解决由于土地兼并,赋役繁重所造成的“民不足...
  • 张载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说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
    答:张载认为自己刚调入京都,对朝廷王安石变法了解甚少,请求等一段时间再作计议,后被任命为崇文院校书。当时王安石执政变法,想得到张载的支持。有一天见到张载,对他说:“朝廷正要推行新法,恐怕不能胜任,想请你帮忙,你愿意吗?”张载一面赞同政治家应大有作为,但又含蓄地拒绝参与新政的行为,遂渐...
  • 《宋史》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第一百八十六(3)
    答:张载,字子厚,长安人。少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年二十一,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载读其书,犹以为未足,又访诸释、老,累年究极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尝坐虎皮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一夕,二程...
  • 文言文张载
    答:《宋史·张载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 原文: 张载.字子厚,长安人。少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年二十一,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载读其书,犹以为未足,又访诸释、老,累年究极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尝坐虎皮讲《易》京师,听...

  • 网友评论:

    阎屠19776488619: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载,字子厚,长安人.少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年二十一,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乃警之曰:“儒者... -
    7534解琛 :[答案] (1)A拜见.“谒”后跟人名时一般表示“拜谒、拜见”.B端正地.见《赤壁赋》的“正襟危坐”,意思相同.C穿着破旧的衣服.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D 主持、管理.知,做动词时有“主持管理”的意思.(2)D A 连词...

    阎屠19776488619: 有关于古文阅读请写明过程张载,字子厚,长安人少喜谈兵年二十一
    7534解琛 : 选B. A、“反”古通“返”.此句意为“回过头来又继续钻研《六经》”. C、“参军”古为官名,指诸王及将帅的幕僚. D、“进取”古指“求取功名”.此句意为“说他不热衷于官职的升迁”.

    阎屠19776488619: 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名字怎样读,不知是第三还是第四声 -
    7534解琛 : 读作四声,zài.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宏,历代传颂不衰. 宋天禧四年(1020年),张载出生于长安(今西安),青年时喜论兵法,后求之于儒家“六经”,曾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等职.后辞归,讲学关中,故其学派称为“关学”.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返家途中病逝于临潼,年58岁. 张载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有《正蒙》、《横渠易说》等著述留世.

    阎屠19776488619: 中古历史上字子厚的人有哪些 -
    7534解琛 :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章惇(1035—1105) ,字子厚,福建浦城人,极力赞助王安石变法,成为变法派的中坚分子.牛秉坤(1866~1943)京剧喜连成科班创始人.字子厚.牛子厚有东北首富之称,为发展繁荣我国的京剧事业做出了贡献.张载,字子厚,又称张子.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程颢、程颐的表叔,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与周敦颐、邵雍、程颐庙、程颢庙合称“北宋五子”.

    阎屠19776488619: “为天地立心,为百姓请命”出处? -
    7534解琛 : 张载 ——为天地立心张载(1020—1078)①,字子厚,世居大梁.祖父张复在真宗朝为给事中, 集贤院学士,赠司空.其父张迪仕仁宗朝,终于殿中丞,知涪州事,赠尚书 都官郎中.由于家道清寒,张迪死后,全家便侨居凤翔郿县(今属陕...

    阎屠19776488619: 张载关于“天道性心”的解释,何为天?何为道、何为性?何为心?? -
    7534解琛 : 意思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 太平. 宋天禧四年(1020年),张载出生.其名出自《周易·坤卦》:“厚德载物”.[2] 张载从小天资聪明,十岁时随外傅学习,就表现出不同常人的品格,“志气不群,知虚奉父命...

    阎屠19776488619: 张载“天、道、性、心”是什么意思? -
    7534解琛 : 道:天道、地道、人道的总称.也包含不需要人去认识的和人所认识的两种情况.由不需要人去认识而言,即“不可道”之“道”;由人所认识的而言,即“可道”之“非常道”,接近于“德”而非“德”.性,与生俱来,显现于本心的就是...

    阎屠19776488619: 《横渠四句》作者是谁?横渠四句这文章作者是谁? -
    7534解琛 :[答案] 横渠: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字子厚.凤翔郿县(属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 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张载为自己哲学所确立的基本宗旨,亦是张载哲学的大纲.

    阎屠19776488619: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谁的名言? -
    7534解琛 : 张载(1020年—1077年12月6日),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 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三十八位.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

    阎屠19776488619: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800字 -
    7534解琛 :[答案] 这个写的有点深奥,你看着用吧 主要说的就是复周礼以开太平,但士官不顺,才华抱负无以施展,只能讲学著书,造道家中. 北宋著名理学家、关学领袖张载(字子厚,人称横渠先生,1020-1077年),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其中包括...

    热搜:宋史张载传全文 \\ 张载横渠四句经典解析 \\ 张载最后的下场 \\ 张载字子厚长安人答案 \\ 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 \\ 张载最经典的十句话 \\ 张载封建者天下之事 \\ 横渠四句全文完整版 \\ 张载字子厚长安人少喜谈兵译文 \\ 张载的横渠四句包括 \\ 张载字子厚长安人翻译 \\ 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 \\ 张载最大的贡献 \\ 张载的为生民立道 \\ 张载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全文 \\ 四句 释义 \\ 张载的西铭原文 \\ 横渠四句为啥最近很火 \\ 张载西铭六个典故 \\ 张载最高境界的四句话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