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居听书修辞手法

  • 仿照《明湖居听书》 的手法,用比喻、同感的修饰手法,写下对这段音乐的...
    答:(二)《明湖居听书》一节不涉及谴责的内容,是该书中以描摹生动而素被人所称道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运用了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引人入胜地描绘出白妞说书的精湛技艺。所谓侧面描写,指的是文中那些铺垫的笔墨;正面描写,指对白妞说唱所作的直接描写。说唱的声音之美,并无实体形象,全靠听觉鉴赏,直接...
  • 明湖居听书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中心思想:借一个不愿做官、奔走江湖行医的名士老残,在游历途中的所见所闻,揭露了当时官吏昏庸残暴的行径,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也表现出作者支持革命运动,主张维新图强、科学救国的政治态度。这部小说刻画人物、描写自然景物比较生动形象,在语言运用和表现手法上颇具特色。
  • 伏笔与衬托的区别
    答:如刘鹗的《明湖居听书》主要表现白妞出神入化的说书艺术,但文章先写琴师的弹奏和黑妞的演唱。俩人的精彩演出更衬托出白妞说书技艺的高超,为主角白妞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衬托式铺垫使文章收到“水涨船高”的艺术效果。 3,反差式铺垫,即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相反。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
  • 明湖居听书是选自《老残游记》,他的段落大意是什么?
    答: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沸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现在正是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绝。出处:出自清末刘鹗的《老残游记》中的《明湖居听书》。
  • 点明《琵琶行》与《老残游记》写作上的不同
    答:《老残游记》中《明湖居听书》与《琵琶行》运用“比喻”的不同特点。《琵琶行》重在贴切表现乐声的质地,喻体多显人们熟悉的听觉、视觉形象。王小玉例重在表现对唱调的美妙感受,喻体有视觉形象,更有内部感官反应,夸张也恰切 两篇比喻共同特点:1.总的就是胡适说的音乐只能听,无可视形象,不容易用...
  • 移就与通感的区别在于哪里呢?
    答:(一)通感的类型 1.比喻式通感 借比喻的方法来实现感觉的沟通。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视觉通听觉)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刘鹗《明湖居听书》;听觉通视觉)2.形容式通感 用描述性词语来实现感觉的沟通。这...
  • 运用通感的手法写作文
    答:1. 求一篇运用了通感手法的作文 《老残游记》中“明湖居听书”节选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 【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
  • 古典诗歌中的音乐描写方法有哪些?
    答:很多,但比喻、衬托比较普遍!运用比喻是将抽象无形的音乐描写成有形可感的实体,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以及韩愈的【听颖师弹琴】都有体现。通感是比喻的特殊形色,十一中吧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的修辞手法。衬托也很常见,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也有体现!
  • 比喻与通感有什么区别
    答:例⑩: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刘鹗(《明湖居听书》)通感:听觉移到非听觉味觉器官。例⑾: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①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山关!(注:①梅花,这里指《梅花落》的曲子。)(高适《塞上听吹笛》)通感:诗人把听觉美的特征表现为与之...
  • 演讲稿的语言文采有哪几种常用修辞手法
    答: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4.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闻一多《也许》)5.其他如:租人家一橼破屋来住着(郁达夫《故都的秋》);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刘鹗《明湖居听书》);在赤日炎炎的夏天,...

  • 网友评论:

    经翠18671026414: 《明湖居听书》中的句子的修辞手法《明湖居听书》中的“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 用了什... -
    41932鄂裘 :[答案] 比拟 把王小玉唱书时音调的上升 用登泰山从傲来峰到南天门一级更胜一级来比喻 更形象地表现了小玉的唱功

    经翠18671026414: 明湖居听书表现手法举例 -
    41932鄂裘 : 1正面描写 文章中基本都是 2侧面描写 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侧面写出技艺高超) 3衬托手法 琴师衬托黑妞,黑妞衬托白妞,他们都衬托白妞 4先仰后扬 穿了一件蓝布长衫,长长的脸儿,一脸疙瘩,仿佛风干福橘皮似的,甚为丑陋,但觉得那人气味到还沉静.出得台来,并无一语,就往半桌后面左手一张椅子上坐下.慢慢的将三弦子取来,随便和了和弦,弹了一两个小调,人也不甚留神去听.后来弹了一枝大调,也不知道叫什么牌子.只是到后来,全用轮指,那抑扬顿挫,入耳动心,恍若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的. (概括一下 长相丑陋但技艺高超,而且是全用轮指)

    经翠18671026414: 《大明湖边听美人绝调》的艺术手法 -
    41932鄂裘 : 《大明湖边听美人绝调》这篇文章,在我读中学的时候叫《明湖居听书》,选自《老残游记》第二回. 这篇文章的艺术手法主要有二:一是衬托的表现手法,二是通感为主,其他修辞为辅的描写手法. 文章开头先借茶房的评价和明湖居中茶客...

    经翠18671026414: 《明湖居听书》中“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的修辞手法第五自然段 -
    41932鄂裘 :[答案] “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是比喻, “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好像有些夸张.

    经翠18671026414: 明湖居听书最突出的是善于运用什么手法刻画主要人物明湖居听书最突出的是善于运用_____手法刻画主要人物白妞说书时,作者运用大量的_____修辞手法... -
    41932鄂裘 :[答案] 描写 通感比喻 对比 从侧面烘托白妞演唱技艺之高,绝伦

    经翠18671026414: 《明湖居听书》里“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的修辞手法 -
    41932鄂裘 :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听小玉初唱时感受到的妙境,处处伏帖,处处畅快

    经翠18671026414: 《明湖居听书》中“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的修辞手法 -
    41932鄂裘 : “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是比喻,“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好像有些夸张.

    经翠18671026414: 《明湖居听书》采用什么方法来描写王小玉的说书艺术 -
    41932鄂裘 :[答案] 《明湖居听书》采用 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描写王小玉的说书艺术

    经翠18671026414: 明湖居听书中用比喻手法描写声音之美的句子.(越多越好) -
    41932鄂裘 :[答案] 1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 2.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3.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 4.那王小玉唱到极...

    经翠18671026414: 明湖居听书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 -
    41932鄂裘 : 运用了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一)为了突出白妞的演唱艺术,作者是怎样侧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的?分析:白妞出场之前,作者先以戏园的盛况、琴师的弹奏、黑妞的演唱和观众的议论来烘托白妞演唱的高超技艺.先写戏园的...

    热搜:修辞手法一览表 \\ 明湖居听书 段落大意 \\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 明湖居听书ppt课件 \\ 明湖居听书原文及解析 \\ 修辞24种手法 \\ 明湖居听书视频 \\ 明湖居听书第二段赏析 \\ 明湖居听书心得体会 \\ 明湖居听书段落赏析 \\ 修辞100种方法 \\ 明湖居听书正面描写 \\ 明湖居听书课后题 \\ 明湖居听书讲的什么 \\ 明湖居听书教案一等奖 \\ 3-5年级修辞手法 \\ 明湖居听书思考与练习答案 \\ 明湖居听书自然段概括 \\ 明湖居听书课文原文 \\ 明湖居听书分几部分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