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香

  • 戒香是什么意思
    答:戒香的解释佛教谓戒律能涤除尘世的污浊,故以“香”喻。亦指所燃之香。 南朝 齐 张公礼 《龙藏寺碑》:“戒香恒馥, * 常转。” 唐 司空图 《为东都 敬爱 寺讲律僧惠确化募雕刻律疏》:“启秘藏而演毗尼,熏戒香以消烦恼。” 明 屠隆 《昙花记·郊行卜佛》:“远望玉毫光,礼慈容,...
  • 三根香分别代表什么
    答:三炷香分别代表:戒香、定香、慧香。1、戒香 第一根香叫做戒香,帮助人们修戒,以戒除身上的种种恶习,不去做那些有违佛法的事情。人都是有缺点的,但有些人放任自流,有些人却能够克制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所以他们才会成为那些我们眼中的好人、善人甚至是“圣人”。2、定香 第二根香叫做定香...
  • 持戒自然有戒香
    答:持戒的人不需要任何的装饰,自然庄严肃穆,令人见到就生欢喜心、恭敬心。        释迦牟尼佛说:“我之装饰是清净戒,金和花鬘为愚者之饰。”意思是说:我的装饰是守持清净的戒律,而黄金、首饰、花鬘是愚者的装饰。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是五分法身香。
  • 佛菩萨前上的香叫什么香?
    答:在佛菩萨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是一胆对觉悟者的恭敬行为,发愿行为,也代表着一种因果逻辑。三柱香,分别叫戒香、定香、慧香。上香前先洗手,点燃香后,左手上香。第一根插中间(皈依佛)第二根插在右边(皈依法)第三根插左边(皈依僧)[皆以面对香炉来说]供品方面,可以供水果,糖。净水一...
  • 佛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戒香代表着要戒掉过往的一些贪嗔怨恨,俗世因果,不为恶所纠缠。而定香则是保持内心平静,进入入定状态。最后的慧香,是像佛祖征求智慧,让眼睛心灵明亮。而佛家的三叩首,分别代表着是第一叩首表明对于佛家的礼敬态度,第二叩首是向佛家表示向他学习的虔诚态度,第三叩首是向佛家忏悔自己的罪恶,以达到...
  • 佛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戒香代表着要戒掉过往的一些贪嗔怨恨,俗世因果,不为恶所纠缠。而定香则是保持内心平静,进入入定状态。最后的慧香,是像佛祖征求智慧,让眼睛心灵明亮。而佛家的三叩首,分别代表着是第一叩首表明对于佛家的礼敬态度,第二叩首是向佛家表示向他学习的虔诚态度,第三叩首是向佛家忏悔自己的罪恶,以达到...
  • 佛教里面烧香打结什么意思
    答: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沈空守寂...
  • 念佛禅修持戒必备香品:香光庄严,身心喜乐,具如戒香。
    答:[如是香坊]香光庄严 佛教经典中常以香来比喻修行者持戒之德,在 《行法肝叶抄》中,以六种供养象征六波罗蜜;涂香代表戒波罗蜜,涂香代表清净义,能清净一切染污垢秽及燥热烦恼;烧香代表精进波罗蜜,以烧香供佛则代表除灭一切生死烦恼,得到清净自在。在《戒德香经》中,佛陀云持戒之香不受顺、...
  • 祈福神州天然香旃檀戒香
    答:香的世界里,"祈福神州天然香旃檀戒香"犹如一份内心的净化剂。这香的象征,正是当我们摒弃心中的杂念,如恶、嫉妒、贪婪和嗔怒,以及一切伤害他人的念头,便如同旃檀木的香气般纯净无暇。它源自正檀香木,经过精细研磨与天然辅料的完美融合,确保不含任何有害的化学色素或香精,释放出的香味醇厚而圣洁,...
  • 功德香是怎么做成的? 平常寺院里的用的香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答:一、功德香: 共有五种,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因此五香能显出法身来,所以又叫做五分法身香。(五分法身香:一、戒香,谓自心中无过失,无罪恶,无嫉贤妒能的心理,无悭贪嗔忿的念头,无劫掠杀害的意图。二、定香,谓看到一切善恶境相之时,自心不会散乱。三、慧香,...

