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全诗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哪里?
    答:《古人谈读书》其一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翻译天资聪敏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地位、学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导别人不知...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
    答:论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朱熹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曾国藩 盖士...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
    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处:论语 作者: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
  • 敏而好学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敏而好学”的下一句是:“不耻下问”。此句出自宋代朱熹所著的《古人谈读书》,引用春秋孔子的《论语》中的句子,原文如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吾尝终日不...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全诗
    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思是勤勉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总感到不满足,教诲人不知道疲倦。《论语》是...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原文和翻译
    答:出自先秦时期,孔子所著的《论语六则·节选》。整个原文包含上下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之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原文的现代文...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何处
    答: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原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这几句话都是出自于孔子的《论语》中,《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让你懂得了什么?
    答:原文:孔子与《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出自春秋孔子《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第二则译文: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
  •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全文
    答: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

  • 网友评论:

    边佩19486662448: 敏而好学是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 -
    6814闾宁 :[答案] 出 处 《论语·公冶长》第五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

    边佩19486662448: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原文和翻译 -
    6814闾宁 : 原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么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无常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明聪明而又喜好的人.不以向地位学问不,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明聪明而又喜好的人,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把所学的知识都默默的记在心里,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厌倦,我并不是生来就有玄武的人,而是喜爱古代文化,通过勤奋学习,求得学问的人学习,就算是在追改什么,总怕赶不上学,到后又害怕自己忘记我曾经剪贴不吃饭,整夜不睡觉,来苦苦思索,但这毫无意义

    边佩19486662448: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 文 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 文 也. 每字每句都翻译 -
    6814闾宁 :[答案]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新注句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为)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为)之,文也.” 〔传统译注〕 子贡问道:“孔文子...

    边佩19486662448: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什么意思 -
    6814闾宁 : 解释: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羞耻,形容虚心好学,不自以为是.

    边佩19486662448: 论语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是什么意思 -
    6814闾宁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指”天资聪明却好学习,并且不以向别人请教他们认为很低端、很简单的问题为耻“这种难能可贵的学习精神.不耻下问语出《论语》.

    边佩19486662448: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整句话的意思是啥? -
    6814闾宁 :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边佩19486662448: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没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意思? -
    6814闾宁 : 意思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这几句是广为流传的孔子名言,后世...

    边佩19486662448: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哪里 -
    6814闾宁 : 出处:《论语·公冶长》第五篇 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边佩19486662448: 妻娴夫祸少 子孝父心宽 全诗是什么 -
    6814闾宁 : 出自:《名贤集》《昔时贤文》《增广昔时贤文》 与《续小儿语》特色更为接近的, 有《名贤集》和《昔时贤文》《增广昔时贤文》等, 作者均不详.它们大量汇集名人贤士的嘉言善行,民间富有生活哲理的格言言语,使之通过蒙学教育,一...

    边佩19486662448: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指什么?作者是谁 ? -
    6814闾宁 : 出自《论语·公冶长》.意思是他聪敏而好学习,向下请教而不以为耻. 其中的“耻”字,本身是动词,意为“羞耻、可耻”,这里是动词的意动用法(也叫以动用法),可以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做``````".这里翻译为"不把向下请教当做耻辱.” 《论语》一书并不是孔子的著作,它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所以作者不是孔子,而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学生的学生)写的.因为主要记录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们的言论,故称语录体;又因为其内容是涉及伦理道德方面的,所以后人把它读为lunyu ,lun,二声,不读四声.

    热搜:一年级下册敏而好学 \\ 一年级敏而好学的诗 \\ 《敏而好学》全文 \\ 《不耻下问》原文 \\ 《敏而好学》古诗 \\ 敏而好学《论语》 \\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古诗 \\ 敏而好学下一句 \\ 敏而出自《论语》 \\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翻译 \\ 敏而好学古诗原文 \\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完整版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一年级下册 \\ 不耻下问的完整句子 \\ 不耻下问的典故原文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整首诗 \\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 敏而好学小学课文原文 \\ 不耻下问上一句论语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