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聊斋当城隍

  • 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有心为善,虽善不赏.出自哪里?有原文的吗
    答: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有心为善,虽善不赏.出自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开宗第一篇《考城隍》。有原文。《考城隍》是《聊斋志异》第一卷第一篇的篇目,讲述了宋先生在去世后由神差邀请,考上城隍。但是宋先生以孝敬母亲为由,恳求在母亲百年之后再赴任。他孝敬母亲的...
  • 《聊斋志异》读后感800字
    答: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聊斋志异》读后感范文800字(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聊斋志异》读后感800字1 清末有一"柳泉居士",其书《聊斋志异》在后世广为流传,此人谓之"蒲松龄"。松...
  • 聊斋的故事梗概
    答:丈人家里人都非常惊奇,不知宋先生已经成了神,做了城隍。他们急忙跑到宋先生家里去打听消息,原来,宋先生已经死去了。 我姑夫自己记有小传,可惜战乱后没有保存下来,这只不过是个大概吧。 考城隍》是《聊斋志异》的第一篇。是一篇宣扬仁孝之德的寓言故事。 文章记叙了宋焘考取城隍一职的事情。宋焘卧病在床,被官...
  • 聊斋志异第一章讲了什么?
    答:第一章讲了主人公宋先生在去世后由神差邀请,考上城隍;但是宋先生以孝敬母亲为由,恳求在母亲百年之后再赴任;他孝敬母亲的心情感动了神仙,准许他还魂为母亲尽孝。该篇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孝道的重视,做为《聊斋志异》通篇首文,作者在文中借书生之手,写出了自己的善恶观,也通过书生之间互赠的...
  • 聊斋志异学文言文
    答:像这样经历了二十余年,《聊斋志异》这本书才告完成。 4. 谁能给几篇聊斋志异的文言文来,要附有现代文体 考城隍 我姐夫的祖父宋先生,名焘,原是本城的一位秀才。有一天,他生病躺在床上,忽然,看到一名衙门的公差,手里拿着一张通知单,牵着一匹头上有白毛的马走来。对他说:“请你去参加考试!”宋先生说:...
  • 《聊斋志异》经典故事的主要内容
    答:《聊斋志异》经典故事:《考城隍》,《尸变》,《喷水》,《崂山道士》,《娇娜》,《叶生》,《画皮》,《董生》,《婴宁》,《聂小倩》,《莲香》,《张城》,《桥娘》,《口技》,... 《聊斋志异》经典故事:《考城隍》,《尸变》,《喷水》,《崂山道士》,《娇娜》,《叶生》,《画皮》,《董生》,《婴宁》,《聂...
  • 聊斋文言文简介
    答:读《聊斋志异》,就像走进一座五彩缤纷的人物画廊。每个故事的情节安排也都显出作者的智慧和匠心,故事性强,曲折有味让人回味无穷。 6. 谁能给几篇聊斋志异的文言文来,要附有现代文体 考城隍 我姐夫的祖父宋先生,名焘,原是本城的一位秀才。 有一天,他生病躺在床上,忽然,看到一名衙门的公差,手里拿着一张...
  • “考城隍”给我们哪些人生感悟?
    答:  “考城隍”这个故事出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 讲的是:有位书生叫宋焘,是秀才,因十年苦读身体虚弱。  一日,身体不舒服,便早早睡下。在朦胧的月色之下,远远见一个仆人,牵着一匹额间有白毛的骏马来到他跟前。邀请他去参加考试。宋焘清楚地记得考官还没有到本地,考试还有...
  • 聊斋志异经典故事文言文
    答:丈人家里人都非常惊奇,不知宋先生已经成了神,做了城隍。 他们急忙跑到宋先生家里去打听消息,原来,宋先生已经死去了。 我姑夫自己记有小传,可惜战乱后没有保存下来,这只不过是个大概吧。 考城隍》是《聊斋志异》的第一篇。是一篇宣扬仁孝之德的寓言故事。 文章记叙了宋焘考取城隍一职的事情。宋焘卧病在床,被...
  • 聊斋志异文言文版文章
    答:像这样经历了二十余年,《聊斋志异》这本书才告完成。 7. 谁能给几篇聊斋志异的文言文来,要附有现代文体 考城隍 我姐夫的祖父宋先生,名焘,原是本城的一位秀才。有一天,他生病躺在床上,忽然,看到一名衙门的公差,手里拿着一张通知单,牵着一匹头上有白毛的马走来。对他说:“请你去参加考试!”宋先生说:...

  • 网友评论:

    漆终15769241026: 有心为善既是恶典故 -
    26233呼录 :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出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考城隍.我姐夫的祖父,名叫宋焘,是本县的廪生.有一天,他生病卧床,见一个小官吏,拿着帖子,牵着一匹额上有白毛的马来找他,对他说:“请你去考试.”宋公说:...