  • 网友评论:

    督柔17361732290: 拜佛,祭祖时,为什么上香要上三柱,上三柱香的来由是什么? -
    62433拓韩 : 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是一种对觉悟者的恭敬行为,发愿行为,也代表着一种因果逻辑. 三柱香,分别叫戒香、定香、慧香.第一柱香,在佛的面前表决心戒掉自己的恶习和妄念;第二柱香,希望自己能够入定;第三柱香,祈求自己能够得到智慧.戒、定、慧,三者是“破迷开悟”的方法,也是一种因果关系.只有戒掉自己的恶习和妄念,心才能定得下来;磕三个头,一叩首表示对佛(觉悟者)礼敬,二叩首发愿向觉悟者学习,愿归于佛门,三叩首是在庄严者的面前反省、忏悔自己的错误、罪过. 祭祖时的三炷香,是一敬天,地二拜地,三祭祖先! 拜佛上三炷香,代表着佛法僧三宝.

    督柔17361732290: 佛前上香为什么上三炷香? -
    62433拓韩 : 三柱香,分别叫戒香、定香、慧香.第一柱香,在佛的面前表决心戒掉自己的恶习和妄念;第二柱香,希望自己能够入定;第三柱香,祈求自己能够得到智慧.戒、定、慧,三者是“破迷开悟”的方法,也是一种因果关系.只有戒掉自己的恶习和妄念,心才能定得下来;心定下来之后,才会出现"定能生慧"的结果.

    督柔17361732290: 佛教烧香是为什么? -
    62433拓韩 : 现在在佛教仪式中,所有的环节都不是白来的,都有很深的教育意义在里面.我们佛教徒焚香,代表“戒定真香”,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香. 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 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 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沈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可见五分法身香是佛陀教法的总概括,意义之深广,不可思议.

    督柔17361732290: 家里有西方三圣的挂像烧几根香 -
    62433拓韩 : 一般三炷香就可以了. 三柱香:分别叫戒香、定香、慧香.第一柱香:在佛的面前表决心戒掉自己的恶习和妄念;第二柱香:希望自己能够入定;第三柱香:祈求自己能够得到智慧.戒、定、慧,三者是“破迷开悟”的方法,也是一种因果关系.只有戒掉自己的恶习和妄念,心才能定得下来;心定下来之后,才会出现"定能生慧"的结果.

    督柔17361732290: 烧众名香是何意 -
    62433拓韩 : “烧众名香坚黑沉水”指的是外在的有形有质的名贵之香,而最珍贵的众名香则是“五分法身香”. 《六祖坛经》中六祖说: 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亲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阿弥陀佛!

    督柔17361732290: 佛教的'戒,定,慧'三学,你做到哪点了 -
    62433拓韩 : 照六祖惠能所言实修:“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即亲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

    督柔17361732290: 沉香在佛教中的地位怎么样? -
    62433拓韩 : 沉香是稀有的高级香料,是衡量各种香品、高级化妆品的准绳,是中医的珍贵药品与养生保健圣品.沉香还是佛教修行的上等贡品,其经济价值极高,产品供不应求,国内外奇缺,价格贵如黄金,正所谓“一片万钱”.在庆典、祭祀仪式中,...

    督柔17361732290: 佛门中点香是为了什么 -
    62433拓韩 : 三支香既代表“佛、法、僧”三宝,也代表“戒、定、慧”三无漏学. 达摩破相论第12问∶〃【烧香】者: 亦非世间有相之香,乃是无为正法之香也; 薰诸臭秽无明恶业,悉令消灭. 其正法香者,有其五种: 一者戒香,所谓能断诸恶,能修诸善. 二者定香,所谓深信大乘,心无退转. 三者慧香,所谓常于身心,内自观察. 四者解脱香,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 五者解脱知见香,所谓观照常明,通达无碍. 如是五种香,名为最上之香,世间无比. 佛在世日,令诸弟子以智慧火,烧如是无价珍香,供养十方诸佛.今时众生不解如来真实之义,唯将外火烧世间沉檀薰陆质碍之香,希望福报,云何得

    督柔17361732290: 烧香时只上一根香代表什么意思 -
    62433拓韩 : 佛法 上 烧香 上根支香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诚心”. 你可以在手机上安装 吉星许愿,里面恭请了 观音菩萨 等多尊神佛,法相神圣庄严,平时随身带在身上,既能护身定心保平安,又能时常虔诚祈拜,很方便灵验!

    热搜:戒点香疤 \\ 戒定真香赞原唱 \\ 穿西装带佛珠顾爷跪下求亲亲 \\ 戒香寺 印度 \\ 菸草 \\ 戒香华什么意思 \\ 戒香是什么意思 \\ 戒定真香全文 \\ 戒暖小说苏亦谜笔趣阁 \\ 戒骄蒋晚言 \\ 海棠无香 \\ 戒期一览表 \\ 沐浴露 \\ 戒香的解释和意思 \\ 戒暖小说txt下载 \\ 《宠儿》by苏亦谜 \\ 落堂 \\ 上香图片三支香图解 \\ 取经 \\ 佛说戒香经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