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伦是孟子还是朱熹

  • 怎样反映出朱熹在社会伦理方面是相当保守的?
    答:朱熹和二程一起专门探索过格物致知的问题,这是中国古代认识自然现象的哲学认识论概念,但却表现出了显明的同近现代科学相合的精神。不过,朱熹也将这一概念扩展到了政治伦理方面。朱熹从格物致知的角度讲所谓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也要求灭人欲,反映出这位有一定科学倾向的思想家在社会伦理...
  • 朱熹是怎样发展理学的?
    答:朱熹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明人伦,整顿封建伦理道德。在教育上,朱熹主张应该按人的年龄、心理及理解能力,设小学、大学等各类学校。他还主张教育应该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熟读深思。朱熹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不少的影响。朱熹晚年卷入当时朝廷的政治斗争,被夺职罢祠,其学说被定为“伪学”,遭到禁止...
  • 有关孔子和孟子的资料
    答:为了争取民心,他提出要注意培养“明人伦”的君子或大丈夫。他说:“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此为真正的大丈夫 孟轲提出的君子是指能够实行“仁政”和“王道”的人,是能够“居仁由义”的人,并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
  • 试析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
    答:在阳明先生纠正朱熹以来的误差之后,阳明心学盛行,分为多派,但亦有迂腐之人沦于野狐禅一路,专门说所谓“禅机”(并非斥禅宗,实乃我谈之野狐禅已经沦于扯淡,禅宗之道亦极为深远)。这又是后话,所以学问,还是孔夫子说的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附一点,世人常有误解四书五经 三纲...
  • 孟子是谁?
    答:为了争取民心,他提出要注意培养“明人伦”的君子或大丈夫。他说:“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此为真正的大丈夫 孟轲提出的君子是指能够实行“仁政”和“王道”的人,是能够“居仁由义”的人,并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的...
  • 指出南宋朱熹和明代王守仁思想的不同点
    答:朱熹是客观唯心主义者,王守仁是主观唯心主义者,朱熹是理学思想的代表者,上承二程的学术思想,王守仁是心学思想的代表者,上承南宋理学家陆九渊的“心学”主张,并加以发展。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以造就封建社会的所谓“圣人”。 他的教育作用论是从他的理学思想体系出发论述的。他认为...
  • 《孟子》
    答:为了争取民心,他提出要注意培养“明人伦”的君子或大丈夫。他说:“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此为真正的大丈夫 孟轲提出的君子是指能够实行“仁政”和“王道”的人,是能够“居仁由义”的人,并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的...
  • 《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答:三、在教育思想上,孟子非常重视培养贤才,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最大的乐事。他认为“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他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教育思想,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了“明人伦”的教育目的,特别强调学习过程中要有独立思考和见解。
  • 关于孟子
    答:为了争取民心,他提出要注意培养“明人伦”的君子或大丈夫。他说:“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此为真正的大丈夫 孟轲提出的君子是指能够实行“仁政”和“王道”的人,是能够“居仁由义”的人,并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学说...
  • 对孟子的评价、
    答:为了争取民心,他提出要注意培养“明人伦”的君子或大丈夫。他说:“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此为真正的大丈夫 孟轲提出的君子是指能够实行“仁政”和“王道”的人,是能够“居仁由义”的人,并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的...

  • 网友评论:

    司科15671814792: 主张教育是 明人伦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是谁
    50037翟泉 : 孟子,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代表人.

    司科15671814792: 中国古代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有四点到四点分别是什么 -
    50037翟泉 : 从中国古代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除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外,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基本上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其中又以思孟学派的思想占主导地位,在儒家思想的发...

    司科15671814792: 如何认识中国封建社会"孝道"教育 -
    50037翟泉 : 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舜是中国古代守孝的第一君主.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孝敬父母为核心的孝道文化...

    司科15671814792: 古代书院如何实施德育 -
    50037翟泉 : 自南宋起,古代书院实施德育主要依靠引申四书中的微言大义并做破题及策论,此四书为朱老夫子整理的目前我们所知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思想以理学为主,讲究以仁德礼法处事.如先生设题见贤与不贤何如?那么弟子通常会按照八股的格式起承转合,先做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之后再做开展的议论,最后归题并做升华贤者如何思齐,不贤者如何内自省方为君子所为.而在北宋书院刚完备之时,因五代乱世对文化的摧残,导致儒家派系林立思想不统一,加之北宋开国赵相公半部《论语》治天下,因此德育的教材多以《论语》中的思想为主.

    司科15671814792: 明人伦是什么?孟子最早总结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目的----明人伦,明人伦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意思? -
    50037翟泉 :[答案] “明人伦”的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封建计会的教育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所谓“人伦”,是指人与人这间的相互关系.在封建社会,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这“五伦”中最基本的是“父子”和...

    司科15671814792: 试比较朱熹、王守仁的主要教育思想. -
    50037翟泉 : 【答案】:(1)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 ①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作用: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以造就封建社会的所谓“圣人”.他的教育作用论是从他 的理学思想体系出发论述的.他认为教育的 作用在于“变化气质” “明明德...

    司科15671814792: 求问古代书院如何实施德育 -
    50037翟泉 : 中国古代道德教育视个体道德品质的培育为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由此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道德教育理论.这种道德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最好运用是在书院中.其中某些理念和方式,对于今天的德育仍有一定的现实启示意义. 其一,“明人伦”的...

    司科15671814792: 孟子的观点是什么? -
    50037翟泉 : 孔子仁,孟子义

    司科15671814792: 朱熹的课程理论是什么??. -
    50037翟泉 : 朱熹的教育思想- -一、 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他说:“性只是理,以...

    热搜:朱熹的十大罪状 \\ 朱熹自己做到灭人欲了吗 \\ 朱熹晚年为何身败名裂 \\ 朱熹为什么提出裹小脚 \\ 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 \\ 孟子 著作 经典 \\ 朱熹的思想主张弊端 \\ 朱熹娶了几个小妾 \\ 明人伦和三纲五常的区别 \\ 明人伦是谁提出的观点 \\ 朱熹明人伦和孟子区别 \\ 明人伦是培养什么人 \\ 孟子卷之四 朱熹集注 \\ 朱熹明人伦什么意思 \\ 明人伦是谁提出的朱熹 \\ 什么是明人伦 \\ 孟子明人伦含义 \\ 朱熹明人伦什么解释 \\ 孟子为什么不是圣人 \\ 朱熹明人伦是什么意思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