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剪梅》

  • 李清照的“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什么意思?
    答:《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译文: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
  • 《一剪梅·李清照》原文与赏析
    答:这是李清照早期抒写离别之情的词作。《琅嬛记》卷中引《外传》云: “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送之。”全词描摹女词人初婚不久与丈夫分别后独居思念之苦,坦率、大胆地抒写了爱情。上阕分两层,第一层用铺叙手法和绚丽词藻(如红藕、香残、玉簟、兰舟,...
  • 《一剪梅》是谁写的词
    答:全诗是忽有故人心上过,回首山河已是秋,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这首诗歌的作者是李清照,李清照作为一个有名的诗人。译文:从故人的心上经过,只留下了一道痕迹,最终回首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是重峦叠嶂,往事如烟。两个异地的人在大雪飘飘日子里的互相思念着,雪落到了两人头上,也算是一起...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北宋李清照《一剪梅》全文翻译赏析)
    答: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出自北宋诗人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
  • [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注释、赏析
    答:《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李清照 原文: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注释:1、红藕:红色的荷花。玉簟:竹席的美称,指光洁如玉的竹席。这句指红色的荷花已经...
  • 李清照的一剪梅是什么意思
    答: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出自:《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原文: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 红藕香残玉簟秋什么意思啊?
    答:一、释义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二、出处 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三、原文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四、译文 荷已...
  • “红藕相残玉潭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是哪首词里的句子呀,最好能把...
    答: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一】 以灵巧之笔抒写眷眷之情——析李清照的《一剪梅》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及赏析
    答: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下面是 考 网为大家带来的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及赏析,...
  • 一剪梅的作者
    答:《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的作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歌曲《一剪梅》的歌手是费玉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网友评论:

    弓露13847473327: 李清照<一剪梅>的全文
    43818谭凌 :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弓露13847473327: 李清照 一剪梅 全诗意思快! -
    43818谭凌 :[答案]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 用平常无奇的文字表现新奇的意境.此词是李清照细腻深婉的风格的最好诠释,也使《一剪梅》成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

    弓露13847473327: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对李清照《一剪... -
    43818谭凌 :[答案] 1.B 2.对比突出,“眉头”与“心头”相对,“才下”与“却上”相对,突出了这种感情“潜入”所造成心理上的起伏之大和程度之深.绘形绘神,“眉头”重在写外形的相思苦,“心头”重在写内心的相思苦;“才下”重在写...

    弓露13847473327: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 -
    43818谭凌 :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词之妙,前在虚实,后在词工,上片一句"云中谁寄锦书来"甚妙,不然,"玉簟""西楼"俱元所借力.下片"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把相思写得有模有样,有动有静.遍观古今词,只有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堪敌;然又不如,剪不断理还乱的是纷线乱麻,有形而无意,有静而无动.

    弓露13847473327: 谁知道李清照的一剪梅的全诗? -
    43818谭凌 :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却上心头

    弓露13847473327: 一剪梅 李清照 -
    43818谭凌 : 此词最精彩的是歇拍:"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相比起来,范词较平实,李词较灵活,她以"眉头:、"心头"对举,以"才下"、"却上"相应,便形成一条动荡起伏的感情流波.然而红花需有绿叶相扶,没有前文的铺垫...

    弓露13847473327: 李清照的《一剪梅》全词 -
    43818谭凌 : 【原词】: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译文】: ...

    弓露13847473327: 李清照《一剪梅》赏析 简短一点不要太多就行 -
    43818谭凌 :[答案] 一剪梅,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平收,叶韵则有上、下片各三平韵、四平韵、五平韵、六平韵数种,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1]如《一剪梅·温州》:“人说繁华比帝乡,馆厦皇皇,道路皇皇.山川瑰丽胜苏杭,楼外花香,楼...

    弓露13847473327: 一剪梅 李清照
    43818谭凌 :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弓露13847473327: 李清照《一剪梅》的详细翻译和讲解
    43818谭凌 : 词牌简介 一剪梅,词牌名.亦称《腊梅香》.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 词牌格式 *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热搜:李清照《声声慢》 \\ 李清照最骚的一首词 \\ 辛弃疾《卜算子》 \\ 李清照《蝶恋花》 \\ 李清照《满江红》 \\ 滕王阁序 \\ 李清照《端午》 \\ 武陵春李清照 \\ 《月满西楼》全诗 \\ 李清照《绝句》 \\ 李清照《浣溪沙》 \\ 《忆相思》这首诗 \\ 李煜《蝶恋花》 \\ 李清照《相见欢》 \\ 李清照最肉麻的情诗 \\ 岳飞《满江红》全文 \\ 李清照酒后求欢 \\ 李清照的《相思》 \\ 李煜《长相思》 \\ 辛弃疾《水龙吟》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