    漆终15769241026: 聊斋志异第一章讲了什么? -
    26233呼录 : 第一章讲了主人公宋先生在去世后由神差邀请,考上城隍;但是宋先生以孝敬母亲为由,恳求在母亲百年之后再赴任;他孝敬母亲的心情感动了神仙,准许他还魂为母亲尽孝. 该篇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孝道的重视,做为《聊斋志异》通篇首文...

    漆终15769241026: 城隍是神还是鬼啊?为什么网上说是神,但<<聊斋>>里?
    26233呼录 : 可以说是地府的神仙人死后还会经历一个什么“六道轮回”:第一道是金桥:给在世时修炼过仙法、道法、佛法,积有大量功德的人通过,以升仙或成道.第二道是银桥:给在世积聚功德、善果、造福社会的人通过,成为担任神职的地神,如土地等,得享人间香火.第三道是玉桥:给在世积聚了功德的人经过,转世为有权贵之人,享富贵荣华.第四道是石桥:给在世功过参半的人经过,投身平民百姓,享小康之福.第五道是木桥:给在世过多于功的人经过,投身贫穷、病苦、孤寡的下等人.第六道是竹桥:给伤天害理、恶贯满盈的人经过,分作四种形式投身:一为胎,如牛、狗、猪等;二为卵,如蛇、鸡等;三为虱,即鱼、蟹、虾等;四为化,如蚊、乌蝇、蚂蚁等.也许那个人通过的是第二道轮回吧!

    漆终15769241026: 聊斋水鬼最后升城隍是哪个故事?聊斋水鬼最后升城隍是哪个故事
    26233呼录 : 《王六郎》为蒲松龄的志怪小说《聊斋志异》的卷一第十二篇

    漆终15769241026: 聊斋志异之考城隍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26233呼录 : 第一,古代的科举制度,虽然能打破世家大族对权力的垄断,使寒门子弟有上升阶梯,但也毒害着一代一代的读书人,在他们眼里只要能考中,其他的都可以抛弃,包括生命;(病得都要死了,一听说有考试,立刻就兴奋得上马行路,连病体残躯都不顾了)第二,赞扬了孝道;第三,讽刺了官场的黑暗,不是法治的社会,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人情大于天;(只因为一个孝顺老母的理由,就把本来该当城隍的宋焘换掉,完全不顾任免官员的体制.难道张生就该死吗?张生就没有要孝顺的老人吗?)第四,阐明了“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的道理.

    漆终15769241026: 《聊斋志异》中的第一卷《考城隍》中的城隍是什么意思? -
    26233呼录 : 古代祭祀而经道教演衍的地方守护神

    漆终15769241026: 请教一句话,大意:善只需要有心不必付诸行动都可以获得嘉奖;恶必须付诸行动才能惩罚,只是心想可以免责 -
    26233呼录 : 我想你是理解错了是不是“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啊?出处:蒲松龄【聊斋寓意】考城隍有个秀才,名叫宋焘.有一天生病在家,便有个公差来带他参加考试.考试的题目为“一人二人,有心无心.”宋焘在答卷中写到:“有的人故意去做好事,虽然是做了好事,但不应给他奖励;有的人不是故意做坏事,虽然做了坏事,也可以不处罚他.”因为博得了考官的赞许,当他得知自己已经死掉而是参加城隍考试的时候心中惊恐万分,要求回家侍养母亲天年,以尽孝道.后来他的母亲刚去世他就过世了,后来有人看到他身穿官服,身边还有很多的随从才知道他做了城隍.

    漆终15769241026: 城隍是如何成为城隍的??好象是有人被任命的? -
    26233呼录 : 一般地,能当城隍的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正直的人,或者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人.当然,部分城隍是皇上封的——皇上貌似什么都封呢.XD给您引用道教文化资料库的一段专...

    漆终15769241026: 城隍爷在民间的职务是什么?有哪些能力? -
    26233呼录 : 民间被誉为城市的保护神,“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在百度百上查:城隍爷.每座城市都有城隍庙.“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度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 城隍爷 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回、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至迟在唐代即奉祀城隍,它因袭民俗,视城隍为保护地方、主管当地水答旱疾疫及阴司冥籍的神灵.

    漆终15769241026: 聊斋志异中《考城隍》的意思 -
    26233呼录 : 有句对联比较提神哈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 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热搜:聊斋小秀才 \\ 穿越聊斋我是蛟龙 \\ 穿越聊斋之欢喜佛 \\ 聊斋之镇妖剑仙 \\ 我在聊斋当秀才 \\ 聊斋之香火神道 \\ 聊斋千年竹妖 \\ 聊斋之香火成神 \\ 聊斋之水鬼升城隍 \\ 从聊斋开始修道 \\ 重生聊斋之纯阳道士 \\ 聊斋之书生修道 \\ 聊斋之炼神山君 \\ 聊斋之湘西夜谭 \\ 从聊斋世界飞升 \\ 聊斋之魔道传承 \\ 聊斋之太阴炼气 \\ 穿入聊斋之山神记 \\ 我在聊斋做山神 \\ 剑入聊斋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