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度陈仓是谁的典故

  • 暗渡陈仓是谁的故事
    答:《暗度陈仓》是关于韩信的故事,讲的是刘邦在去领地途中令部下烧毁了栈道,以示不再回军北上,与项羽相争。私底下却听了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暗地里出兵偷袭楚军据点陈仓,回到关中咸阳,站稳脚跟的故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 楚汉相争时,刘邦首先攻入咸阳,自立为关中王。项...
  • 暗度陈仓历史典故
    答:同年八月,刘邦用大将韩信之谋,避开雍王章邯的正面防御,乘机从故道“暗渡陈仓”(今陕西宝鸡),从侧面出其不意地打败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一举平定三秦,夺取了关中宝地。略定三秦,刘邦倚据富饶、形胜的关中地区,便可以与项羽逐鹿天下了。一个“明修”,一个“暗渡”,张、韩携手,珠...
  • 暗度陈仓这一个成语典故出自哪一个将领
    答:刘邦听从谋臣张良的计策,从关中回汉中时,烧毁栈道,表明自己不再进关中。后来,刘邦拜韩信为将军,他命士兵修复栈道,装作从栈道出击进军关中,实际上却和刘邦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守将不备,占领陈仓。进而攻入咸阳,占领关中。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比喻表面故作姿态,暗地里另...
  • 暗度陈仓成语典故
    答: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战例,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韩信这一招,奠定了刘邦大业的基础,后来有很多兵法家效法韩信,兵法家探寻源流,究其真谛,使“暗渡陈仓”成为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暗渡陈仓”的前提,是“明修栈道”,即公开地展示一个让敌人觉得愚蠢或者无 害的战略行...
  • 暗度陈仓典故是什么?
    答:《史记·高祖本纪》: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典故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成功战例。秦朝末年,政治腐败,群雄并起...
  • 暗渡陈仓什么意思 历史典故解读?
    答:这个成语的典故来自楚汉战争中刘邦兵出汉中,奇袭三秦的事件。当时刘邦为了迷惑项羽和三秦王,一方面派少量士兵假装重修栈道,另一方面却率领大军抄小路偷袭陈仓。由于三秦王以为刘邦会由栈道进攻,因此没有在陈仓设防。结果刘邦迅速瓦解三秦,占领关中。这个典故后来被总结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一计谋,并...
  • 暗度陈仓的主人公是谁
    答:陈仓,是古代县名,是汉中通向关中的咽喉要道。本义是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大将军韩信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
  • 暗渡陈仓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典故?
    答:刘邦最终击败了项羽,统一了天下,建立了汉朝。楚汉相争是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开始的。刘邦最终取得胜利的结局,使人们把它作为重要的军事谋略广为传颂。而它的使用也逐渐走出军事领域,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达类似做法的一句成语。这句成语,也有人称作"明修暗渡",意思是一样的。
  • 暗度陈仓的历史典故
    答:暗度陈仓的历史典如下:1、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列传》。在楚汉之争时,刘邦和项羽为了争夺天下,进行了为期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首先攻入咸阳,自立为关中王。然而,项羽凭借军事力量强大,违背了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自封为西楚霸王,把关中和汉中封给了先入关中的刘邦。2、在这个背景下...
  • 暗度陈仓成语典故
    答:暗度陈仓的故事,成语暗度陈仓的典故 【出处】(元代)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释义】度:通“渡”;陈仓:古代的地名,今陕西宝鸡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比喻正面迷惑敌人,而暗中从侧翼对敌人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历史典故】秦朝被推翻的时候,势力最强的项羽企图独霸天下,他对...

  • 网友评论:

    冀容13141797257: 暗度陈仓讲的是历史上哪位名人 -
    20022须肩 :[答案] 讲的是刘邦,但出计策的是韩信.对付的人是项羽 故事如下: 刘邦采用韩信的计策,命士兵修复通往三秦之地的栈道,装作从栈道出击进军关中.使项羽错误估计刘邦的攻秦进度,实质上刘邦与韩信偷过陈仓,先于项羽抵达关中.使项羽迫于“谁先入关...

    冀容13141797257: 暗渡陈仓的出处 -
    20022须肩 : 出自: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 发音 àn dù chén cāng 释义 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 暗度陈仓的故事示例 臣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暗度陈仓之计. ★《三国演义》第九六回

    冀容13141797257: 暗度陈仓出自哪个典故? -
    20022须肩 : 【解 释】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比喻暗中进行活动.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渡也作“度”.历史典故 楚汉之争时,项羽倚仗兵力强大,违背谁先入关中谁为王的约定,封先入关中的刘邦为汉王,自封为西楚霸王.刘邦听从谋臣张良的计策,从关中回汉中时,烧毁栈道,表明自己不再进关中.后来,刘邦拜韩信为将军,他命士兵修复栈道,装作从栈道出击进军关中,实际上却和刘邦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守将不备,占领陈仓.进而攻入咸阳,占领关中.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比喻表面故作姿态,暗地里另有所图

    冀容13141797257: 暗渡陈仓说的是谁 -
    20022须肩 : 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战例,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韩信这一招,奠定了刘邦大业的基础,后来有很多兵法家效法韩信,兵法家探寻源流,究其真谛,使“暗渡陈仓”成为三十六计中的一计.

    冀容13141797257: 暗度陈仓讲的是谁 -
    20022须肩 : 出自楚汉相争时期,韩信帅汉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今陕西宝鸡).韩信

    冀容13141797257: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自哪儿? -
    20022须肩 : 是韩信的计谋. 《三国演义》里也有 ,但也是借鉴韩信的典故. 秦朝被推翻的时候,项羽、刘邦以及其他参加反秦战争的各路将领,齐集商议胜利以后怎样割据国土.当时势力最强的项羽企图独霸天下,他表面上主张分地封王、分配领地,...

    冀容13141797257: 明修战道暗渡陈仓是什么故事. -
    20022须肩 :[答案]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典故:秦王朝“二世而亡”之后,中国发生了项羽和刘邦之间的 “楚汉相争”.宝鸡作为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上演了~幕名倍 千古的战争括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由此揭开了"楚汉 相争”的序幕...

    冀容13141797257: 成语暗渡陈仓的意思和解释,用暗渡陈仓造句及其故事典故 -
    20022须肩 :[答案] 故事典故:元·无名氏《暗渡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冀容13141797257: 暗渡陈仓的主人公是谁? -
    20022须肩 : 公元前206年,汉军大将韩信欲偷袭项羽.他表面上修栈道,撤回军队,以混淆敌人注意力:暗中却率大军东出陈仓,打了一场漂亮的突袭战,大败项羽.以后人们就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来比喻故意暴露...

    冀容13141797257: 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是哪里的典故 -
    20022须肩 :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典故: 秦王朝“二世而亡”之后,中国发生了项羽和刘邦之间的 “楚汉相争”.宝鸡作为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上演了~幕名倍 千古的战争括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由此揭开了"楚汉 相争”的序幕. 项羽和...

    热搜:三国里暗度陈仓是谁 \\ 明修栈道的主人公是谁 \\ 破釜沉舟是谁的典故 \\ 暗度陈仓最佳生肖 \\ 隔岸观火主人公是谁 \\ 入木三分的主人公 \\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 \\ 暗度陈仓的主人公是谁 \\ 隔岸观火讲的是谁 \\ 背水一战的主人公 \\ 悬梁刺股的主人公 \\ 暗度陈仓形容男女关系 \\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 \\ 三国暗度陈仓的故事 \\ 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谁 \\ 破釜沉舟主人公 \\ 程门立雪的主人公 \\ 揭竿而起的主人公是谁 \\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 \\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