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 《水浒传》的“浒”的读音是什么?
    答:读音是hǔ,部首是氵,有以下几种意思:1、水边,指离水稍远的岸上平地。2、淮水溢出的小水。3、浒浒,伐木声。4、地名用字。“浒”组词有:河浒、浒浒、水浒、溪浒、灵浒、神浒、江浒、乌浒、浒苔、皋浒、乌浒人、水浒传、浒零花鼓 ...
  • 荒原的拼音
    答:荒原的拼音[huāng yuán]。解释 荒凉的原野。宋 晁补之《吴松道中》诗之一:“停舟傍河浒,四顾尽荒原。”明缪永谋《白沟河》诗:“荒原经百战,遗恨失孤军。”清曾国藩《湘乡昭忠祠记》:“残骸暴於荒原,凶问迟而不审。”巴金《灭亡》第二章:“他忽然觉得自己是在一个黑暗的无垠的大荒原中,...
  • 带凌的诗句唯美
    答:吴松道中二首 晁补之 停舟傍河浒,四顾尽荒原。 日落狐鸣冢,天寒犬吠村。 系帆凌震泽,抢雨入盘门。 怅望夫差事,吴山閟楚魂 赠鸡山陈七四秀才 渥洼生骏驹,丹山生凤雏, 家有宋馨子,庆自积善余。 粹然秀眉宇,莹彻真璠玙。 高声诵论语,健腕学大书。 头头欲第一,气已凌空虚。 想其雇复意,何止掌上珠。
  • 许浑诗解九十七
    答:8. 客程:旅程。唐岑参《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诗:“楚云引归帆,淮水浮客程。” 宋晁补之《吴松道中》诗:“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9. 露晓:有露的早晨。10. 红兰:兰草的一种。南朝梁江淹《别赋》:“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罹霜。” 唐翁绶《倢伃怨》诗:“火烧...
  • 带有 凌 字唯美的诗词
    答:要媛两星间。飞虹眺卷河。泛雾弄轻弦。笛声谢广宾。神道不复传。一逐白云去。千龄犹未旋。古意赠王中书诗 范云 摄官青琐闼,遥望凤皇池。谁云相去远,脉脉阻光仪。岱山饶灵异,沂水富英奇。逸翮凌北海,抟飞出南皮。遭逢圣明后,来栖桐树枝。竹花何莫莫,桐叶何离离。可栖复可食,此外亦何为。
  • 求含“凌”字的诗句。越全越好,不需要全诗的。3Q
    答:凌霜自得良朋友 凌云赋奏动龙颜 凌烟功名举世事 凌晨取道岘山前 凌子眉宇正青春 凌云头角压麒麟 凌波共酌春风醉 凌波仙子袜生尘 凌公高才跨一世 凌晨晓鼓奏嘉音 凌花镜里桃花笑 凌晨有人来打门 凌云峰峻染瑶光 凌生礼乐须文章 凌云端拟陈三策 凌厉西风洁嫩霜 凌云穿月开丹桂 凌波仙子静中芳 凌...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吴松 ① 道中二首(其一)晁补之停舟...
    答:(有相应的感情表述得1分,是否写出怀古之幽铺垫不做要求)小题2:这首诗尾联用典抒发怀古之幽情(用典2分)。徘徊在盘门中,观看着这并列的水陆两门,诗人想起了当初建此盘门的伍子胥。楚魂指伍子胥,夫差重用伍子胥大败越兵,可此后夫差非但不听伍子胥的忠谏,以至身死国灭。诗人因此感慨夫差固然咎...
  •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的翻译
    答:天已黑,今夜的这艘孤舟该宿于何处呢?放眼望去,一轮霜月下,我看见了那久负盛名的枫桥。《吴松道中二首(其二)》原文: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吴松道中二首》是宋代文学家晁补之的组诗作品,第二首写行程中...
  •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的翻译是什么啊??
    答:天已黑,今夜的这艘孤舟该宿于何处呢?放眼望去,一轮霜月下,我看见了那久负盛名的枫桥。《吴松道中二首(其二)》原文: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吴松道中二首》是宋代文学家晁补之的组诗作品,第二首写行程中...
  •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的翻译是什么啊?
    答:天已黑,今夜的这艘孤舟该宿于何处呢?放眼望去,一轮霜月下,我看见了那久负盛名的枫桥。《吴松道中二首(其二)》原文: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吴松道中二首》是宋代文学家晁补之的组诗作品,第二首写行程中...

  • 网友评论:

    卫狮1773514751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 -
    14436葛居 :[答案] 【答案】20.开头两句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2分)给全诗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1分)为后文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作了铺垫.(1分)21.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

    卫狮1773514751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 -
    14436葛居 :[答案] (1)先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一下诗歌中的景物画面,然后抓住关键词语“晓”、“雨萧萧”、“叶正飘”,营造“凄冷、感伤的氛围”.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

    卫狮17735147519: 吴松 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 -
    14436葛居 :[答案] 答案:( 1 )思路:诗歌开关两句写了诗人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赶路的情形.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

    卫狮17735147519: 吴松道中二首 其二的翻译 -
    14436葛居 :[答案] 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深秋天寒,时时听到空中大雁,鸣声惶急,向着南方飞去而无留意.诗人不由得又低头思量自己:“大雁急归去,顷...

    卫狮1773514751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吴松道中... -
    14436葛居 :[答案]小题1: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3分)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2分) 小题2:孤舟... 小题2: 试题分析:意象,是诗歌当中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景象.鉴赏古诗离不开意象,意象作为诗人抒怀的一种凭借...

    卫狮1773514751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
    14436葛居 :[答案]小题1: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小题2:孤舟联结着雁... 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吴松道中》共有两首,这是第二首.吴松,即“吴淞”,江名,太湖最大的支流.这...

    卫狮1773514751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 -
    14436葛居 :[答案] 1.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2.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 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吴松道中》共有两首,这是第二首.吴松,即“吴淞”,江名,太湖最大的支流.这...

    卫狮17735147519: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14436葛居 : 赏析:这首诗是思乡的作者的旅程,主要是因为诗歌在清晨人的感觉看到了大河,在宏伟的陶醉笔者的地方在南部北固山站北固山风景秀丽,有利于学生的思乡之情,写的第一个不朽的作品传世.前三联风光,最后联合抒情.两人第一次的开头写...

    卫狮17735147519: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
    14436葛居 : 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卫狮1773514751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 -
    14436葛居 : 小题1: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3分)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2分) 小题2: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3分)作者融情于景,...

    热搜:吴松道中二首其二答案 \\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札记 \\ 书晁补之所藏其二译文 \\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孤舟 \\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意象 \\ 《三衢道中》带拼音 \\ 吴松道中二首(其一) \\ 吴松道中二首全文翻译 \\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拼音版 \\ 吴松道中其二的翻译 \\ 吴门道中二首阅读答案 \\ 晁补之最有名的十首诗 \\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读音 \\ 昊松道中二首其二 \\ 《临江仙》晁补之 \\ 晁补之的《渔家傲》 \\ 书晁补之所藏其二翻译 \\ 吴门道中二首其二拼音版 \\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鉴赏 \\ 吴门道中二首其一译文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