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稻作遗址

  • 去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参观的感觉怎么样?
    答: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遗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址。参观这个博物馆,我深深地被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所震撼。首先,博物馆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它的设计充满了现代感,同时又融入了传统的中国元素,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进入博物馆,...
  • 中国最早古城遗址石柱是哪里
    答: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凤都路。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00一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分布于长江下游一带,共发现了136个遗址,这里先后发现了高等级墓地、祭坛、玉礼器系统、大型宫殿基址300余处。良渚古城遗址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遗址,良渚古城外围...
  • 水稻是在什么时候最早出现在的
    答: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后来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然而,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浙江余姚河姆渡的七千年前稻作遗址被发现,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遗存,对栽培水稻起源于印度的说法造成了冲击。随后,中国陆续发现了更早的稻作栽培遗址,如湖南澧县的彭头山稻作遗址,距今九千一百年前;湖南道县玉蟾岩...
  • 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田 竟然是6000多年前
    答:关于稻种的起源和传播,早期的观点认为水稻起源于印度。然而,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发现改变了这一看法:- 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炭化稻谷,距今约7000年,比印度的稻作历史早了3000年。- 1988年,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的稻壳,距今约9000年,将世界稻作历史提前了2000多年。- 1993年,湖南道县玉蟾岩...
  • 上山遗址、东胡林遗址、半坡遗址和玉蟾岩遗址,哪几个是最早种植水稻的...
    答:上山遗址、玉蟾岩遗址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遗址。上山遗址是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年代较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也是浙江的源头 。玉蟾岩遗址,位于湖南省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附近,出土了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刷新了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历史纪录。
  • 中国水稻起源地在哪里,有哪些新石器时代稻作遗存?
    答:中国粮食作物中,水稻占据主导地位,据宋应星估计,其供应占比高达七成,而其他粮作物仅占三成。稻米对中国人口的养活至关重要,尤其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稻作起源地,这里不仅有野生稻的记载,新石器时代稻作遗存丰富,从1万年前到4,5千年前不等,如江西的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湖南的彭头山、道县的...
  • 水稻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
    答:水稻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 水稻出现的时候还没有朝代,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浙江余姚河姆渡7000年前的稻作遗址被发现了,这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稻作遗存,极大的冲击了栽培水稻起源于印度的说法。而中国在后续又发现了更早的稻作遗址,1988年在湖南澧县的彭头山稻作遗址,距今9100年;1995年发现的湖南道县...
  • 浙江()遗址出土了距今()年的稻谷,使学界认为长江下游是稻作起源的中心...
    答:浙江河姆渡遗址这个发现对于历史学的影响在于,它提供了更多的证据来支持长江下游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个地区是中国最早的稻作农业区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丝绸、陶瓷和青铜器等手工业品的生产地之一,这个发现进一步证实了长江下游地区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重要地位。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 发现世界上早期栽培稻遗存的是
    答:考古学家的研究进一步指出,中国的稻作农耕最早出现在长江流域。长江流域被认为是稻作的起源地,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可能是这一起源的中心。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考古报告揭示了栽培稻遗存的证据,这些证据与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和浙江浦江县上山州皮遗址发现的距今约10000年的栽培稻相映证,共同证明了长江中...
  • 河姆渡文化的详解
    答:2. 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作文化遗址之一,颠覆了传统上中国水稻从印度引进的说法,许多考古学者据此推断河姆渡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发源地。3. 河姆渡时期的农作植物不仅包括水稻,还有橡子、菱角、桃子、酸枣等,人们同时从事畜牧、...

  • 网友评论:

    郁甄18330834205: 最早栽培稻谷的遗址是哪个 -
    34502督蝶 : 河姆渡文化遗址.河姆渡在浙江省余姚市.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5年1月宣布,经4个多月抢救性发掘,在宁波市江北区境内,位于宁绍平原东部,余姚市罗江乡河姆渡村东北.首次发现了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早期原始村落——傅...

    郁甄18330834205: 哪里发现了世界上第一颗水稻 -
    34502督蝶 : 在江西上饶发现了世界上第一颗水稻 江西上饶仙人洞遗址:世界稻作之源,仙人洞发现距今1万年前的栽培稻植硅石标本,是世界上目前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将浙江河姆渡发现的中国稻作历史一下子提前了近5000年.形象地说:万年仙人洞人种出世界上第一颗水稻....

    郁甄18330834205: 在哪里发现迄今为止最早的人类稻作文明遗物 -
    34502督蝶 : 上山遗址的发现是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上山遗址的发现将在农业起源的研究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⑵这一结论表明,上山遗址是迄今发现的、保存丰富栽培稻遗存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证明了上山遗址所在的长江下游地区是世界稻作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之一. ⑶反映了与原始农业紧密相关的经济生活模式,人们种植稻谷,吃大米,过着定居生活.这反映了长江下游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定居生活发生、发展中的优势地位.

    郁甄18330834205: 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 -
    34502督蝶 :[答案] 传统的认识是:中国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大量距今7000年的炭化稻谷,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农作物. 其实;1995年11月,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组织农学专家和环境考古专家多学科合作,在玉蟾岩遗址发现了4粒古稻谷.经专家鉴定:这是栽培种,尚...

    郁甄18330834205: 最古老的人工水稻遗迹在中国哪里出土? -
    34502督蝶 :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东南沿海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繁荣时期的一处聚落遗址,河姆渡先民为中华民族古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主要表现为: (1)栽培水稻.出土的籼稻和粳稻,比被称为亚州原生稻——印度卢塔尔稻要早30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人工种植的水稻之一.

    郁甄18330834205: 河姆渡文化、半坡村落遗址 -
    34502督蝶 :[答案] 半坡村遗址 半坡村遗址在西安的东郊,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村落遗址.遗址略呈椭圆形,北面为氏族墓地,南面为居住区,东北面为陶器窑场.居住区内的房屋共有36座,分为两片,都有一定的布局,房屋有大有小大的面积达160平方米左右,两片各有...

    郁甄18330834205: 我国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种植的 -
    34502督蝶 : 世界上究竟是谁发明了水稻种植?这个问题在学术界争论了 100多年. 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遗址的发现,使中外学者不得不重新下结论:最早的种稻人就是长江下游的中国先民. 距今 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的出土物中,有大批稻谷、...

    郁甄18330834205: 水稻的发源地究竟在印度还是在中国?
    34502督蝶 : 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现在,世界上种植的水稻几乎都 是亚洲栽培稻.... 水稻起源于印度的说法.后来中国又陆续发现了更早的稻作栽培遗址,比 较重要的如...

    郁甄18330834205: 被称为“稻米故乡”的古代遗址是 -
    34502督蝶 : 被称为“稻米故乡”的古代遗址是东山村遗址 据考古学家认定,以苏州为代表的中国太湖流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稻米故乡之一,东山村遗址就发现了八千多年前的水稻痕迹.在苏州古城东的唯亭东北,有一座草鞋山,种植水稻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是中日合作《苏州草鞋山遗址古稻田研究》课题的野外项目.自1992年至1995年,每年进行一次考古.八千多年前,苏州的先民就是仰仗于稻米这一最基本食物,繁衍生息,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粮食制品往往与稻米紧密相连,人们把苏州称为鱼米之乡,也包涵了几千年的文化渊源.人们在用石器工具来加工谷物粮食时,往往会出现许多雪白的米粉.汉字的“粉”,即是“米”、“分散”的意思,“粉”字来源于稻米文化.

    郁甄18330834205: 史前文明遗址中,标志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的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 D:河姆渡、、
    34502督蝶 : 选D.河姆渡遗址. 在河姆渡遗址众多的出土文物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作文化遗址.

    热搜:稻作起源地 \\ 世界最早稻作彩陶遗址 \\ 水稻起源于哪个遗址 \\ 最早种粟的遗址 \\ 哪个文化发现了稻作遗址 \\ 世界上最早的水稻遗址 \\ 世界上最早的稻谷遗址 \\ 中国最早的水稻田遗址 \\ 最古老最丰富的稻作遗址 \\ 我国第一淡水湖 \\ 世界上最古老的稻作遗址 \\ 最早发现人类的遗址 \\ 最早发现水稻的遗址 \\ 最早发现粟的遗址 \\ 最古老的水稻田遗址 \\ 最早水稻种植遗址 \\ 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作遗址 \\ 水稻最早起源哪个年代 \\ 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遗址 \\ 最早水稻种植的遗址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